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姚睿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内科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开展临床试验,依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9)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n=3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显效例数大于对照组,有效率9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促使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并帮助患者尽快改善临床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因此在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59-02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逐步发展,无创呼吸机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逐步应用。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借鉴方式。慢阻肺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多数都伴随有呼吸衰竭,若是没有及时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研究对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7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13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并符合《内科学》中有关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均表现出头晕、呼吸困难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等。依照随机序贯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6.4±1.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7±1.8)年。对照组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8±1.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1±1.9)年。临床资料数据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对症治疗,主要内容为:对患者进行激素治疗、吸氧、祛痰等基本操作。同时对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状况予以调节,并实施强心治疗。另外,应利用药物展开利尿处理。

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予以治疗。患者取半卧位及S/T模式,使用面罩对其通气,并在使用面罩的过程中对固定带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保持较好的松紧度,且不会引起患者的透气,不会有漏气状况。在开始治疗使可将吸气的压力范围设置在9~12cmH2O,之后可以依次增加。每次增加数额应在两个单位之间,直到数值上升到18。呼吸频率设置一般在14次/min之间,吸氧流量设置在1~6L/min之间;呼吸压力值设置在4~7cmH2O之间。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度、病情变化对参数予以调整,并应控制动脉血压的饱和度≥90%。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都应保持对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的密切关注,并对患者组患者使用的无创呼吸机运作及时检查。

1.3 观察指标

参见全国肺心病会议中制定的有关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3]。①显效:患者治疗过程中记忆力衰退、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动脉血气分析值PaO2≥10、PaCO2。②有效: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头晕、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有明显好转,且动脉血气分析值PaO2在7~10之间;PaCO2在7~9之间。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生命体征没有明显改善,且动脉血气分析值PaO2≤6之间;PaCO2≥9。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软件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通过对计数资料(%)展开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显效例数大于对照组,有效率9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有效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慢阻肺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因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若是在治疗中采取的措施不够及时,致使病情逐步蔓延,极有可能造成重度缺氧及呼吸衰竭[4]。因此,针对该项疾病的治疗务必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快缓解。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虽能够对患者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对与病情较重、发病较急的患者来说并不适用。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改善通气状态,减轻呼吸肌负担。总之,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状况。并促使呼吸道症状、通气状态尽快改善,因此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丽,蒋延文,张捷,等.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5):850-853.

[2]戴月梅,李超,刘晓鹏,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的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J].临床肺科杂志,2015(12):2183-2186.

[3]蒋明彦,刘国平,刘中华,等.两种不同吸入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9):1624-1627.

[4]张宏,孙辉,欧阳文,等.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2):139-144.

论文作者:姚睿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姚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