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文化的人类学还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类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美的文化表征
传统上的美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者基本上是分离的,至少从学科划分上是如此的。但是,从审美的深层来看,从文化的本质来看,传统上的这种分离又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它们应该是统一的,不过过去的研究者,没有这种自觉的文化观念。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就是要打通审美与文化的人为划分的界限,而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进行综合。这种综合是从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必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历史的趋向,也是审美与文化研究的一种必然要求。
美学学科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美学还没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它只是文化整合的一部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以文化的现象表征而存在于不同民族的历史中。美学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正是在审美文化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在人类审美意识和理论思维有了相当发展之后逐步形成的。美学理论形成以后,由于以一种抽象的理论形态而存在,往往成了哲学家驰骋思辨的场所,或者成了心理学家进行实证试验的场地,但审美仍以更加精细的理论方式和实践方式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征候,美学家们已经看到,审美最初是在文化中形成并将回归到文化之中。
在美学还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以前,人类的审美意识往往散见于哲学、文艺理论或其他某些文化论述的著作中,这表明美学与人类文化深刻的血缘关系。到了18世纪,由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建立起来。一般的美学史上,是把德国理性学派的鲍姆嘉敦1750 年出版以“Aesthetica ”命名的著作作为美学产生的里程碑。 Aesthetica这个词,意思是“感性学”或“感觉学”,依据鲍姆嘉敦对这个源于希腊文辞义的阐释,它的汉译似应为“审美学”(汉语的“美学”一词最早是从日语转译而来)。鲍姆嘉敦从建立完善的人类知识体系出发,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有知、情、意三个方面,应有三种对应的学科来分别进行研究。知是理性认识,已由逻辑学来研究;意是道德活动,已由伦理学来研究;而情属于感性认识的活动,却一直没有一门相应的独立的科学来研究。于是,鲍姆嘉敦主张建立一门“感性学”来研究人类的“情感”。由于鲍姆嘉敦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建构了这门学科的体系,一般认为这标明美学学科的形成。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其《美学史》中,则把美学学科的形成归于意大利18世纪的维柯,认为维柯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事实上就是美学,美学这门新科学的真正奠基人并不是鲍姆嘉敦而是维柯。实际上,美学不可能是哪一个人建立的,它是许多世代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维柯的《新科学》可以看成真正从文化上研究美学的著作。它以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证明人类从神的时代,经过英雄的时代,进入到人的时代。作者从共同的人性出发,认为各民族在起源和处境上尽管不同,但在社会发展上必有某些共同的规律。他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认为人类由诗的时代进到哲学的时代,由形象思维进到抽象思维,原始民族作为人类的儿童,其思维活动主要是想象活动。原始文化,包括宗教、神话、语言、文字等都可看作形象思维的产品,带有诗的性质。基于人类本性的共同性,形象思维具有原始性和普遍性。维柯首次把诗的逻辑与理智的逻辑区分开来,表述了形象思维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是以己度物的隐喻;二是形象思维怎样形成类概念或典型人物。今天一些美学家把维柯的研究归为一种历史主义的,实际上则是一种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上探讨审美文化起源的巨著。但由于该书语言晦涩,很难读懂,在18世纪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世纪以后才引起注意。克罗齐、歌德、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受到过该书的影响。朱光潜先生晚年,致力于把这部著作译成中文,是因为这部著作包涵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状态的闪光点,并且将成为审美文化研究的一块基石。
美学虽然形成在18世纪,但人类的美学思想则是古已有之,由于人类的审美活动本来就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的美学思想也无不表现出一种审美的文化表征。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就是在文化艺术和哲学的发展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哲学家柏拉图在寻找“美本身”时,把其归为“理念”,在他幻想的“理想国”中,逐出了诗人,原因是文学戏剧(包括诗歌)挑动情欲,败坏人心。无疑他已看到审美文化对情感和社会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上他主张“灵感”论,把诗人的创作和文艺的欣赏与巫师通神的行为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原始审美文化在他理论中的表现。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在西方美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本著作也是建立在古希腊审美文化、文学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之上的,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喜剧的美学探讨,实质上是对古希腊文化的探讨。古希腊也好,古罗马也好,在美学还没形成独立的学科时,都是审美文化表征的一部分。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必然引起美学思想的神学化,上帝就成了美的最后根源。这看上去是一种宗教的观点,实质上是中世纪文化观念的表现。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观念,正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新的审美观,使西方的美学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历史产生了转折。