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_政治论文

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_政治论文

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国外论文,政治论文,青年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与背景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欧洲及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公民和政治参与度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相关国家的评论员也指出,公民投票率长期持续下降、对政治家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以及对公民事务兴趣的逐渐减弱等特征,已经成为近年来许多国家广泛出现的民主危机的重要证据。而这些特征一般认为在青年人群中表现最为明显,青年人常常被认为对那些含有公民责任的活动越来越冷漠和不情愿参与。在这个背景下,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开始被关注,成为青年人重新参与公民事务的新途径。英国学者指出,与那些传统的公民参与方式(如现场投票等)相比,网络对青年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也更具创造新的沟通方式和民主化的政治氛围的网络化形式的潜能[1]。美国学者则认为,虽然青年人对投票的兴趣不高,但是他们对社区事务和政治的参与度却很高。此外,有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对青年更具吸引力,那就是亲身实践的参与比简单的投票参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这表明,在国外,青年政治参与方式将由传统政治参与方式逐渐向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尤其是网络政治参与转变,青年政治参与的内涵、方式、特征、趋势等亦随之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通过建立不同的网络平台,为青年参与政治提供多种网络途径。比如在英国,The Hansard Society机构,建立“Heads Up”网站致力于将青年人和政治联系在一起,通过论坛的形式,讨论不同的民主与政治问题。在瑞士,一家报社Aftonbladet和一个面向青年的商业网络社区Lunarstorm联合成立了Ungtval网站,以帮助青年人发出他们的声音,特别是把他们关注的问题纳入公共议程中来。在土耳其,由ARI Hareketi这一社会运动和智囊团建立的Ari网站,旨在发起一系列离线活动,在土耳其青年之间建立对志愿主义的新理解,并组织讨论宗教安全方面的问题。在荷兰,Coolpolitics也是一家为了激发荷兰青年对公民和政治事件的兴趣,并使青年人能实现他们参与、了解和反馈等方面的公民权的网站。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08年竞选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激发和吸引青年的政治参与,通过加大网络的竞选宣传力度,大量与网民在线沟通,获得许多青年选民的支持,并最终胜利当选。美国《时代》杂志甚至将2008年大选称作“青年人的选举年”[3]。在利比亚,反政府组织通过利用美国全球社交网站Twitter和Facebook以及YouTube网站来号召民众、发布信息和组织反政府活动,激发了国内战争。可见,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新时期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已成为国外政党争取青年、巩固政权地位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方法

对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国外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内容分析法[4]。该方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些学者将其视为一种定量研究范式[5],其他学者则认为,内容分析法包含了更为宽泛的分析可能性[6]。因此,内容分析法既可以用在解释性研究中,如使用话语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可以用在一些更具推论性特征的研究中,如运用统计技术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学者指出,网上的研究者们在运用内容分析法时,可能会因为使用的分析工具不恰当,从而导致结论的理解偏差或错误[7]。因此,有学者认为,针对网络的在线与离线活动等情况,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最为有效的内容分析法,是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二者结合起来,将内容分析与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三方面相互联系起来,以便将深入的个案研究或社会网络分析等作为他们研究的抽样框架。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外学界普遍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来开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同时吸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各自的优点,并将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利于研究开展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条件

根据国外实际情况,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两个方面:

1.互联网的普及是前提

由于青年需要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因此,拥有一个方便、可行、易操作的网络接入途径,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一个基础。截至2010年10月,美国家庭的电脑使用率是77%,网络使用率是71%,16岁至44岁之间的公民在家里使用电脑并且上网的比率是79%(U.S.Census Bureau,2011)。截至2011年3月31日,澳大利亚公民上网率是89.8%,加拿大是79.2%,美国是78.2%,德国公民网络使用率是65.1%,俄罗斯公民网络使用率是59.7%,英国是51.4%,法国是45.2%,中国是38.4%[8]。正是基于这个网络普及的基础,各国公民,尤其是青年群体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才具备可能性。

2.新闻与言论自由是保障

国外广泛的新闻及言论自由,尤其是政府对公民通过网络表达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应允,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比如,很多国外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政治参与网站上,很多话题是对政府政策的讨论或质疑,其中也不乏反对政府政策和行为的观点和言论,但政府不会因此而屏蔽、删除该类言论,或者查封该类网站,而是从这些讨论中寻求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同样,言论自由也给网民通过线上活动发起离线活动,比如参与讨论政治问题,举行集会、游行等,提供了诸多便利。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这种新闻、言论自由背景下,倾向于通过网络参与各类政治事务、发表各种政治见解、表现各种政治行为等。

