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的研究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露

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的研究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露

林 露

【摘 要】路基是整条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和稳定的关键。软土路基的养护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难度,如处理不当,易出现地基失稳,沉降不均,产生裂缝,从而给道路养护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而路面沉降过大更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公路交通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本文针对软土路基的特点研究该路基养护体系的完善措施,以使软土路基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延长软土路段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路基施工;软土路基;养护体系;对策分析

引言: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发展机遇,带动了一大批公路及市政道路的施工项目发展。而软土路基是现代公路中常见的路基地质情况,在软土地区公路养护中,由于其公路施工项目存在着先天性不足的质量缺陷及施工单位对软土地特性的不了解,施工中对于软土土层处理工作的不到位,再加上路基养护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软土地区公路施工项目质量不过关,日后养护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却没有达到提高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目的。

一、软土路基养护体系的定义及重要性道路软土路基养护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及其附属设备进行分期预防及整治病害,逐步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社会对道路的要求。在软土路基养护体系中,首先要建立软土路基一系列养护程序,形成软土路基养护制度,养护单位建立专业技术检测队伍,及时了解施工时软土处理方法,然后针对土壤特性综合考虑处理方法是否恰当,随时间推移是否需要做补救措施,评定该道路的路况,最后形成最优养护方案,对软土路基路段进行养护,形成专项养护体系。

二、软土地路基处理目的及方法软土,指的是天然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由于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的特性,造成软土地层一般具有压缩性高,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承载能力低、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导致地基承载力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不做任何特殊处理,承载力和路面将受到重大考验,公路寿命也大大缩减。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软土地基处理有许多方法,如换土法、挤压法、排水固结法、胶结硬化法、调整路基结构法。

针对路段特性采取不同特点和作用机理的处理方法,应对其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几种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方案进行重新改造,以达到消除病害,改善路况,提高安全系数的目的。

三、软土地路基养护软土地路基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软土路基的日常使用状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分析与检查。对使用中发现的路基病害现象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在路面发生小型裂缝的情形下,极有可能是软土土层在长时间的雨水侵蚀以及压力冲击下造成土层断裂,路基局部塌方等所致。因此,在软土路堤后建造人工构造物时,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及侧向变形,这种沉降及变形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在软土路养护时,通过检测确定软土上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必须等于或大于容许稳定安全系数,否则要对地基处理。发现这一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分析的状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如结构加固、建立排水系统、添加钢筋支护等。

四、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在目前我国范围内进行的软土地路基养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养护管理上的缺陷以及养护技术的不足两方面。

4.1 养护管理存在缺陷及采取措施4.1.1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软土地路基养护管理方面,我国现时建设公路重建轻养,赶进度却轻质量,却往往忽视了施工前的检测或施工后的养护。对于施工前期软土特性的不了解造成设计出现偏差,对软土改性施工的不合理设计规划导致了施工质量存在着问题,以致日后养护难度增大。因此,为了保障软土面路基施工的质量,应在软土路面建设前做详细的地质勘察,收集并分析路段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分析可能运用到的技术方式,结合地质、设计、施工、成本等条件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在建设中最先考虑软土加固、排水等方面,减少日后养护以及改建、重修的难度。

4.1.2 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养护管理目前,软土路基养护管理中存在地质活动周期内的检查与翻修相对滞后于实际需要的问题。对于结构相对不稳定的软土组织,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如溶岩地区的软土地层塌方、强降水引起的土层含水量过高等,或者间接引发的局部地质活动如爆破、爆炸、冲击等,均有可能影响到软土路基地层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必须定期对软土公路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软土路段结构及病害,定期对道路进行保养,提高路面抗灾能力,并做好发生灾害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局部地质活动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保通措施;并要及时的对软土路基进行全面的检查,以防止路面病害蔓延,确保路面符合安全通行要求。

此外,对于恶劣天气作用下的养护管理存在着不够细致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冬季软土土层中可能含有的水分在低温作用下,造成体积膨胀,有可能引起地层阶段性断裂以及路基起皱、开裂等不良状况;或者在长期的雨水侵蚀下,路基软土出现局部塌方、穿孔现象,均造成路基的不稳定产生病害。如果检查不够细致,不够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出现路基病害的细微变化,在长期作用下,病害会迅速扩散,最终增加养护成本,同时影响到道路实际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软土地路基的养护管理中,需要从施工初期介入养护管理,从根源上保证软土施工质量,并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局部地质活动后对道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才能有效避免道路病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其服务使用寿命。

4.2 软土地路基养护技术的不足软土地路基养护技术的不足是指日常检查养护管理中没有科学技术手段及科学检测仪器来发现问题,以及对道路病害控制措施的不到位、没有完整的处置体系等造成软基路段养护落后。软土地路基病害的发生不会是快速剧烈的,而运用测量技术及仪器对软土地路基各参数特性的检测能够迅速的发现产生病害的部位并对能帮助技术人员判断发生病害的原因及科学的分析解决方法。但该技术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在病害处理过程中,对加固、支护材料的选型选择也会影响到软土地路基养护质量。因此,一方面,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选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选择合理的病害处理材料及处理方法,对预防道路病害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员,组织软土路基养护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结束语:软土是我国南方道路施工中常碰到的地质条件,对软土地路基的日常养护管理关系着道路使用服务寿命及服务质量,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建立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是形势所需,也是管养单位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1]罗志军.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4(14).[2]傅晓刚.道路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的完善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2(21).[3]马卓.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

论文作者:林露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5月总第19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  ;  ;  ;  ;  ;  ;  ;  

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的研究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