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研究园地里的一朵新蕾——评《21世纪知识经济系列丛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经济研究论文,一朵论文,园地论文,系列丛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候,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党委书记许红峰同志,及时地组织专家学者推出了《21世纪知识经济系列丛书》。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一、本套丛书对知识经济的来源、内容及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
知识经济的概念来源于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的多种说法。先是美国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其次是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福来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直到1996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下述几个方面:
1.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知识资本的核心是科技人才和技术组合之后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在经济活动中,知识处于中心地位,信息替代物质成为战略资源。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投入可以代替物质投入,从而达到节约物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知识密集性产品,也就是软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如果说工业经济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话,那么知识经济就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也就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多,包含的物质越来越少,有人称之为“无重量”现象越来越明显。比方说,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一张光盘可以存储一部大百科全书的内容。现在,美国经济界普遍认为,为什么进入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没有了明显的经济周期性,出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为什么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调节方式对现代经济失去了效力?就是因为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表现出特有的经济现象。
3.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GDP 的增长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持续增长的同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都是下降的。以石油为例,由于知识用于节约能源,80年代初期,石油需求占世界产出的比重为7%,而目前仅为1.5%。同时,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产生了巨大的效益。1997年美国的“探路者”号登上火星,它在火星搜集到的信息量是21年前发射的“海盗”号的5倍,成本只花了1.8亿美元,而“海盗”号耗资高达10亿美元。
知识经济概念在我们国家的出现,是1998年春节前由中国科学院呈报给党中央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报告中提出来的。这份报告引起了中央决策层的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春节期间将这份报告看了多遍,并作了重要批示,表示赞同报告中的想法,并多次强调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江总书记的话旨在提醒科技界,要抓住美国和欧洲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机遇,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把我国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搞得更好。这一观点,代表了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最新观点,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创新的发展。
二、该套丛书对知识经济和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探讨
全书共分4册。第一册对知识经济从总的方面作了论述, 尤其对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方法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面作了重点阐述。作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将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系统内创新数量和具有新方法数量的限制;二是受从技术创新到科学方法,然后方法又反作用于创新的因果循环速度的限制。如果具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且从新技术到新方法的循环速度很快,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依靠的是人类最复杂的功能——人的智慧,也可以说是创新。高技术是使人的智慧实在化;科学方法是使人的智慧哲学化;信息技术是传播人的智慧的最佳手段。
第二册为《知识经济与科技法制》。在此书中,作者对知识经济与科技法制作出出色的论述。全书在科技法制重视知识产权的立法与执法、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对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贸易行为的统一规范、对高科技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说明了一方面发展知识经济需要科技法制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科技法制应成为公民的法律意识。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没有这样的法律环境,就无法发展知识经济。
第三册为《知识经济与科技人才》。此套丛书从战略性的高度分析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而知识是由人才来掌握的,所以根本之道是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而且能将创新能力运用到经济社会与各项事业上去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包括科技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与科学研究前沿上的人才,这是使知识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第四册为《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这一册可以说是本套丛书的精彩之作。全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内容,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知识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是要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建设,抢占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二是要加快电子工业发展,为壮大信息产业奠定基础;三是要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三、本套丛书紧紧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本书的作者正是根据江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对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作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不甘落后,不失时机地急起直追,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