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检修体系下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论文_郭耀

基于大检修体系下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论文_郭耀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米易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299)

摘要:带电作业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性的工作,某电力检修公司自调整以来,始终坚持配网带电作业的严肃性,不断完善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坚持现场勘察三级审核制度的刚性执行,建立了优先采用绝缘杆作业法、强化现场勘察制度、规范人员培训等一整套完整的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策略,以强化了作业人员安全风险辨识能力,保障了作业现场人员安全,提升专业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分析大检修体系下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施。

关键词:大检修体系;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

配网带电作业是指在配网设备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在带电设备上所从事的安装、改造、检修和测试工作,也是供电企业实现优质供电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配网的带电作业中,由于配电网络的电压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小,而且配电设施密集,使作业范围窄小,在人体活动范围内很容易触及不同电位的电力设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一、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隐患

1.人为因素。一是较常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配网系统所含的电压较低,这在很大程度导致技术人员往往忽略了其中存在的电容电流。例如在进行配网引流线相关带电作业时,配网系统中引流线与主线之间的电流随着接电线路的延长而增加,当其超过了一定长度后,容易在配网线路中产生电弧,该电弧给配网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将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二是忽视配网之外非作业对象带来的危险配网操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由于集精力在处理某些操作点,而忽视了配网周边的其他带电体,从而给自身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配网带来作业的安全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配网带电作业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配网带电作业较常在城市内进行,施工作业的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例如配网带电作业所处的建筑物情况交通情况及环境噪音等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些因素均应考虑到配网带电作业中,直接的影响到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措施的制定,进而影响到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二是配网带电作业的天气情况复杂多变。配网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往往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其作业情况直接的受到外部天气环境的影响,例如,根据配网带电作业的相关规定,在空气湿度大于80%,风速大于五级,温度低于0℃等相关的条件下不能进行配网带电作业等。再加上部分地区天气存在较大的突变性,进一步增加了配网带电作业的危险性。

3.机具因素。机具因素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主要表现在机具绝缘材料不合格方面。特别在配网所用机具的关键位置,如果这些位置所使用的材料较为劣质,将会造成较大的设备安全隐患。此外,现阶段在进行绝缘工具安全性测试时,由于受到现阶段并没有成型标准的限制,测试的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大检修体系下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

1.加强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的目的是对带电作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预选确定所需的工具、具体的作业方式和需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因此必须提高对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视。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现场带电作业项目的可操作性(包括带电作业项目实施、带电车停放位置及操作范围、带电作业配套设备安装等等);检查设备缺陷严重程度和缺陷具体部位;作业杆塔型式和设备的间距;使用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线路的状况和交叉跨越情况等等。

2.确保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一是绝缘防护用具的使用。在配网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或间接对带电体进行作业。人体与带电体是通过绝缘防护用具进行隔离,人体与带电体不是同一电位。二是绝缘遮蔽隔离措施。采取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应可靠。作业时,不能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作业区域中带电导线、绝缘子、地电位设备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绝缘隔离措施的范围应比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增加0.4米以上。三是带电作业的空间安全距离。10KV配网的空间安全距离包括了最小安全距离(0.4米)、最小对地安全距离(0.4米)、最小相间距离(0.4米)和最小安全作业距离(0.7米)。四是气象条件的限制。带电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到雷电、雨、雪、大雾、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严禁进行带电作业;当遇到风力情况大于5级,或者湿度大于80%时,也不适宜进行带电作业。

3.注重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1)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一是注重对常用带电作业工具的试验。为了确保带电作业工具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在除了进行严格的出厂验收试验以外,还应在使用中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以及时掌握工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水平,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二是在进行带电作业前,应现场检查并确认带电作业工具是否存在受潮、损坏、变形或者失灵现象的发生,并进行分段绝缘检测,以确保带电作业工具的安全和可靠。

(2)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带电作业工具应实行从采购、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使其能保持具有良好的待用状态,杜绝使用性能不佳或者报废的作业工具:一是设立专用的工具库房。专用工具库房的设立,有利于带电作业工具的存放和保管;二是设立专人管理。通过专人管理,将所有带电作业工具登记上账,并对所有工具的出入库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4.增强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手段。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除了严格落实管理人

员到岗到位的制度外,补充增强了部分安全管理手段,加强配网不停电作业关键环节、关键点的安全风险管控,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书(卡),确保作业质量和人员安全。一是增加了现场作业关键点拍照环节。即

要求每个带电实施现场,由地面辅助电工负责,对现场工作许可、安全交底、工作票签订、人身防护穿戴、绝缘遮蔽和施工验收等 6个环节进行拍照留存,强化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意识;二是对复杂作业现场整体作业过程进行摄录,作为班组安全日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中进行点评,完善作业细节方法;三是不定期开展各小组交叉互查活动,通过现场查看他人的作业过程,查找自身不足,共同提升技能及安全操作水平。从规范现场人员作业行为上为安全把关。

5.在今后的发展中,带电作业在电力检修及维护方面将起到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人员队伍也将不断扩大。首先成立工区有利于集中管理。在每个供电所分 散 管理的话由于工作量的多少,容易导致有的班组工作做不完,有的就很空闲,产生分工不均现象,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成立工区有利于设备工器具的最佳配置。因为分散后务必会使每个班组都要配齐所需的各种工器具及标准库房。而集中管理就可以减少相应的配置,从而节约成本。再次成立工区有利于人员的统一管理培训学习,可以通过安全活动及班组会相互交流,对平时工作中的危险点加以预控,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学习。从而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可靠性。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电力供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电作业为降低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被认可。在不就得将来,带电作业将会成为一种常态的作业方式而取代停电作业,使人们能更好的享受电力这个环保而又高效的能源。

参考文献:

[1]丁勇.混压并架线路检修作业安全防护研究[J].中国电力,2015,(11).

[2]林晓珊.影响配电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因素及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19):70~71.

[3]王平.浅谈配电带电作业安全措施[J].大科技 ,2015(18):76~77.

论文作者:郭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检修体系下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论文_郭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