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论文_陈立,项鑫,高菲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论文_陈立,项鑫,高菲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从电气自动化程度可以推断出一个国家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这项技术的运用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一些自动化设备也开始代替人工进行一些高危工作,电气自动化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是繁复的,影响可靠性的因素众多,那么研究其可靠性,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

目前,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引入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它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因此,一定要确保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虽然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但只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技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规范操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一定会取得良好成绩。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用影响可靠性的相关因素

1.1 设备技术操作问题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针对自动化水平不强及自动化管理动力不足问题做出优化,但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在技术操作上,仍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依赖性,需要在技术生产过程中采用人为干预方法对设备做出调控。部分企业针对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始终未能达到标准化水平,企业内技术人员专业化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相关的技术应用条件也相对较差,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产生一定的局限,从而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质量大打折扣,所生产的相关基础产品参数也并不一致,难以充分发挥出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优势,为技术人员的设备操作安全埋下隐患,使企业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进一步下降。

1.2 设备构件质量问题

设备构件质量问题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较为常见,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对设备构件供应商生产资质的检查不严,对相关的构件使用未能进行技术检测与实验,有关的实验数据标注真实性较差,难以作为电气自动化构件系统应用的参考标准,从而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总体质量下降,设备使用周期短缩,故障问题频发,相关的设备维护管理难度增加,无法在短时间内保障设备实际可用性,使电气自动化设备整体使用质量问题日趋严重。其次是后续设备维护管理不佳所导致的设备构件质量问题。电气自动化设备内容构造较为复杂,在使用方面难免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此时需要根据故障区域部件规格选择适宜的构件进行更替,而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配件生产方面同时不够重视,相关配件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进而使配件选择范围缩小,无法选用高质量的构件进行设备维修安装,使设备在后续阶段的使用方面实际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升策略

2.1 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基础,设备质量不过关,结构不合理等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仅会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可能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保证设计的可靠性。相关工作者应从思想上加强认识,通过对历年来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全面考虑客户需求,明确设备的工作任务,并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结合设备特点进行结构设计时,尽可能为设备的后续保养和维修提供便利。此外,生产厂家可以考虑多引进专业实力较强的设计人才,并提供对外交流和定期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可靠的设计方案能够减少机械后续运行出现问题的几率,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2.2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换新

在自动化控制设备组装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将符合其性能的数据记录下来,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超载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控制设备投入使用之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新,如有问题,需要实时反映,防止在日后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强度,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的检测,这样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会大大增强。因此对待设备维护工作决不能松懈,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国家的设备标准进行检测,及时更换老化零件,故障部分做相应的检测报告,为设备的正常运转奠定基础。

2.3 控制设备构件质量

设备构件质量的控制,在于设备部件的合理选择,要与设备生产企业及构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管理,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提高配件设备应用质量,解决配件构件应用储备量不足问题。在设备构件的选择方面,要将参数规格、数据标准及设备运行管理要求等作为重点考虑内容,科学选择适宜的构件种类,从经济适用性及环境应用性角度出发,保障结构基础构建质量选择能够与电气自动化设备一体化结构保持一致,解决设备构件质量问题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2.4 及时做好设备运行环境控制

设备运行环境的控制优势在于解决外界不良因素及不可抗拒因素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合理设置环境温度、设备管理方案及设备管理设施等方面,对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升做物理层面的技术干预,利用物理条件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运行可靠性,进一步降低设备应用故障率,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可在良好的实际环境条件下常态化的稳定运转,为未来更好地开展电气自动化生产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2.5 重视自动化系统的散热工作

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关系到整体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自动化系统的功率损耗呈现方式是散热,尤其是晶体管、变压管、电子管以及电阻等功能耗损大的零件与元件。随着外界气温的不断上升,电气自动化系统很难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这样会导致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时温度快速上升。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比如,锗管的使用温度要控制在70—100℃,硅管的使用温度要控制在150—200℃。此外,在安装散热器前,工作人员要认真处理表面,让散热器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这样可以加大辐射散热。对于比较敏感的半导体零件与元件,在安装时要和耗能较大的零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2.6 加强基础人员技术培训

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是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基础培训方面,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根据企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环境条件,制定有针对的技术培训管理方案。第一,要定期的进行专业化培训教学,选择适宜的基础教学方案提高技术人员的设备操作水平。第二,要不定期的开展专业技术考核,避免技术人员为应对考核,而采取相关的应对手段。对未能通过专业技术考核的人员,应采取加强培训内容专业性及知识内容掌握全面性的方法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始终保持在较高阶段。第三,要将技术人员实际收入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联,对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采取增加基本薪资及提高奖金金额方式以资鼓励,以此形成良好的专业技术培训竞争环境,使企业专业人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设备管理基本要求。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值,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18):214-215.

[2]张婷婷.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09-110.

[3]熊丽玲.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通讯世界,2017(06):162-163.

论文作者:陈立,项鑫,高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论文_陈立,项鑫,高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