四、参与主体研究

1.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

作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主体,不同国家对青年(Young People)年龄的统计界定范围各有不同。比如Keeter等学者在其对“国家公民与政治的健康”的研究中,将青年群体的年龄界定为15岁至25岁之间。美国马里兰大学对青年与网络竞选的调查(Levine & Lopez,2004)和一项基于广义的欧盟社会的“公民网(Civic Web)”项目调查研究(Banaji,2008)也采用相同的青年群体年龄界定范围[9]。而基于英国选举的系列研究(The British Election Studies series,2001)则把18岁至24岁划为青年人的范围。同样采用该年龄段的还有对意大利全国大选的研究(ITANES,2001),英国国会议事录的调查(Hansard Society,2002)以及对美国2004年大选中的青年参与选举的调查(Youth Voting in the Election,CIRCIE Fact Sheet,2004)。而英国2005年的普选调查则把青年人的年龄段扩大到18岁至34岁,同样沿用此年龄范围的还有英国的另一项公众联合项目(Public Connection Project)调查。此外,另一项英国的调查研究(NOP Poll,May 2002)把互联网用户及在线和离线活动参与者的样本进行人口分布统计及划分,并将最基本的年龄群划为15岁至24岁之间。Ofcom(2006)则把青年人的年龄界定在16岁至24岁。而对2008年美国大选的调查研究,则将青年群体划分在18岁至29岁之间(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y,2008),另外一项基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强制投票支持情况的比较研究调查也采用该年龄段[10]。可见,尽管对青年的年龄界定有所变动,但总体上可以将青年群体的年龄段界定在15岁至34岁之间,这种划分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学界的划分情形相似。

2.关于参与主体特征的研究

澳大利亚一项调查显示,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人群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较高的家庭收入;2)较高的教育水平,或还在学校学习;3)家里有尚未独立的孩子;4)从事白领工作,特别是专业化职业;5)年轻人,尤其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6)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城市里,而不是农村;7)在经常可以用电脑并且能上网的工作环境中工作(Lloyd and Bill,2004)。而基于NOP Poll(2002)的调查发现,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青年男性比女性多(其中参与离线活动的男性只比女性稍多一些,而参与在线活动的男性比女性明显多很多),且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参与在线活动的青年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更高些)和更好或更高的教育背景[11]。上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与当代青年现代化特征相契合,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参与网络政治的青年群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分层。

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网站具有的特征或功能

研究显示,为青年提供网络政治参与的网站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或功能,即注册邮件、发布新闻、照片、联络官员、多媒体内容、留言板或博客、注册登录系统,选民登记、网站推荐、互动与动员、发送链接、互动式民意调查、联系媒体、登录的用户名、选举现场信息和关于选举信息的链接等(Loader,2007)。这表明,随着网络作为新型媒介传播工具,它为网民,尤其是当代青年网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系列便利,实现了网站的多元化功能。

五、参与方式研究

1.青年政治参与的网络类型

有学者指出,青年参与政治的网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激进组织的网站;2)慈善组织的网站;3)政府机构的网站;4)国际网络的网站;5)非政府组织的网站;6)党政团体的网站;7)宗教团体的网站等[12]。在针对欧洲的青年网络参与的研究中,有学者将那些致力于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网站大体归为以下几类:1)为了促进非系统化的抗议活动的网站——激进网站;2)为了促进非系统化活动达成,特别是针对青年人的网站——青年人的激进网站;3)为了促进某个特定政党选举的会员网站;4)地方和中央政府专门针对青年人的网站——官方的青年网站;5)为促进志愿服务的网站;6)为成为一名好公民而促进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的网站——青年人来咨询、获取信息和建议的网站;7)为了促进基于道德的、地域的、民族的或宗教的身份认同的公民参与的网站——基本的公民网站;8)为了促进欧洲的公民参与的网站[13]。

2.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

基于以上几种主要类型的网站平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主要有在线参与(Online Participatory)和离线参与(Offline Participatory)两种(NOP Poll,May 2002;Gibson,Lusoli & Ward,2005)[14]。其中,在线参与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浏览及查找政治相关的信息;2)参与政治相关的在线论坛、聊天室等互动空间的讨论;3)访问政治性机构或组织的网站;4)签署在线的请愿;5)给政客发邮件;6)发送关于新闻报纸类文章的电子贺卡;7)给本地的或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发邮件,8)为电子简报签名;9)从政治性组织机构网站下载软件(如屏保或横幅等)。离线参与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参与本地或全国性的选举投票;2)跟家人或朋友商讨政治;3)跟政客或政府工作人员接触;4)参与罢工行动;5)给政治性事件或组织捐钱或筹款;6)参与政治性集会;7)加入政治性组织(如党派或压力团体);8)为某一政党组织积极助选(如印发或派发宣传物)。

