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的经济风险在国际操作中的规避与应用_汇率论文

汇率变动的经济风险在国际操作中的规避与应用_汇率论文

国际经营中汇率变动的经济风险的回避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汇率变动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体上可以将汇率波动引起的跨国经营收益的波动(外汇风险)分为3种类型:一是因谈判达成的合同汇率与交割时的实际汇率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变动(与合同值比较),一般称为交易风险;二是将各子公司的经营收益换算为本币收入时因选择的汇率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变动,一般称为换算或会计风险;三是因汇率变化引起各种经济条件变化,使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改变而引起的收入变动(与预期比较),一般称为经济风险。上述3类风险的性质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交易风险主要是短期的、可识别的和一次性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因而只需付出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事先予以保值;换算风险基本上是一个财务处理问题,只要对不同性质的(如货币的或非货币的)资产和债务采用不同的(固定的或即期的)汇率,对换算导致的增益或损失作适当的、稳定的和一致处理,其存在就不会对跨国经营产生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交易风险则因具有某些特性,其存在既可能给跨国经营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如何回避(利用)汇率波动引起的环境变动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害(机会),对于正逐步走向开放的经济来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对此作些简要的讨论。

一、经济风险的特点

按新古典理论,在理想情形(如信息充分、交易成本为零、无外部性等)下,购买力平价定理成立,两种货币间的比价,决定于两国间的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之差,存在一个均衡汇率。当受到外来冲击时,比如说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突然改变,利率或物价有一个临时波动,由于套利者的存在,汇率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汇率和各变量间的关系会立即恢复到均衡位置。即市场的调节使汇率具有均值回复性。只要汇率能立即或在短期内回复到均衡位置,其波动就不会给进行长期生产的跨国企业造成显著的影响。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汇率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变量,其大小并不完全决定于其他宏观因素,而是和利率、物价等变量相互影响,其变动呈现一定的随机性,经受冲击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均衡位置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2—3年)。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汇率冲击引起的不仅是临时的价格变化,而且对一些环境变量(如利率、需求结构等)有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影响。环境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公司的产品价格、市场分额、生产成本等指标变化,从而引起收益波动,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与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比较,经济风险至少存在以下特点:

(一)经济风险存在于经营的各个方面

如果把汇率的变动分为预期到的部分和未预期到的部分,交易风险主要是由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引起的,因为预期到的部分可以在合同价格中事先考虑在内,也可以通过对不同性质的交易选用不同的定价方式,来缩小交易风险的影响范围。换算风险主要影响那些流动性强的资产和债务,而且主要体现在帐面上,只要统一选用权责发生时的汇率(历史汇率)换算固定资产。其价值就不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经济风险就不同了,它存在于跨国经营的各个方面,因为汇率变化意味着各国同种商品之间的差价和一国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都要变化,这种价格体系的变化,会引起各国的政策调整,会改变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生产条件和需求结构。由于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和滞留成本(Sunk cost)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不可逆转性;又由于一些正式制度(如法律和政策)和非正式制度(如惯例和信义)的约束,企业只能履行以前的承诺(否则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致使跨国公司不能立即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第一,汇率变化引起生产过程的成本变化。跨国公司常常是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以外币表示的报价单,在报价单有效时期内,公司有义务按报价提供商品,不能随意改变价格,但外汇波动可能会改变某些原料和中间投入的价格,从而改变生产成本,由于售价不变,成本变化引起的收入的变动,完全要由跨国公司承担。第二,汇率变化引起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变化,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销售,正如传统理论已证明的那样,最佳策略是在不同市场上索取在该市场能够取得的最高价,即实行差别定价原则。汇率波动,会引起当地销售的市场分额和跨国公司的本币价改变,从而引起收入的波动。如果随汇率变化改变的商品的当地货币价,保持产品的本币价不变,生产和向该市场出售相同产品的其他竞争者和当地消费者会有相应反应,市场分额(销售量)因此发生变化,其大小决定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公司要承担因此而引起的收入变化:如不顾汇率变动而保持当地价格不变,公司不仅要承担本币价格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还要受因其他竞争者的改变而引起的市场分额变化的影响。第三,汇率变化引起竞争态势的改变。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生产,时刻都面临着当地企业或其他跨国公司的竞争,若当地货币贬值,会引起其他投资者进入,市场分额和价格都可能要下降;若当地货币升值,其他公司退出市场,但跨国公司却可能因资产专用性限制而不能撤回。专用资产的不可逆转性越大,汇率变动引起的经济风险越大。