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美学的中心转到了德国,真正的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产生了。一般认为康德和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最优秀的代表。研究者大多把他们视为哲学家,把他们的研究方法视为“自上而下”的,注重他们美学思想里思辨的哲学部分。我们认为,哲学的美论在他们的思想中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对审美文化的研究。他们的哲学美论,都是在具体审美文化研究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他们都不只是哲学家,美学家,而且是人类文化的辛勤的研究者。比如在对康德的研究中,过去人们注重的是他在“批判期”写的三大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属认识论,试图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属伦理学,试图解决人的意志能力、伦理道德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判断力批判》属美学,试图用美学把认识论和伦理学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现在看来康德“批判期”的哲学、美学思想的确是重要的,但它只是康德整个人类学美学思想的一部分。康德在30多年的教学活动中,连续讲授过人类学的课程,〔1〕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人类文化的问题,其次才是认识论和判断力的问题。这不仅在“批判期”是如此,在前批判期,当康德由头上灿烂的星空转到心中的道德律令也就是人的问题的时候,在他最初的美学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中,已采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并且把对美和崇高的分析建立在对男人和女人的审美文化的差异上,建立在各民族不同审美文化的差异上。黑格尔的《美学》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建立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美学大厦,由于黑格尔认为所谓的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因此,他更重视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研究,特别在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上,他不仅研究了审美文化的类型,而且研究了审美文化的种类。由于黑格尔成功地运用了辩证法,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就使他的研究充满了实践性、辩证性、系统性以及文化感、历史感,成了亚里斯多德以来整个西方美学优秀传统的集大成者,对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学的建立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黑格尔以后,西方美学渐渐步入现代阶段。现代西方美学被归为经验派、表现形式派也好;归为科学派、分析派也好;或者归为“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2〕也好,现代西方美学都只是整个西方文化的一翼。现代西方美学的产生发展与流变,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美学不过是西方文化精神、审美趣味流变或艺术精神的一种理论概括形式,分析、研究、概括的着眼点不同,便有了不同流派的美学,不过有些理论文化观念比较自觉,有些则不那么自觉罢了。像泰勒、弗雷泽建立在人类学对原始文化研究上的美学;希尔恩的艺术起源理论和活尔夫林的艺术史理论;像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论的艺术哲学和他的弟子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美学;像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美学和迪基的“习俗”论美学到布洛克的原始艺术理论……都表现了十分明显的文化意识。像分析美学这样看上去哲学意味十分浓厚的美学流派,十分重视语义分析,如果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化现象,语义分析必然是文化学的,那么分析美学与文化的关系也就好理解了。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为了明白审美表达,必须描述生活形式。”〔3〕“我们用来作为审美判断的那些词语,在我们称之为一个时期的文化的东西中有一种复杂的、但当然也很确定的作用。为了描述它们,或者为了描述人们所指的教养趣味的东西,便必须描述一种文化。”〔4〕因此,怀疑论的美学家们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学,存在的只是艺术史、文艺批判的原则。美学是存在的,当然不能否定,但美学正是在与文艺、艺术史、文化的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不可否定的。
美学与文化的这种血缘关系,还表现在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学科的构架中。尽管迄今为止,关于美学的对象、范围、内容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从历史的发生看,近代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则是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法国的文艺批评三者构成的。有人认为,美学应该包括三大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所谓的美学,就是这三部分以某种形式的结合。实际上,这三大块,都可以在文化的背景上得到统一。哲学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是文化的核心;审美心理是一定民族、时代在特定的文化模式中形成和积淀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艺术社会学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剖析艺术的产生和作用。因此审美必然是一定文化中的审美,美学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美学,美学研究也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的研究。不仅历史上的美学家往往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者,而且,未来的美学家,也必然是人类文化的辛勤探索者。从美学学科的构架来看,没有美学学科的时候,人类就有了审美的文化,美学本身的探讨,必然是一种历史的探讨和文化的探讨。构成历史美学的部分便是人类的美学思想史和审美实践史、人类的审美实践被归为艺术风格史、趣味流变史和审美意识发展史,这实质上也是一个文化学的问题。因此,审美必然带有文化的表征,美学的许多命题可以被置换为文化学的命题,当然这并不是要取消美学,而是要把美学还原到它的文化系统中,以便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明美学问题。
