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大纲论文,教学改革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新发展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实践证明,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必须寻求一种新的能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来取而代之。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体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它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还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从语文“学科性质”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全局性和方向性。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纵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各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强调思想性,摒弃工具性。(1956年大纲)
二是强调工具性,摒弃思想性。(1963年大纲)
三是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1978年、1987年大纲)
四是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2000年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规定,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工具性”往往关注人在理性、认知、过程方面的发展;“人文性”往往关注人在非理性、情感、动机方面的发展。如果只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者只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使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得到有机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从“课程理念”的提出,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纵观建国以后的各部语文教学大纲,都没有专门的课程理念论述。语文课程理念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认识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二,要弄清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述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从而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上来。第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过去,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与学、考与评都框定在课本与教参的范围内,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演等活动,还包括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第三,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感情色彩强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先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再安排相应练习”理性化教学设计的误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情感熏陶的功能。由此看来,只有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才能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内容。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护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其次,现代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活动,它是以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并视这种差异性为学习资源作前提的。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如果只是接受,缺乏探究,那么,语文学习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探究过程,是获取知识、方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探究乐趣,比探究获取的结果更为重要。由此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第一,从课程目标上看,语文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二,从课程时空上看,要走出传统语文课程“课本是世界”的误区,确立“世界是课本”的新的语文课程时空观。第三,从课程功能上看,语文课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第四,从课程类型上看,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还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以上四个基本理念,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思想。我们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这四个基本理念的内涵,并付之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三、从“课程目标”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语文“课程目标”,决定着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课程目标”,是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纵观建国以后我国颁布的各部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来设计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意味着语文课程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把“语文课程目标”比做一个“球”体的话,那么,它的“球心”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球体的“经线”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这是隐性目标。球体的“纬线”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这种设计,经纬分明,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融为一体,并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要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需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的,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转变为对自己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的关注。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知识”的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其价值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关注的知识价值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在了解、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通过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从“教学内容”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各部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首先,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看,它面向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沟通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课本与生活实践等多方面的联系,使语文课程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的狭小天地。这种课程内容上的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其次,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看,它主要倡导观察表达式、问题探究式、活动合作式三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五、从“教学评价”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纵观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的评价上,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缺失等诸多不足。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第一,从评价的目的上来看,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评价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从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转变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第二,从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来看,充分考虑语文课程具有的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强调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既要注重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又要注重促进学生兴趣、动机、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三,从评价的方式上来看,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特别强调“加强形成性评价”和“重视定性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等评价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并不是指学生语文学习分数的成绩档案,而是所有定量与定性评价资料的综合,它与“成长记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用成长档案的方式记录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以此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对学生来说,成长档案评价,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从评价的主体上来看,由过去教师的单一评价转化为多元评价,即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总结出了许多既行之有效,又富有创意的做法。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本学期语文学习进步的成绩,供教师、学生、家长评价;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如图文并茂的展览、调查报告、建议书等,展示自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围绕某一教学内容,设计多套试题,由学生或家长选择或自愿抽取等。这些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