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热浪滚滚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热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日,财政部将发行期限为15年、招标总额为120亿元的记账式国债,这是我国首次发行长期国债。近两年国债的热度一次比一次高,今年更是热得厉害。最近,连着几期凭证式国债几乎在发行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很多银行营业网点前,还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个别发售点排队人数多达百人以上。居民、企业和金融业对国债的追捧使国债热浪持续升温。
何以热
国债热销,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较之同期人民币定期储蓄具有利率高、免征税的优点。如3年期储蓄的挂牌利率是2.7%,扣除20%利息所得税后实际收益为2.16%,而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是2.89%,比储蓄实际收益高0.73个百分点。5年期储蓄挂牌利率为2.88%,税后实际收益为23.04%,5年期国债的利率为3.14%,高于储蓄收益0.836个百分点。另一个原因是1998年的凭证式国债今年陆续到期,居民兑付这批国债后持有大量的资金,在投资渠道不多的情况下,人们出于对金边债券的钟爱和自身多年习惯的理财方式,大多选择买国债这一投资方式。
国债变现和发行方式越来越灵活,也为国债热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年第三期凭证式国债可质押,绝大多数银行均可办理此项业务。申请贷款的居民只需向原认购国债的银行提出申请,并和银行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后,即可取得贷款。贷款利率按同期同档次法定贷款利率执行,贷款的起点为5000元。在国债购买方式上,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积极变化。如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最近推出了阳光卡“国债通”,居民在办理阳光卡后,只要在卡内存入购买国债的资金,并填写阳光卡转账凭条,即可将阳光卡主账户中的金额转入国债账户购买国债,也可在该行网上银行购买。在国债到期日,居民不需要到银行排队兑付,只需在ATM机上查询余额予以确认。
热了啥
三年发了3600亿元国债,这是新中国前所未有的举债行动。这些钱热了什么呢?不久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说,这笔债“举”得十分及时和必要,对于拉动经济回升,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是有效扩大了投资需求,3600亿元长期国债项目直接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7500亿元;二是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三是加快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四是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升级;五是促进了地区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使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六是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七是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此外,近年有78亿元国债资金用于科技教育,改善了高校的科研和办学条件。
实践证明,新增的国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1998年的千亿元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2000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个和1.7个百分点。
热多久
国债这股热浪绝不会是一阵风。世界各国都在卖国债,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当然更要这样。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企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尽快建成一批投资项目,并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是促进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国外经验也说明,运用财政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往往不是一二年就能奏效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中央决定,作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2001年将继续发行长期国债,以保证在建国债项目的如期竣工投产,保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进藏铁路等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
现在老百姓在生活基本改变以后,对自己的财产、财富、剩余收入保值增值的意愿,意识在增强,投资意识在增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个人投资准入的门坎较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继续提高,购买国债热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如何用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国债发行的目的在于为政府投资筹集资金,以政府支出引导民间投资的增加。在通货紧缩态势并未从根本上解除、新的不利经济因素又有所显现的条件下,增发国债的政策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在国债发行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把对民间投资的引导程度作为衡量政府投资效率的重要指标,以激发民间自主投资的积极性作为国债发行和使用的中心。一般来说,相对于民间自主投资而言,政府投资的效率往往较低,如不能有效地引导民间投资流量的增加,有可能出现资源运用低效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可喜的是,这几年政府在管好用好国债资金方面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几年来,财政部、国家计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对国债项目进行了检查,发现、纠正和查处了一大批挪用、贪污、浪费国债资金的违纪违法案件,并且提出今后在项目安排上,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对重大项目实行联合办公,集体评审,提高资金安排的效率和水平;地方政府要真正落实配套资金,决不能再搞“钓鱼工程”;对已经安排的项目,要严禁挪用国债资金;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杜绝“豆腐渣”工程。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我国已初步实现了规范化,法制化。可以相信,随着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日趋完善,我国的国债发行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