(二)经济风险存在于跨国经营的整个过程

不论是短期、中期或是长期内,跨国经营的风险都存在并且有不同的特点。如:第一,短期(1年)内,合同义务必须履行,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可能已因汇率波动而变化,使实际收入不同于预期收入。第二,中期(1—2年)内,若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之间的均衡关系(平价体系)存在,即使公司不能自由调整价格和成本,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也会因其他经济变量的有利变化而抵消,预期收入仍可以实现,公司市场价值不变。但事实上,物价、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化的调整不是完全的更不是同时的,公司也不可能及时、准确地调整价格或成本以完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实际的与预期的经营收入就会不同。第三,长期(2年以上)内,如果汇率的某些变化被认为是长期的,如近年来日元对美元的升值,现存的和潜在的竞争者就会调整经营策略,引起公司间市场势力的消长。竞争态势的改变,会长期地引起经营收入的变化。有时即使外汇波动是暂时的,其影响也可能是长期的,因为竞争态势可能因此就长久地改变了。在长期内,所有与国际市场有关的企业,都会程度不同地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经济风险很难估计

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都可以准确地估计出来,经济风险的估计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合同上的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是确定的,预期的交易收益是一定的,汇率变化引起的收益波动是一种“边际波动”,交易风险只受汇率变量的影响。收益波动和汇率波动之间具有确定性的关系,汇率变动如何影响交易收益变动是可以判断出来的,因而交易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识别;建立总公司的合并帐户是以各子公司的实际财务报表为基础的,选择不同的换算汇率对总的本币收入的影响,即换算风险,可以准确地测算出来。经济风险与未来的售价、销售量、成本等变量有关,而这些变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是如何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与整个经济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有关,汇率变化—经济环境变化—收益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找到具有实用价值的稳定的表现形式。要估计某次汇率变动(本币升值或贬值)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影响跨国企业的本币收益,首先,要估计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利率、物价水平等)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平价体系力图完成的,近年的检验表明,平价体系在短期内不成立,在长期内也不存在精确的形式;其次,要估计出企业经营如何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当地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的价格和收入弹性;然后,要估计公司之间因汇率变动引起的策略变化对各自市场势力的影响。第一步估计都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方面,因而几乎不可能得出准确的具有管理意义的结果。

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经济风险在长期、中期和短期内都存在,而且主要是中、长期的,存在于整个经营过程中;交易风险是因某项交易而直接产生的,经济风险是通过多种渠道间接产生的,存在于生产和销售的各个方面;交易和换算风险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出大小,而经济风险几乎是不可能准确地估计的。这就决定了管理经济风险,不能使用标准化的市场工具予以转移,如期货、期权、掉期等;也不能像处理换算风险那样,对不同性质的项目选用不同的汇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就可以不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可以将汇率变化引走的收入变动留在股东权益部分而不作分配,让汇率变动引起的收入波动自行平衡。

对于不能被准确识别的经济风险,没有可供使用的市场工具,对其管理就只能采取一种方向性的、策略性的手段;不能通过设计一种稳定的制度来处理,就只能改变公司自身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随着由汇率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对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整,在避免损失的同时,也可能因此而带来收益。因为经济环境改变了,不能适应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分额,能适应的企业会因此而获益。

二、经济风险的回避与利用

对于将长期存在的汇率变动,跨国公司只有改变经营策略,以适应因此而引起的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消除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利用新的经营机会,主要有3个方面的渠道,如左表:

