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为民
(广西田东段为民诊所;广西百色531500)
【摘 要】目的:观察定点旋转复位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中39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相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定点旋转复位与针灸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定点旋转复位
颈椎病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颈椎退行性变、慢性劳损等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在中老年群体中极易发病,近年来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导致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常见颈椎病之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不适、头晕,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随着病情的持续加重,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威胁[1]。就目前而言,临床提出的治疗方案主要为神经阻滞、牵引、药物等,但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中医手法正骨主要以定点旋转复位正骨的方式对经脉进行疏通,以改善患者病情。为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在此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本文选取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展开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符合《当代颈椎外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其它原因导致眩晕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中39例患者。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龄46-78(63.5±4.3)岁;病程1-14(5.8±1.5)年;治疗组: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龄48-79(64.2±4.4)岁;病程1-14(5.8±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处理,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保持坐位,于其身后对肩部软组织进行选阿泽,并按照中医手法正骨进行点、按、揉、搓,通过理筋、分筋等手法对肌痉挛进行缓解;调整为俯卧位,以中医手法正骨中的前臂按揉法、拨法、磨法对背部骶棘进行放松,以掌按法整合小胸椎小关节;调整为坐位,以拇指触诊颈椎棘突两侧,对棘突偏歪的方向、部位进行明确,以棘突偏歪同方面的拇指将偏歪的棘突作为支点,另一手臂则将头部抱住,使头保持前屈,旋转至最大限度,向上将头部托起,轻推推顶偏歪棘突,听到清脆复位音的同时可明显感到棘突移动;按照同样的方法复位正骨下一椎体,以减轻压痛。最后放松推拿颈肩部肌肉,1次/d,1个疗程为12次,各疗程之间间隔5d,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穴位选择:主穴为风池、太阳、夹脊穴;配穴为血海、三阴交、太溪、足三里、丰隆,进针时以指切法为主,颈夹脊穴的进针深度为1寸,以出现酸胀感最为适宜;风池穴进针深度为0.8寸,以酸麻胀感向头部放射最为适宜;太阳穴进针深度为0.5寸,以酸麻胀感向头部放射最为适宜然后对各配穴进行针刺,得气后间隔10min按照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留针时间为30min,1次/d,1个疗程为6d,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积分评价标准:主症为0-6分,次症为0-3分,得分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疗效评价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其中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肌力、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能力恢复正常;有效:肢体功能、肌力、颈功能改善明显,恢复轻度活动能力;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或继续加重[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以()、(%)加以表示,各行t检验、x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所示。
2.2 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喉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5.48±4.21)分、(15.99±2.23)分,治疗组分别为(25.66±4.15)分、(10.23±1.97)分,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t=0.01901,P=0.8497);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12.0889,P=0.0000)。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原因为椎动脉交感神经刺激与机械性压迫,出现慢性劳损或颈椎增生时也会造成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明显刺激而引起痉挛,脑干处于缺血状态,使患者表现出颈痛、头痛等一系列症状。机械性压迫多为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导致的[4]。以往临床多采用西药、西医治疗,尽管可取得较好的缓解疼痛,减轻症状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欠佳,且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祖国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纳入“眩晕”、“头眩”等范畴之中,认为阳气不足、肾阴虚是其病机所在,远期耗损严重,肾气随之减损,肾精严重不足是其主要病因,治疗时应遵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基本原则。定点旋转复位主要功效在于调和阴阳、驱邪扶正,其主要通过中医手法正骨对经络进行疏通,伸张肌纤维,以便从内而外的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针灸治疗主要功效在于温经通络、温散寒邪,其与中医手法正骨配合可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进一步改善,促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得以纠正[5-6]。
本次实验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定点旋转复位与针灸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利剑,杜文娟,梁英.定点旋转复位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2):1763-1765.
[2] 卫永鲲,杨斌辉,马慧玲.针灸联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38-2140.
[3] 张宝燕.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J].右江医学,2016,44(05):601-602.
[4] 马卫东,赵家友,邹汉宏.颈椎定点旋转复位结合桂哌齐特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04):148-149.
[5] 郑坛明.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12):97-99.
[6] 程棕鹏,杨海兵,尹定国,史胡桃.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36(06):600-601.
论文作者:段为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动脉论文; 颈椎病论文; 中医论文; 针灸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颈椎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