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同为红体病 防治各不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美论文,同为论文,各不同论文,白对虾论文,红体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应激性红体
当水体环境中各种理化因子(尤其是水温、盐度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突变时,白对虾的触须、尾扇的尖部就会变红。有时人为的捕捞、施药等活动也会使其触须及尾扇变红。此外,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常发生这种现象。这是白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表现出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将会随着水环境的稳定而在短时间内消失。
二、副溶血弧菌性红体
此病主要表现为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所以也称“红腿病”。同时全身也呈红色。病虾活动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壳变硬,肝胰脏变异不明显。此病在6月下旬后的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常年养殖、清淤不彻底、不消毒的虾池,池水交换不良的虾池极易发生。
三、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又称“桃拉综合症”。感染桃拉病毒的病虾,虾体淡红,严重时整个虾体暗红色,甲壳变软,与肌肉易分离,红须、红尾,尤其是尾扇变红,尾尖充血肿胀即肿尾。发病时病虾一般集中在池边和下风处缓慢游动,大多侧身游泳,对外界惊吓无反应,捞离水后即死亡。此病通常发生在水环境急剧变化后的1~2天,在水温26℃~30℃时,规格在6~9厘米的对虾尤其严重。发病的虾池水质一般较浓。
以上三种“红体”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下面将本人控制这些病的一些经验列出,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应激性红体
1.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要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养成期达30天后,水位应保持在1.5米以上。同时定期使用调水王(EM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以保持水体稳定。
2.虾出现红须、红尾之时,治疗所选的药物应为一些温和性的、无刺激性的药物,如选菌毒净(碘三氧)0.15~0.2ppm或二溴海因0.1~0.2ppm进行全池泼洒消毒。
二、副溶血弧菌性红体
1.放养前彻底清塘,清除多余淤泥,并合理放养、科学投饵。在高温多雨季节定期泼洒调水王1ppm或光合细菌5ppm,每隔10~15天应用二溴海因0.2ppm全池泼洒。
2.疾病发生后,全池连续泼洒菌毒净2天。第一天用量为0.3ppm(泼洒后开动增氧机1~2小时),第二天用量为0.2ppm,隔3~5天后再用调水王和渔家宝全池泼洒,培养水质。在用外用药物的同时内服含有药物的饲料:每公斤饲料添加“纳克菌104”2~5克,保肝多维3克,人参素2克,连喂3~5天。
三、病毒性红体
1.放养前彻底清整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放养30天后,每周应用渔家宝或调水王0.8ppm全池泼洒,以改良虾池水体环境,同时每隔10天投喂虾宁虾康素拌匀的饲料,连喂5天为1个疗程。在疾病流行季节,每隔10天左右全池泼洒菌毒净0.15ppm消毒1次。
2.疾病发生后,首先全池泼洒渔家宝稳定水质,隔3小时后,再用菌毒净连泼2天,用量为0.3ppm,并配合使用水底灭毒灵0.4ppm,间隔3天后,再全池泼洒渔家宝1次,培养水质。在用外用药物的同时,需在饲料中同时拌喂以下药物:每公斤饲料添加虾宁虾康素10~20克,人参素2~3克,保肝多维3克及鱼肝油10~20克,连续投喂5~7天(早、晚各喂1次)即可。
联系电话:0771-262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