市场手段生产手段 融资手段

市场选择选择原料投入 改变融资结构

产品策略投入组合 考虑风险成本

定价策略生产区位选择 选择定价货币

促销策略提高生产率

以上诸种方法中,选用哪一种,决定于实际汇率变动持续的时间、范围和经营受影响的程度。例如,东道国(跨国公司的生产国)货币有一个实际升值,有出口(向第三国)业务的子公司,就要决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其产品在第三国的价格。当冲击是暂时的,重新取得市场分额较困难时,应该保持第三国的价格不变。虽然这样做会使单位产品的本币盈利水平(假定本币和东道国货币之间的汇价不变)暂时下降,但另一选择,即现在提高以第三国货币表示和商品价,冲击过后再降价,对长期内的收益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因为因一时的提价,可能导致一部分市场永远地失去。如果冲击持续的时间较长,就要在提价和维持市场分额之间做出权衡。若冲击是永久性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就应提高商品的第三国价格,否则收入就会因价格太低而长期下降。当提价将会引起大部分市场分额永久性地失去时,那么转移到贬值国去生产就变成最合理的选择了。

(一)市场手段

1.市场选择。东道国货币贬值,向第三国出口会因成本优势而增加,东道国市场对子公司产品的需求也因与其竞争的进口价上涨而增加,这时,不论在当地还是第三国,都要尽快取得新的较稳定的市场;东道国货币升值,效应相反,就要保护重新占领需较大成本的市场。能够制造差别产品的跨国公司,市场对其产品需求的弹性较低,替代程度不高,市场分额较稳定,价格调整的余地较大,管理经济风险的能力也相应较强。因为汇率发生有利变化时,可以利用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汇率发生不利变化时,市场的分额也不易消失。市场选择和市场分割,都不是短期内能做出的反应。因此,生产差别产品是管理经济风险的重要方法。

2.定价策略。从风险角度出发的定价策略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维持市场分额,还是保持边际利润(产品价格)。经营收益决定于两个因素:销售量(竞争状态下主要决定于市场分额)和边际利润(单位产品价格)。经营收益决定于两个因素:销售量(竞争状态下主要决定于市场分额)和边际利润(单位产品价格)汇率变动对这两方面都有影响。如东道国货币升值,第三国货币贬值,有向第三国出口业务的子公司,可以提高以第三国货币标价的价格(保持以东道国货币价表示的边际利润不变),但因第三国市场上有同种产品生产者的竞争,单方提价(其他厂商保持售价)就会失去市场分额,最终收益是增加或是减少,决定于提价导致的收入增加是否大于销售量下降而引起的收入降低。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在两者之间权衡。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就应回避提价策略,力图扩大销量,取得市场分额。若生产的规模经济突出,更应如此。相反,若规模效应和价格弹性都低,则最好是改变价格,因为此时的市场分额是相对稳定的。70年代后期,美元实际贬值(东道国货币升值)美国生产厂商的出口主要采用保持边际利润的计划,因为他们能用先进的技术制造差别产品,差别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都较低,市场分额较稳定;80年代前期,美元升值,欧洲向美出口的汽车出采用保持边际利润不变的策略。当美国在一些领域的技术领先程度下降,制造差别产品的能力下降时,大多又转向保证市场分额的策略。

3.促销。生产国货币贬值时,向第三国出口的子公司,应增加广告和培训等促销支出,因为此时可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生产国货币升值时,促销支出应减少。

4.产品策略。用产品策略来管理经济风险的方法,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选择推出新产品的时间。例如,当地货币贬值时,由于人格优势,是向升值国推出新产品的理想时间。在美元坚挺的1984年,许多跨国公司利用新产品进入了美国市场。第二,选择生产规模。当地货币贬值时,公司应尽力在生产线,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增加,若当地货币升值,公司应缩小或转换生产,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曾以低价优势消失了,市场分额受到挤压,仅1974年,公司为了保护市场分额而降低本币价,就损失了3.1亿美元,为在长期内具有竞争力,大众公司改变了生产线,生产而向中等收入阶层,销售较高质量和造型美观的车,取得了较好成绩。第三,当客户主要是生产企业,在面临货币坚挺时,一个合适的策略是增加产品创新,增加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升级能力及提高制造差别产品的能力。美国的柯尔摩根电子器件公司面对80年代初坚挺的美元,研究与开发支出增加了40%,价格和市场分额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二)生产手段

