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瑞涛

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瑞涛

春涛国际建筑有限公司 510070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产生更多认识,通过风景园林的建设及施工可以对人们现有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好坏对园林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中应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科学恰当地对施工场所实施勘测,对风景园林实施合理科学的设计与施工,对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提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点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色彩

前言: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关键是依靠植被、景观等合理组合,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施工中要坚持自然规律,还要确保其艺术特点,采取专业手段体现其特点,使人们有较好的户外环境,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同时开展人文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做好风景园林施工准备工作

1、苗木选择

风景园林工程苗木的选择要充分利用苗木供应渠道和信息网络以及大量自有苗源基地,对苗木优良品种和最具规模的繁育产地进行多方面的勘察比较。确定苗木不仅要符合招标文件所要求的规格形状和尺寸,还要保证苗木处于青壮年期、外形姿态丰满美观、无病虫害、长势健旺等。同时还要要符合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苗木的规格形态要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要选择品种优良、姿态丰满、生长旺盛,并要采取就近原则;苗木的包装和挖掘要符合一般土球大小,要保持为胸径的8-10倍,并在包装时要用草绳包扎好根部土球,避免土球的松散;观察苗木的叶片,要选择叶簇丰满、叶色鲜艳的苗木;铺栽草坪用的草卷和草块必须保持规格一致,草块的边缘要保持平直,并且杂草不能超过5%,草块的土层厚度宜要保持在3-5cm,草卷的土层厚度要保持在1-3cm。

2、细化土质的技术处理

在园林景观的施工中,要注重对土壤质量的技术分析,可以将土壤中的土质颗粒大小以及水分状况进行详细的报告分析,将土质的肥料情况与植物的种植联系在一起,并分析土质的酸碱性,分析土质的合格度。在此基础上,细化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考虑幼苗大小与土坑的结合,将深度、形状等细化,并提前做好准备,在具体图纸设计上进行栽种。最后对幼苗要及时浇灌'栽植,确保幼苗浸泡定根水,并根据植物的高度来确定是否固定植物。

3、定点放线

在进行项目放样之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地点不会过于分散或者场地过大,不会出现没必要的窝工或者返工现象。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严格要求整个项目的施工人员能够熟悉整个施工场地,并充分领悟施工意图。对现场进行勘察时,要严格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则,要做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建立控制测量网,对放样区域的地形,设计图与现场的不同进行确认,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放样方法。在发现对施工的稳定性有影响的障碍物都要一并清除,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无误。最后则是准点与控制点的选择。先确定好定点放样的依据,在确定好基准线、基准点或者特征性之后,也要进行标高测量依据的选择,因地制宜,选择好的控制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1、合理挖掘种植槽穴

对于风景园林来说,在对植物进行种植以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植物根系的具体状况,对槽穴具体的挖掘宽度以及深度等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根系能够保持舒展的状态,槽穴宽度要大于植物根部宽度16厘米到21厘米之间,而槽穴深度则需要大约植物根部高度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在将槽穴具体大小明确以后对其进行挖掘,结合以前已经明确的点,将其当做是中心,不断往四周的方向进行挖掘,保证上下口的大小是相同的,呈现出圆形。在完成槽穴的挖掘工作之后,对其中存在的石头瓦砾以及垃圾等进行清理,若是土质存在问题,需要利用质量比较好的表土进行回填,或者是利用新土进行更换。

2、苗木栽植

在安排风景园林苗木进场的时间上,大多数的苗木要选择夜间进苗,并且要在当夜或者翌日早晨进行栽植,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是避开了夏季的高温环境,可以有效的减少苗木自身水分的蒸腾量。在对苗木进行栽植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要求操作,防止造成散坨和苗木的损伤。在起吊苗木时要用专用的尼龙吊装带,采用树干和土球双负重的吊装方式,并且树干的捆吊装带处要用蒲包片进行层层的包裹,避免树皮的剥落。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苗木的规格比较大,加之非季节的施工,在苗木栽植施工中对种植穴和土球的大小均有放大。在夏季多雨季节进行苗木栽植施工时,进场后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不但要用杉槁打好支撑外,还要用塑料薄膜包裹好土坨,避免被雨水淋湿而造成散坨。比如在对针叶树种进行移栽时,由于针叶树种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并要从高纬度的山林地带栽植到气候相对炎热的城市中,肯定会不适应环境。因此,要在移栽前,要定植一段时间,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气候,提高针叶树种的成活率。

3、后期养护

由于风景园林建筑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植物,植物不同于其他的原材料,需要特殊的护理及养护工作。所以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应该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强对植物的养护工作,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以及景观效果。除了对植物的养护工作之外,还要加强对风景园林中小品、喷泉以及水景的后期保护以及维修工作。

三、风景园林施工的几个低碳生态技术要点

1、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通过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组合,及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合综合确定,从而发挥它们的欣赏价值和生态价值。要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美化景观效果,并对二者进行有机合理的融合,在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现时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要考虑配置多年后的景观效果,不同的植物根据植物的冠幅确定苗木的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配置,同时注重植物的季节变化,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绿化美化景观效果。

2、合理进行色彩搭配

一方面,为了增加园林的可观性,就可以将树木修剪成各种各样的有趣形状,圆形、方形或者小动物等,但不能够破坏植被的主干。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色彩,春天是色彩最为鲜艳的季节,一片片的草地也绿了。所以,在实现花种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利用绿色进行搭配。突出色彩效用的有效方式是对花丛进行合理的安置与摆放,例如:彩虹,它就是一种对颜色进行有效利用的方式。另外,还应该结合花类的特点,实现花的自然美与群体美,从而装点整个风景园林的色彩,凸显整个景色的绚烂,为居民创造更具姿彩的生活。

3、建立自然式护坡和垂直绿化

(1)储存雨水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多设置滞水井用于储存雨水。重点在诸如停车场、散步道、健身场地等,尽量多地使用嵌草铺装地面,使用透水、透气性好的嵌铺装代替整体的水泥或沥青铺地,减缓绿地坡度,降低雨水泾流速度。

(2)建立自然护坡

在一些自身带有水资源的园林绿化工程中,为保持水位的需要,应该尽量不做或者少做防渗处理,并设置最低和最高设计水位差。防渗层铺设在最低设计水位的以下部分,并在最低设计水位至最高设计水位之间做自然式护坡。对于特有水资源的园林工程,例如公园,可以将溪流或河流做成自然式护坡。

(3)为了增加绿化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坚持采用多项措施,要求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充分发挥“立体绿化”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施工技术是确保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有效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科学的施工方案,做好种植之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施工要求对其进行种植,做好后期养护,保证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性,同进也可以保证园林施工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彪,邢锋元.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大江周刊(论坛),2011,(8):51.

【2】王国英.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145-146.

论文作者:阮瑞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瑞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