文化的审美视野
审美的本质必然是文化的,这只是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文化的本质必然是审美的,这又构成了审美文化研究的另一个方面。
文化的概念就像美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充满歧义和需要探讨的问题。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甚至比美学还要晚一个世纪。就像没有美学的时候,就有了审美现象一样,人类文化的存在,也早在文化学形成前很远的时代就存在了。在英语中,文化学亦称为“文化科学”(The Science of Culture)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新兴学科,主要探讨各种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以及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文化学的研究最早始于德国,19世纪中叶,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于1838年首次提出“文化科学”一词,主张进行文化研究,建立专门的学科。此后,德国的另一位学者C·E·克莱姆在《普通文化史》(1843)和《普通文化学》(1854)中,首先使用了“文化学”一词。1871年,英国著名学者泰勒的名著:《原始文化》问世,使“文化学”一词进入英语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告诉我们,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美利坚百科全书》说:“文化作为专用术语,于19世纪中叶出现在人类学家的著述中。”自19世纪以来,由于文化人类学从一开始便把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承担了对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设,因而20世纪中叶以前很少有人对“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作系统研究。当代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学与文化人类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现代文化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从事现代文化学理论建设的,首推美国学者A ·克罗伯(1876—1960)。他对文化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为现代文化学提供了一组概念工具,如文化架构、行为模式、符号系统、原型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系统、文化动力学、文化工程学、文化心理学等等。其后,L·怀特进一步发展了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现代文化学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60和70年代之交,前苏联从西方引进“文化学”的概念,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到80年代“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得到前苏联学术界的公认。和美国文化学是从文化人类学开始,注重经验性研究不同,前苏联文化学是从哲学领域中产生出来,其他学科,诸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只对它起提供营养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中国,20、30年代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文化学,台湾学者黄文山是较早对文化学开展研究的,1932年他就发表了《文化学建设》等文,到1968年写成《文化学体系》一书。钱穆1979年有《文化学大义》一书,对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大陆,文化学的重新研究是8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这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民族新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形成的。中国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兴盛,就是以此作为背景的。
文化是文化学关键的和基本的概念,它的现代含义广泛而复杂,很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我们要进行审美文化的研究,就不得不对文化概念本身进行探讨,以便从文化概念的演绎中,透露出文化概念本身所包涵的审美的本质。对文化审美特质的研究,无论是在传统的美学中,还是在传统的文化学中都是做得极不够的,“文化”一词源自拉丁语,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其原意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地、土壤的耕耘、加工和改良。文化一词的本义,甚至到了18世纪仍存在,法国的安托万·菲雷蒂埃1690年编纂的《通用词典》中只收有它的本义:
Culturc: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作者还加上一条注解:“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5〕这个定义看上去离今人文化的概念有些距离,但如果我们知道,农耕文化是人类摆脱游牧生活而定居,从而产生现代文明的基础的话,文化概念的本义仍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正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城镇,使人可以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出真正的文化与科学。农耕可以看作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最初的领域,是“人化自然”的最早的类型,因此,文化的本义就注定了这个词所蕴含的审美的内涵。
古希腊罗马时代,文化的内涵产生了转义,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在他的“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了。智慧文化变成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其内容实质上是指培养公民具有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具有的能力,这已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先导。可见“Culture ”所包含的“培养”和“教育”的词义也是起源极早的。利特雷1878年编纂的《法语词典》列文化的各种词义:“Culture: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
