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论文_牛志玲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论文_牛志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CHD伴高血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20 mg/d,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剂量10 mg/d,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脂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1.88±0.46)mmol/L,对照组患者TG(2.12±0.3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C(1.35±0.22)mmol/L、LDL-C(2.62±0.33)mmol/L,对照组患者TC(1.08±0.21)mmol/L、LDL-C(3.02±0.4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降脂效果较强的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降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 on the lipid lowering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with hyperlipide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80 cases of CH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treatment,dose 20 mg/d,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osuvastatin treatment dose,10 mg/d,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ipid-lowering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G(1.88 + 0.46)mmol/L,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G(2.12 + 0.39)mmol/L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C(1.35 + 0.22)mmol/L,LDL-C(2.62 + 0.33)mmol/L,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C(1.08 + 0.21),mmol/L LDL-C(3.02 + 0.45)mmol/L,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5%,the control group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10%,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data. Conclusion rosuvastatin is a highly effective drug with high safety,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lipid-lowering;rosuvastatin;atorvastatin

冠心病(CHD)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高血脂、高胆固醇是该病症临床治疗中的两大关键因素[1]。高胆固醇症既是CH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其主要的诱发病因;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早期CHD的重要诱发病因。所以临床治疗中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从而降低高脂血症是预防及治疗CHD的关键。临床上常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CHD,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在降脂方面具有显著疗效[2]。该文以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CHD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诊治的80例CHD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62~81岁,平均年龄(65.2±2.3)岁,患者病程5.4个月~11.5年,平均病程(3.5±0.6)年,患者体重指数(BMI)为23.8~31.5 kg/m2,平均BMI为(25.2±2.3)kg/m2;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6.8±2.5)岁,患者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3.8±0.4)年,患者BMI为23.2~31.2 kg/m2,平均BMI为(25.6±2.4)kg/m2。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诊断符合《心脏病学》(第5版)CHD诊断标准,并全部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标准为:LDL-C>3.64 mmol/L或TC>5.72 mmol/L,且TG≤4.52 mmol/L;患者近期停止服用降脂药,通过饮食控制结果显示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完整,并能够积极配合本次医学探究;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上报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标准:伴有肾功能不全或继发性高血脂、T1DM及不满意的T2DM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脑血管疾病者;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酗酒、吸毒者;恶性肿瘤患者[3]。

1.3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禁止吸烟喝酒、食用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对于伴有高血压疾病、DM的患者,原服用药物剂量不变;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国药准字:H20051408)治疗,剂量20 mg/d,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可定)(国药准字J20160025)治疗,剂量10 mg/d。两组患者均于睡前服用,连续治疗12周。若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肌无力、CPK达到正常值10倍以上或严重肝肾损害时,立即停止用药[4]。

1.4 观察指标

于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血浆检测,比较TC、TG、HDL-C及LDL-C的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该次医学探究中所有数据处理选择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统一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数据比较行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统计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比较,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水平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DL-C比较,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DL-C水平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2例患者胃肠道出现不适,1例患者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胃肠道不适,2例患者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CHD与脂质代谢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研究已经证明LDL-C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导致CHD死亡的危险因素[5]。所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提出降低LDL-C是CHD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并规定LDL-C的正常标准为2.59 mmol/L以下[6]。由于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机体内的TC、LDL-C水平,因此临床上已广泛采用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CHD相关病症[7]。不过常规的他汀类药物的降脂达标率并不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LDL-C达标率不足17%[8]。王祝青[9]通过比较瑞舒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CH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发现,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的活性,抑制羟甲戊酸,阻碍胆固醇的合成,并刺激周围细胞,增加LDL的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强对TC的清除效果,稳定血管内皮细胞,最终达到消除炎症、抗血栓的功能。董巧稚等[10]的研究报道中,通过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治疗后患者的TC(1.28±0.25)mmol/L、LDL-C(2.55±0.34)mmol/L、TG(1.89±0.48)mmol/L[10]。这与该文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该研究中患者治疗后TC(1.35±0.22)mmol/L、LDL-C(2.62±0.33)mmol/L、TG(1.88±0.46)mmol/L。通过将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验证了瑞舒伐他汀作为第3种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好的降脂效果,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但该研究中没有对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对此还需完善。

综上所述,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能够达到显著的降脂效果,且安全性高,不会对患者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宇锋,李松,韦国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8):4053-4054.

[2]徐静.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56-58.

[3]邵中兴,顾宁.蒲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282-284.

[4]郑辉,林力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183-184.

[5]赵洪君.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降脂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622-624.

[6]陈平艳. 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给药时间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1):138-139.

[7]张玉莲,岳书华,尹小玲.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127-128.

[8]张咪咪.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高脂血症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61-62.

[9]王祝青.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效果评价[J]. 抗感染药学,2015,12(3):462-464.

[10]董巧稚,李岩,逯金金,等.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194-196.

论文作者:牛志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论文_牛志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