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知识产权局 安徽 合肥 230002
摘要:在目前现有的各类质押贷款形式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当属于典型的质押贷款种类。作为中小型的新兴企业来讲,其可以选择质押知识产权的方式,进而获取特定比例的银行质押贷款。近些年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日益受到了各地的有关部门关注,进而体现了该领域实现政府支持的重要意义。因此针对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模式而言,关键在于引进全方位的政府支持用于提供保障,并且结合质押贷款的典型特征展开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政府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特征
进入新时期后,各领域的中小型企业都需要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在此种状况下,中小企业亟待引进更多的贷款资金用于扶持与支撑自身发展[1]。然而实际上,现阶段仍有较多的中小企业正在面对突显的银行贷款难题,因此导致欠缺最基本的企业发展资金。在政府支持以及政府引导的前提下,各地目前需要着眼于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全新贷款模式,确保达到鼓励创作知识产权以及化解中小企业当前困境的目标。由此可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领域不能够缺少政府支持作为最根本的保障。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获得政府支持的重要意义
作为现阶段的较多中小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目前仍然需要面对紧缺的企业资金周转难题。探析此种现状的根源,主要在于新兴企业很难拥有充足的银行贷款金额用于提供扶持[2]。通常情况下,银行对于前来进行贷款的中小企业都需要其给出特定的抵押物或者企业固定资产,进而增大了企业周转资金的难度。面对现阶段的企业资金周转现状,运用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获取银行质押贷款的新途径可以达到较好的转化知识产权效果,同时还能实现针对企业资金危机的迅速化解[3]。
从模式内涵的角度来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本质在于个体或者企业在申请特定比例的银行贷款时,对于贷款抵押物选择了知识产权这种特殊资产。也就是说,相关主体只要可以向银行提交自身目前拥有的某项知识产权,即可得到相应比例的银行贷款金额[4]。在此过程中,运用政府扶持的举措可以显著缓解企业当前遇到的资金周转难题,对于拓宽质押贷款规模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此可见,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领域必须借助政府支持,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的发展效果。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建立在政府扶持前提下的全新贷款运作模式可以确保缩减银行自身承受的潜在贷款风险,进而达到了商业银行积极性显著增强的效果。截止目前,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政府扶持相融合的全新模式已经逐步得到了认同与推广。
二、政府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典型模式及其特征
(一)营造质押贷款模式运行的外在环境
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了能做到成功予以推动,那么政府需要做到运用合理手段来创建良好环境。因此,政府有必要营造适合于质押贷款模式正常运行的良好外在环境。
例如近些年来,某些地区已经着眼于尝试创建政策层面上的质押贷款运行支撑,并且侧重于提供日常操作以及管理层面上的引导。各地通过运用此项举措,对于质押贷款模式所处的整体运行环境能够达到明显优化的效果,进而扶持该区域的新兴企业达到扩张市场以及自我成长的目的。
(二)运用行政方式进行推动
政府借助行政指令对于知识产权作为贷款质押的模式进行推动,该模式的显著特征在于政府针对贷款质押的金融机构予以指定,确保上述金融机构对于贷款可以做到及时进行发放[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见,建立在行政推动基础上的质押贷款扶持方式运用了直接性的行政指令作为支撑力,进而摆脱了市场机制自身带有的各种约束与局限,进而体现了较高的贷款发放效率。
然而不应当忽视,运用行政指令作为推动力的举措并非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因此应当被纳入行政行为的范畴。在政府强制的状态下,金融机构本身将会承担较高比例的质押贷款风险,并且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现有的知识产权。同时,该模式背离了最根本的市场运作规律,对此需要做到慎重进行采用。
(三)政府对于贷款风险进行分摊
政府分摊贷款风险的举措主要适用于分摊银行出资风险。具体针对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在进行扶持过程中,政府首先需要设立用于分摊违约风险的专门机构,进而保证了商业银行可以拥有稳定的收益。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此种模式的着眼点在于贷款违约风险的政府分摊,通过投入特定比例的政府资金用于达到上述目标。具体在划拨该领域的专项资金时,政府可以选择现有的科研经费作为资金来源,或者选择其他种类的资金来源。
政府分摊知识产权的出资风险,该举措体现了保障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以及扶持当地新型企业的双重效果。作为无形性的财产权利来讲,知识产权虽然蕴含了较高的价值,但是商业银行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借助量化的方式对此加以确定,因而导致了潜在的出资风险增加。政府如果可以做到划拨相应的资金用于分摊风险,则有利于商业银行积极发放质押贷款,而且不必担心无法收回自身利益,进而体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三、探析改进思路
(一)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扶持当地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若要得以顺利的展开,那么必须建立在充足资金作为保障的前提下。因此在目前看来,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着眼于扶持需要贷款的当地企业,并且通过投入更高比例资金的举措与方式来实现高效性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例如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针对上述的质押贷款模式都已投入了专项资金,从而保证了商业银行能做到积极提供贷款,对于潜在的银行贷款风险予以消除[6]。
(二)依托市场机制来健全现有的质押贷款模式
从本质上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本身属于市场行为,而非完全依赖行政指令才能得以有效开展。因此在提供政府支撑的前提下,对于最根本的市场运作机制仍然需要给予尊重,并且确保全面依托于现阶段的市场运行机制。这是由于,完全依赖政府推动的质押贷款方式很难保证应有的实效性,并且还会造成较高比例的不良贷款。作为当地政府来讲,其职责仅限于支撑与扶持,商业银行应当被视为提供贷款的关键市场力量。
(三)各方之间应当开展紧密的配合
扶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有效展开,此项举措并非仅限于依赖特定的政府机构,而是需要建立在多部门紧密配合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现阶段的实践中,作为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科技部门及其他部门都需要展开紧密配合,共同着眼于创建协调性较好的质押贷款机制。在此过程中,各个部门针对自身具备的职责需要做到全面进行明确,同时还要运用科学方式来做好登记事项以及评估事项,确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能够体现真正的资金支持作用。
结束语:
作为全新的银行贷款方式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目前正在迅速受到较多的中小企业关注。并且,作为政府部门有必要运用适当手段来全面扶持中小企业,对于企业创建知识产权予以更多的鼓励。因此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角度来讲,政府支持与政府介入构成了不可或缺的贷款模式发展前提。具体在该领域的目前实践中,相关部门仍然需要全面着眼于扶持新兴企业获取必需的银行贷款,创新现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现途径与实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明星,苏佳璐,胡成.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体职能演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1):46-53.
[2]周飞虎.吉林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9(04):15-17.
[3]齐岳,廖科智,刘欣.创新创业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基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ABS模式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8):127-132.
[4]左弈,周衍平.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J].经济师,2018(09):16-18.
[5]徐迪,李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演化博弈分析——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36-43.
[6]李希义,蒋琇.政府支持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及其特征分析[J].科技与法律,2019(05):8-12.
论文作者:蔡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贷款论文; 知识产权论文; 政府论文; 模式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企业论文; 资金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