当汇率变化持续时间工而且效应显著,仅靠改变价格、选择市场等短期调整不能消除汇率的不利影响时,就只有调整生产过程,才能减少经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常见的策略有:

1.投入组合。从世界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货币购买原料投入,可以减轻汇率冲击对成本的影响。如当以某种外币定价的原料成本上升时,在贬值地区重新寻找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就可以避免损失。日本汽车制造商为保护自己不受日元不断升值的影响,就在不同的供应地区购买相当比例的中间产品,将投入的购买从受汇率影响大的地区转向汇率影响小的地区。例如,日本厂商从韩国、台湾省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购买零部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与美元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美元对日元的贬值,日本厂商的进口成本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损失。当跨国公司本国货币贬值时,加大向升值国子公司输出产品和服务,可以使子公司获得成本优势,在东道国市场保持竞争力。长期内,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公司应开发新的工艺,适于用不同的原料投入,生产差别产品和很难替代的产品,才能有效地减少经济风险。例如,麦氏公司不论从哪里进口咖啡豆,都能生产出具有自己特点的咖啡产品。

2.在子公司间调整生产。跨国公司可以增加货币贬值国子公司的生产,减少货币升值国子公司的生产,这样一来,不仅回避了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还利用了汇率波动的盈利机会,使得跨国公司比一般的出口商,受较小的汇率风险的影响。对于汇率的冲击,跨国公司可以调整出最佳生产组合,有效地消除经济风险。也就是说,在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多元化,使公司既可以利用各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同时也可以减轻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主要在国内生产的瑞典和日本汽车制造商,70年代因本币升值而缺乏竞争力,到了80年代,地区生产的多元化使其大获本币与美元比价变化的利益。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在世界主要地区都有子公司,可以按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来安排生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就较小。

3.区位选择。当某一地区的货币贬值存在时间很,跨国公司最好的策略是在该地区设厂生产,以获取生产成本较低的好处。例如,随着日元的强劲上升,日本跨国公司发现在美国投资设厂是最佳选择。也可以将厂设在与弱币相关的第三国。例如,许多日本跨国公司,日元对美元升值后,将厂址设在韩国、新加坡及台湾省,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是与美元挂钩的。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关键是看外汇波动是否持久。若汇率波动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则因此而产生的成本优势会很快消失,不宜立即到弱币区投资设厂。

4.提高生产率。在没有其他更好的策略时,通过关闭缺乏效率的工厂,提高自动化的程度,执行协议工资等方法提高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外汇冲击。

(三)融资手段

汇率变动对经营收入的影响,如果能大体估计出来,调整子公司的资产和债务结构,可以消除汇率波动的影响。例如,某东道国货币预期升值,会使子公司收入的本币值减少,但若相应增加以东道国货币标价的债权,资产增值导致的收益增加可以抵消经营收入的损失,反之,当的货币预期贬值,增加当地货币债务,货币贬值后就会减轻债务负担。只要资产和债务结构安排合理,外汇波动的经济风险就会被有效地消除。另外,跨国公司因长期地持有以不同货币定价的资产和债务,只要合理选择外汇组合,根据资产债务结构构造自己的合成货币,就可以降低单一货币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还有,在进行资本预算时,考虑汇率波动的风险成本,避免进入高风险地区,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总之,汇率变动引起经济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引起企业经营收入波动,形成经济风险。虽然不能像交易、换算风险那样,通过金融工具或制度选择来管理经济风险,但在不同情形下,跨国公司通过采用适当策略,在避免损失的同时,也有获益的机会。

标签:;  ;  ;  ;  ;  ;  ;  ;  ;  ;  ;  ;  

汇率变动的经济风险在国际操作中的规避与应用_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