在德语中,表达文化概念的有两个词:Bildung和Kultur,前一个词可译为教育或教化,指作为人类智力、美学和道德的培养;后者则可译为文化。但在译成法语时则成了一个词:文化。在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还有歌德和席勒,都对Bildung进行了探讨。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就有整整三个章节来探讨这种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出现颇早,它与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所具有的含义有同有异。《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就含有文化之义。汉刘向《说苑》曰:“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般指统治者所施的文治和教化,其内涵与德语的教化有相通的地方。当然汉语中文化一词是比较晚起的,文化一词的本义当在汉字“文”的内涵中。《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等等。汉字“文”的原始意义,即含有美、善、德之义。《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孔传:“使追孝于前文德之人。”《国语·周语下》:“夫敬,文之恭也。”韦昭注:“文者,德之总名也。”在中国“文”字的含义中,已包含中国古代“美善不分”“美即是善”的中国文化伦理本体性的美学内涵。
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文化概念的含义被神学观念所压倒。只是到了17世纪,才被作为独立概念提出并使用。据学者们的研究,最早这样做的是德国的法学家萨穆埃尔·普芬道夫(1632—1694),〔7〕,他的著作确定了政治思想和文化概念的关系;并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及其总和。〔8〕
18世纪启蒙时代的理论家,如伏尔泰、A·杜尔哥、孔多塞等,把“文化”概念进一步从神学体系中解放出来。他们把文化看成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认为一个民族的或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在于他们的社会秩序和政治设施的合理性,并可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全部成就来衡量。与理性的更高使命相符合的文化的目的,是使人人都能幸福,都能根据自己的自然本性的要求和需要而生活。卢梭与众不同,他认为文化与文明并不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理想的东西,“有文化”并不能敦风化俗。他用“风俗、习惯,尤其是舆论”来描述出文化的一个基本领域的特征。启蒙运动的文化理论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并把文化与审美结合起来,启蒙运动的理论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教育上,他们想通过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达到以理性和公正原则来改造社会的目的。洛克、爱尔维修、文克尔曼、狄德罗都推崇艺术所具有的教育作用,从建立新文化的目的出发,他们揭示了美、崇高、和谐、优雅、趣味等美学范畴的内涵。
德国的思想家们,则从哲学、美学的更丰富的智慧出发来论述“文化”概念。I·基德尔把文化看成是人类智慧力量的不断开发。他用这个观点来规定人类历史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并用它来说明启蒙的价值。康德从他的实用观点的人类学出发,在《判断力批判》中给文化下了定义:“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人类在精神、心灵和肉体上的“自然力”从人受自然力统治的“原始状态”向着人统治自然力状态的逐步发展。因此,康德认为,文化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并形成,它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文化的含义还包括人类历史上发展的民族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中的人类道德(理性和公理)。审美文化的概念,在康德的文化和美学研究中就已隐约地表现出来了。正如维克多·埃尔在《文化概念》一书中分析的:
我们恐怕更应该强调美学对文化概念的演变所产生过的影响作用……应该从两个方面解释。美的感受和美学评论涉及到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类个性的培养。人类个性的培养,也就是人类与自身的关系,是通过当时的各方面经验而实现的自我形成。而这两种系列的关系也是文化概念的主要组成部分。〔9〕这个分析是很中肯的,说明了美学和文化的关系。启蒙者要对公众进行引导,这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完成的,法国启蒙者是这一文化实践的引导者,康德则从哲学、美学上。对文化的创造性本质进行了理性的规定。因此,从德国古典哲学看,文化就是对人进行智力、美学和道德方面的培养。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在席勒的审美文化的原则中。席勒的思想和启蒙运动者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在撰写美学论文时,主要参考了康德,但他的一些见解又超出了康德哲学的范围。他的《审美教育书简》把对政治的关心,用审美的理论加以置换,建立了审美文化的原则。席勒认为,当时的所谓文明人表现出令人作呕的懒散和性格腐化的景象,这些毛病正起源于文化本身,要通过审美教育恢复被割裂的人性和使它恢复失去的和谐。他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通往自由之路”。〔10〕他发现了人的游戏冲动,认为,美作为游戏冲动的客体,是表现人的自由的领域。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条件,它幻想通过审美教育来改造人、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的文化模式,这在当时或在以后,当然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但席勒的审美文化的模式,仍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它表现了文化应具有的审美本质的特征,对我们分析历史上优秀的文化和建构未来的文化模式有参考价值。
19世纪中叶以后,“文化”概念成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热心讨论的题目。这时,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提出了他著名的文化定义: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1〕这一定义影响深远,以后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文化这一综合体进行了探讨。由于这种研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想了解世界上还处在原始阶段的人的文化特征而形成的人类学而展开的,因此,文化研究便逐渐远离启蒙运动开辟的道路,中断了德国哲学思辨的传统,而走向一种社会的实证的调查,并对原始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由此产生了文化进化学派、文化传播学派、文化功能学派、文化历史学派、文化生态学派、文化模式学派、文化结构学派等。〔12〕正是这种转移,才标志真正文化学独立学科的形成。乍一看文化学研究的领域广泛而复杂,并不局限在所谓的“审美”上,但正是这种对原始文化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奠定了人们对审美发生的认识,审美意识发生的历史奥秘,就隐藏在原始文化的发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泰勒的《原始文化》、弗雷泽的《金枝》正是真正的美学著作。朱狄先生的《原始文化研究》一书,其副标题就是“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他已经开始从文化人类学家的著作中,剥离出审美文化的独特部分了。这将使美学研究产生人类学的还原,使我们窥视到人类审美之维的历史之根。
