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睢县水利局 河南睢县 476900
摘要:水利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施,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防渗施工技术,切实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防渗性。影响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主要有施工因素、水利工程结构改变、水利工程大面积渗水等,本文从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分析入手,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字: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许多技术逐渐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改善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而在实际的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等。在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一直作为重点技术被受重视。渗漏问题的存在不仅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及工期造成影响,还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探讨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并提出防渗的优化措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
1.1施工因素
由于现在的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因而现在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存在分包的现象。因此,在采用分包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但是,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技术水平和防渗技术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各个工序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以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样就会给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模板结合的不够牢固而使得水利工程出现不紧密等问题,从而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大范围的渗水现象。
1.2水利工程结构改变
在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管理问题和施工材料等因素经常会导致水利工程的结构改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施工材料的变形是很常见的现象。然而,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改变,从而就会导致渗水现象出现。同时,一旦水利工程出现微小的结构变形,就会进一步造成严重的渗水问题。
1.3水利工程大面积渗水
水利工程在底板位置往往容易发生大面积的渗水问题。一般情况下,工程中基坑的降水要处于垫层以下,但是有时因为实际施工没有达到设计标准,有时因为某些其他原因,比如排水系统堵塞、连绵阴雨天、机械故障或是停电,造成基坑水位上涨,水位高于垫层这一水平,从而垫层被淹没。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时因为工期紧张,为了赶工程进度而在带水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这样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渗水。当工程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如果拌合不匀或振捣不够密实,则会造成混凝土的空隙偏大,整体强度不足,进而引发大面积渗水问题。
2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2.1防渗墙技术
(1)锯槽防渗墙施工技术
第一步:根据先导孔对墙体进行定位;第二步:要将锯槽机上面的刀杆根据一定的角度探入,通过导孔的形式,导入其中;第三步:要用不变的速度,对土体进行切割。在有效利用合理方法开展防渗墙施工过程时,大多数都会运用正切和反切两种方法交替变换,把切割下来的土体清理出来,并运输到外面,同时在交替变换的过程中,会与喷射的泥浆混合,形成泥浆壁,这样的泥浆壁一般厚度会在20--30厘米之间。运用锯槽法工艺成墙方法,最显著的优势体现在,能够连续成槽,并且效率高,有质量,可以满足成墙之间的连续性。其方法极其适合用在黏土、沙土地带,同时在卵石粒径小于10厘米的砂砾石地层也可以采用。除此之外,这种成墙的锯槽法工艺,能够使用凝灰浆、固化灰浆等多种混合而成不同的强度和抗渗指标的防渗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薄型抓斗施工技术
其主要是利用小型的挖掘机操作,对墙体进行施工操作,在挖掘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喷射出来的泥浆,从而实现对墙壁或者土壁进行保护的功能,同时在坑体形成后,使用混凝土来浇灌筑成防渗的墙体,这样的技术通常被应用在沙土或是卵石数量值较高的地方。
2.2防渗墙成墙工艺
(1)链斗法防渗墙成墙工艺
这种工艺利用相关机器,有效的对土体进行操作,操作后,把排桩放到有效位置,同时,利用泥浆进行护壁处理,这种模式十分有效,与锯槽法有些类似之处。
(2)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该工艺的防渗效果非常好,其工艺值得有效运用与推广。这种工艺在使用阶段,相较于更加经济,以及效果更加明显的优点,最重要的是质量更加优质的一种防渗技术。所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该技术的运用前景十分好,多头深层搅拌过程,利用多头深层搅拌机,进行一次多头的进入搅拌,然后把水泥浆注入土体,使土与水泥之间形成混合状态,通过这种工艺,形成有效的水泥柱,通过木桩与木桩之间的连接,从而促使形成具有坚固且防渗的墙体,这样的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的工艺相比于其他的工艺优点是很显著的,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在具体操作过程也不会产生过多的泥浆污染,既经济又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这样的方法更加适用于黏土、沙土以及砂砾层之中使用。
2.3高压喷射技术的应用
进行该技术的时候,利用浆液的高压射击,对土壤层产生破坏,使得浆液和土壤层的颗粒产生搅拌状态,将其混合成为一体,在凝固后自然形成防渗墙,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所要求的防渗效果。这项高压喷射技术比较容易操作,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技术,随着现代化工程有效发展,其防渗效果也非常明显,属于经济适用型的技术手段,在应用过程中,适合使用的范围较为广阔,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在近些年相对于其他技术更加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
2.4增强对堤体填充物质量的检测
在开始对目标堤体进行填筑结合面时,需对其上层和下层的表面进行松动土壤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将其进行处理,尤其是针对砂石之类的物体,同时要对其浇水,使得结合面可以保持湿润度,操作过程不可以有所谓的积压液体的空白地区。要根据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制度,对深浅度和精密度进行严格的计算掌握,在对堤体填充物的材料搬卸和填补的时候,要按照设计的标准,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测量,在查验合格之后方可开始后面的流程,之后压实材料。使施工表面保证整洁干净,上层和下层的分段也要交错分开,为辅助材料的表层提供湿度的保障。
2.5地基结构优化技术
地基基础层的总体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总体应用效果,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良好的改进,全面有效地提升其整体的质量和建设水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层结构内容较多,因而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土壤本身沉降特性出发,积极开展夯实工作,切实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进行夯实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细致的杂物清除工作,并抽干地下水,通过回填夯实,将能够保证夯实效果。地基结构建设完成后,需要及时加入相应的防水性塑料薄膜,并铺设沥青防渗层,增强水利工程的总体防渗性。
3结语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防渗水的施工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水施工中,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借助防渗墙施工技术、排水固结技术以及高压喷射型灌浆法,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洪超.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22)
[2]冷延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
[3]郭演军.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
[4]谢良.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4)
论文作者:翟广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渗墙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工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