3.不同参与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线活动与离线活动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对欧盟多国调查研究的Civic web项目发现,大部分网站都会聚焦于离线活动。也就是说,该项目所调查的大部分网站,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他们所代表的机构的离线活动信息。虽然在线参与对于没有离线组织(即没有一个基于该网站的实体机构)的网站非常重要,但是,其真正的目的是实现不一样的离线状态,促进离线活动和想法的达成[15]。并且,有学者通过在意大利的调查发现,人们已经开始通过利用网络去巩固和加强他们对离线社会和政治事务的参与。同时,研究数据还表明,在学生中间呈现出一种普遍特征,那就是离线活动的参与也会复制到在线活动里面。因此,那些越多参与各种不同社会和政治事务的学生,也会越多通过网络在线途径来加强他们的参与度。这也印证了一些学者的普遍观察结果,即使用互联网越多也就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拥有)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和政治网络资源和权力[16]。

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与方式将导致青年侧重于不同的网络政治内容,也将导致不同的参与结果。

六、参与内容研究

不同学者的研究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划分各有不同。例如美国大学传播学院社会媒体中心的一项关于青年作为网络公民的报告中,将在线的青年公民参与活动分为十类:1)志愿服务;2)选举;3)青年慈善;4)参与当地社区事物;5)全球性的问题和国际化的理解;6)在线的青年新闻和媒体制作;7)参与和公平;8)包容和多样性;9)积极的青年发展;10)青年维权行动[17]。另外,美国一项对在2002年到2004年选举周期之间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类问题是青年人在网络空间上经常关注的,包括教育、健康照顾、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税收/政府支出、经济/就业、社会保障、环境、枪支控制、犯罪/暴力、流产、竞选、财政改革、少数族群权利/认同、政治/政府转变、审查制度/言论自由、国家债务及同性恋群体的权利。而在英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领域,按照最受关注程度排序依次为:1)欧洲;2)教育;3)军国主义;4)环境;5)社会;6)经济;7)公民权利;8)第三世界;9)健康;10)犯罪、法律和秩序;11)北爱尔兰;12)交通;13)动物权利;14)政治党派[18]。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尽管在许多方面欧、美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各不相同,并且体现出参与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它们也体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即青年在进行网络参政时,对与社会发展、教育、慈善、公平、权利、青年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尤为关注。

七、参与结果研究

纵观国外研究发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青年的政治参与度

英国的“公共连接调查”发现,与青年群体(18—34岁)对一般传统方式的选举投票的兴趣和参与度相比,中年群体(35—54岁)明显较高,然而,调查发现,青年群体上网率比中年群体要高。青年人频繁使用互联网是导致他们对传统方式的政治参与度下降的一大原因。因此,通过网络方式在线邀请青年参与政治,是提高青年人政治参与度的一个可行途径。

2.网站成为一种公民行动的力量

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网站不仅成为为公众提供信息和促进辩论的重要渠道,还是促使青年人行动起来的一种工具。网络的影响力使得青年人参与更多的危机事件,并对这种危机事件予以积极的回应。此外,青年人还被鼓励去跟政府官员联系,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网站(例如Dosome thing,Youth NOISE),表达他们对参与公民行动的热情。当然,青年人也可以通过网站,表达他们对某些政策的不满。例如他们通过JustResponse等网站,抗议美国的军事反应与行为。总之,网站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公民参与的广泛平台。

3.促进网络维权行动(cyberactivism)的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网络的发展,年轻的新一代行动积极分子们在相当程度上依靠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如手机,电脑和无线电扫描仪等),使得学生维权行动大量增加。

4.促进电子政务(E-Politics)的发展

对于政治候选人以及相关协会组织或团体来讲,互联网已经成了他们参与政治选举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被证实为最重要的“政治武器”[19]。有学者通过对1996年,1998年和2000年的NES数据对比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更多地促进投票[20]。再比如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降低报纸宣传的经费,从2007年的113亿美元降低至64亿,同时加大投入网络的宣传比重,赢得青年网民的支持等,最终赢得大选。