20世纪50年代,克罗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影响深广的“文化”定义。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应包括五种含义:(一)文化包括行为的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二)模式不论外观或内涵,皆由后天学习而得,学习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构造的“符号”系统。(三)行为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物化体现于人工制品中,因而这些制品也属于文化。(四)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不同质的文化,可根据价值观的不同进行区别。(五)文化系统既是限制人类活动方式的原因,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前苏联在20世纪50—60年代也曾广泛讨论了“文化”概念的定义,占主导观点的看法是: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有人补充说,文化不仅是业已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是创造、分配和消费这些财富的过程本身。在中国,本世纪20、30年代曾有一批学者注重文化学,建国之初的30年里,一般是不注重“文化学”研究的。据《辞海》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根据以上探讨,可以归纳如下:文化概念是极其古老的:在中国是指对人体的美饰,以后则用来指对人智力、道德、科学与艺术的教化。在西方,其原始意义是对土地的精耕细作。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这个词具有了政治的含义,它指政治上的自由,道德上的自律,科学、艺术、文学语言上的一种鉴赏。文化就是创造的结晶,对人进行审美教育的原则。到文化人类学兴起后,它又有了更多的内涵。文化概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概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包含审美的内容,但历史上很少有人提出审美文化的概念。我们提出审美文化,就必须对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出规定。
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中最能体现文化本质的那一部分。因为文化本质上是人所创造的,是人创造本质的形象体现,而人的创造,是在掌握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类的生存的目的性而创造的,因此便体现了一种人类自觉自愿的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人的本质。正因为有了文化,有了美的创造,人类才从动物中走出来获得了人的本质。人创造了审美文化,又用审美文化来培养教育人,使人类在和谐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并以美好的蓝图来展示未来。
审美文化是一种自由的形象象征,其内涵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形式上则是美,它既是人类本性的必然表现,又标志人类本性解放所达到的历史尺度。审美文化应具有如下的特征:其一是形象性。客观世界首先以它的可视的形象性而存在,人的智力的基础也在于对外界形象的感知。审美的文化必然寄托于人的这种最基本的特征之中。在形象的基础上人类建造了一整套的象征符号系统,它既表现为人基本信仰的表意象征,又构成了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人类只有在这种表意象征中,才能进行审美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文学艺术就是最好的体现。其次是情感性。人是情感的动物,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美学最初就被定义为研究情感的学问,整个艺术史何尝不是一部人类情感的发生发展史,人类的审美文化就是人类情感物化、符号化的过程及沉淀物,又是为了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的感性鉴赏物。第三是愉悦性。审美文化本质上是对人类发展有利的,是人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当人类面对自身创造的审美文化时,必然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没有这种愉悦感,就谈不上审美文化。由于人是感性的情感性的生物,追求感官的快适是人性的要求,因此就建立了审美文化,表现了人类向往自由的精神。第四是社会性。由于人不仅以个体的生命而存在,人类还要以社会的整体而存在,为了社会整体的生存,有时甚至要以牺牲个体的自由作为代价。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集体的生存,从而创造了一些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对个体可能是一种压抑,但对整个民族或精神却是必须的。审美文化既受一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条件诸方面的制约,又对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审美文化又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
注释:
〔1〕参见〔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见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4〕维特根斯坦:《美学、心理学和宗教的讲演与谈话》,第35、25页,牛津1996年版。
〔5〕〔法〕安托万·菲雷蒂埃编:《通用词典》巴黎,1978年版 ,第1卷。
〔6〕《周礼正义》,卷三,上册,第37页《十三经注疏》本。
〔7〕〔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8页。
〔8 〕尼德曼著:《文化的产生及其概念和补充概念——从西塞罗到赫德尔的演变》,佛罗伦萨,1941年版。
〔9〕〔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封信。
〔11〕泰勒:《原始文化》,纽约,1889年版,第1卷,第1页。
〔12〕参见〔日〕凌部恒雄著:《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标签:文化论文; 美学论文; 康德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艺术论文; 人类学论文; 哲学家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