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黄涛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黄涛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其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房建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后浇带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建工程的最终质量,应该得到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和不断完善,提升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过程;应用

后浇带施工工艺作为现代房屋建筑普遍应用的重要技术,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浇带工艺以房屋建筑分片施工为基础,通过在设计上将房屋建筑分块施工,相邻施工区域之间设置施工缝,在分块施工完成后规定时间内对施工缝进行填充施工,从而将各分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对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说,不同建筑模块间施工缝的环境、施工条件各有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建筑模块间的彼此紧密连接。

1后浇带技术

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针对后浇带技术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浇带技术就是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有效避免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因为自身结构收缩不均或者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案,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者设计要求,在建筑基础底板、墙梁结构中预先留下一定宽度的临时施工缝。作为全新的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自身弊端,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从目前来看,由于大部分的现代建筑工程,主要的施工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必然会因为钢筋混凝土的自重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引发建筑工程裂缝。一般来说,如果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裂缝可以通过施工缝来进行弥补,但是永久的施工缝很容易对整个建筑结构主体以及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不过运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能够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也可以有效减弱温度应力对整个结构裂缝影响。温度裂缝就是因为混凝土受到水泥水化放热以及阳光直射等因素,导致内外的温度不均衡,所以混凝土就会发生收缩或膨胀,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达到了混凝土抗拉强度额定值之后就会产生裂缝。由于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温差巨大,所以混凝土内部压应力增强,而混凝土的表面责任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抗拉强度小于抗压强度时,表面的拉应力就会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产生温差裂缝。在混凝土之中,温度应力甚至会超出荷载应力。与其他的裂缝相比较来看温度裂缝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扩张或者合拢的问题。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1明确后浇带的实际浇筑位置

首先要明确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情况,然后将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构件作为浇筑位置,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将建筑的梁、板的反弯点作为最佳浇筑位置,而不可以在剪力墙的中间区域设置后浇带,这是由于该区域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弯矩或者剪力,在应力的作用下,结构本身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变形。

3.2合理划分后浇带之间的距离

若施工图纸上没有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就必须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以相应的施工规范为依据,现场设置后浇带。大多数的施工图纸上会预留出后浇带的位置,那么就可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然而,在确定预留缝间距的时候,可以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不必完全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间距施工。对于矩形建筑来说,后浇带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该超过40cm,最小距离应该不低于30cm,同时,还要参照建筑物的环境温度、气候条件等因素来优化后浇带的最小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模板施工

严格遵照施工图纸以及设计方案来预设出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以随便更改施工方案。浇筑混凝土之前,可以结合框架梁位置的施工缝挡板情况,在挡板之间设立钢管用于支撑作用,这样就不会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造成影响。预设钢丝网模板,能够统一钢丝粗细,网格均匀以及模板的规模,这样既能够提升连接牢固性,也方便后期拆卸工作。在拆除后浇带模板时,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75%,然后从上到下进行拆除,模板与支撑要同时拆除,这样结构构件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保障,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拆除工作。另外,如果高层建筑和裙楼之间跨度较大,在保证模板稳定性刚度以及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防止地下室大梁支撑力过大而导致构件破坏问题。

3.4浇筑施工

混凝土在浇筑侧壁、底板混凝土时需要注意,应选用强度等于或高于两侧混凝土的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时间应为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并予以28d以上的养护时间;对于顶板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浇筑应提前先将适量的水泥砂浆(成分与混凝土砂浆相同)铺筑在施工缝处,待用水冲洗且混凝土积水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浇筑,时间可为沉降后浇带基本完成或伸缩后浇带施工完毕后,而且最好选用无收缩、加油早强减水剂的混凝土;此外,在处理梁板悬挂时,必须根据受力特性加以科学配筋,禁止随意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梁板支撑,唯有确定其混凝土强度级别合格后方可拆除。

3.5配筋设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结构之间设置后浇带进行钢筋的切割时,应确保结构之间的联系,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对于其中的一些结构,例如基础、楼板等的钢筋由于在建筑物中起到了受力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结构是不能进行钢筋切割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能,并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后浇带在设置的时候如果跨度很大的话,确实需要将受力的钢筋进行切割的,那么应该在后浇带浇筑的时候对这些切割的钢筋进行焊接,使其重新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建筑的楼板受力太大而出现变形的现象。

3.6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以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冲洗垂直施工缝,应在混凝土刚刚开始凝固时用压力水冲洗,去除杂质直至混凝土骨料显现,最后再把钢丝网冲洗干净。要在施工设计时就作好计划安排,并由专门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才能有效保证在最适合的时间进行浇筑后混凝土冲洗,从而提高施工质量。要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相关检查人员要对检查结果签字负责,以保障检查质量。后浇带施工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要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后浇带浇筑,以保障后浇带与建筑构件间的连接强度符合要求。从已有的结果上看,10℃是最合适的施工温度,这也是热力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要保障浇筑后的后浇带混凝土在2至3d内完成硬化,以减少混凝土干裂现象的发生。基于这个原因,早晨或者傍晚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佳时间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后浇带施工作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以提升建筑质量与效果。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视,了解施工重点以及技术问题,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基础提升施工质量,进而在根本上提升房屋施工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四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浅述[J].门窗,2018(2):84.

[2]毕磊.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124.

[3]邱志耿.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7(8):104+107.

论文作者:黄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黄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