八、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讨论

1.关于参与群体及参与方式

由于互联网的接入群体仍主要局限在接受良好教育的高收入群体,并且总体上女性和老年群体的参与度相比较低。因此,导致了只是部分人群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公众环境的形成[21]。并且EUYOPART研究发现,那些了解和讨论政治相关问题的青年人,通常也同时具有很高的政治参与兴趣和较为频繁的政治参与活动[22]。鉴于青年群体比老年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度要高很多,因此,有学者建议政党、候选人以及新闻媒体在针对青年群体加大网络宣传策略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传统形式的大众传播途径,因为老年群体更多依靠这些传统途径获取信息和参与政治等活动。这表明,国外网络政治参与应该关注参与群体的多主体性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2.关于参与地域

即使互联网的接入在过去的十年已经很广泛,但在欧洲的统计调查发现,欧洲南部的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相比欧洲北部的国家水平要低。因此,互联网接入的性别不平等这一现象更主要集中在欧洲南部的国家[23]。这表明:国外互联网的使用率以及性别不平等情况,主要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族群、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3.关于参与危机

在网络宣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其所谓的“自由民主”也正面临着参与度和合法性的危机。这种危机通过政治冷漠和脱离接触政治表现出来。如投票率的下降、社会资本和志愿组织的减少以及存在于政治精英阶层与广大公众之间的文化鸿沟(Gerodimos & Ward,2007)。这种参与危机,已成为国外政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4.关于参与内容与研究方法

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青年人可以通过网络发现和创造与他人互动、了解新闻、形成或创造自己观点的新型方式。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青年人是非常积极活跃的群体,他们通过网络行为,正在建构他们自己的在线文化[24][25]。由于青年的网络行为种类繁多,方式多样,因此,很难判断哪些活动和内容跟研究者需要研究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相关以及哪些不相关,因而在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类研究内容的时候就会有偏差[26]。这种情形与前文学者提到的,可能会由于分析工具选择不当,而导致结论上的理解偏差,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在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时,应该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保证不同方法对不同参与内容的针对性分析和有效性阐释。

5.关于空间的限制

由于网络在线空间完全缺乏物理和地域的界限,后者构成民主的一种成分特征。也就是说,在连民众都不知道具体是谁的情况下,何谈网络在线民主的存在?由于网络的受众群体是无限的和全球性的,因此,传统的网站内容分析几乎不可能具体描述其受众群体和潜在的信息接收方,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也同时遭到挑战[27]。这种挑战是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跨时空性、全球化等特征所固有的,因此,启发学界和政党要创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路径,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跨区域性、跨国性和全球性等特征的研究,加强全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和实践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九、综合分析

总体上,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后发关注,趋势加强

国外学界长期以来将政治参与、网络政治、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等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并予以持续的关注;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政治民主进程加快、民主危机凸显,经济发展起伏跌宕,社会发展和公民社会进程不断推进,以及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逐渐进入国外学界的研究视域,并且这种“后发关注”特征体现出日益加强的趋势。国外现有研究文献表明,网络已成为国外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网络参与已成为青年政治参与的新型方式,同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已日益成为国外政党赢得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途径。

2.方法单一,有待完善

国外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倾向于采取单一的内容分析方法来开展相关研究,这种内容分析法倾向于通过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和网站内容的分析来阐释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条件、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参与内容、参与结果等方面,并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这些成果无论是对国内学界的研究创新,还是对我们党和政府争取青年、赢得青年、巩固政权、繁荣国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这种借助单一研究方法的趋势,容易导致对许多深刻、重要、深邃的方面的忽视或理解偏差,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借助以往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一般性研究中的多元方法论视角,无疑是深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方法论基础的重要关注点。

3.理论薄弱,亟待整合

关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成果尚不充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缺乏基础的理论视角和理论体系。但是,关于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参与等领域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网络理论、社会浪潮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以及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参与行为、参与方式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因此,结合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特征,有效整合和建构适合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理论体系,是有效开展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突破点。

4.内容宽泛,深度不够

以往研究显示,关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较为宽泛,涉及参与主体、参与条件、参与方式、参与机制、参与内容与结果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成果有利于形成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框架。但是,认真分析发现,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尚缺乏深度,如很少深入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府管理、国际关系状况,以及政党与青年之间的良性互动等方面的影响;也鲜有对网络空间中与青年有关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社会权力形成与转移,网络民主,电子政府,网络政治控制与引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刻研究。未来的研究有待在这些方面加强重视和实践。

总之,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已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大力关注,构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理论基础,完善研究方法论视角,研究和分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内容,对于进一步把握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特征、机制和趋势,分析政党与青年之间的关系实质,对于预测青年思想动态,完善青年思想引导措施,促进政党政策改革以及青年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上述研究经验和教训值得国内学界引以为鉴,并加以创新,旨在促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进程。

标签:;  ;  ;  ;  ;  ;  ;  ;  ;  ;  ;  

国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