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笔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笔谈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体系的提出和意义
党的十七大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其作出科学阐释。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释,首先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次,报告讲清楚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再次,报告指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复次,报告强调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就这一理论体系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行什么路线、方针等基本问题的联系作了科学说明,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就告诉我们:旗帜、道路、理论体系这三者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共同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以及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具体体制、机制等问题。正是上述几个基本方面的组合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完整内容。
报告完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并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总结和重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是一个艰难复杂的历程。反思我们党成立86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两个伟大革命,有过两次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两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第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任务是把鸦片战争以后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改造成为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这一探索中,党在理论上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伟大革命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一探索中,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十七大将这三个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表明我们党的两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表明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成熟政党。
从实践上说,理论是行动的指导,我们党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明确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就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可靠的思想理论保证。
从世界上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建国后的一百年时间内如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P225)。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就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
二、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孕育和准备。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党在缺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向苏联学习”。1956年在苏联模式和经验的弊端已经暴露的形势下,毛泽东及时提出了“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要求独立自主地探索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但由于1957年“反右”后,“左”的指导思想趋势的抬头和恶性发展,发生了“大跃进”的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因而未能真正突破苏联模式,形成新的理论形态,只能算是探索的开始和孕育与准备。
2.正式提出和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对我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探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一次比一次更丰富的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化的概括。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3.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成为该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4.新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新的发展,是该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提出到丰富、发展,可以说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生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难而又成功地实现认识上和实践上新的伟大觉醒的结果;是坚持创造性和连贯性相结合,深化认识,把握规律,不断推进思想、理论、道路、制度、事业等各方面创新的结果。在正式提出和形成阶段,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在丰富和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存在着多种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补充的见解。依我看来,研讨这一问题,还是要从文献本身的面貌和特色去阐发,以现实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中心去回答。从20世纪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一国和多国实践以来,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21世纪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问题又突出地表现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又需要同时回答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就是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而分作三个主要层次建构起来的。
第一个层次,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核心层次,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P10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P143),“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2](P114)。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符合时代新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愿望的新结论。他还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P28)这样,邓小平就用“精髓论——实践标准论”,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破除了迷信,打开了禁区,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精神法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加了四个字:“与时俱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后,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强调“求真务实”,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以人为本。正是依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上述本质内容、思想原则和科学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进展。
第二个层次,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
邓小平明确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1](P291)“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P116)“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P63)“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2](P312)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邓小平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实践为依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其中主要的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江泽民指出,“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并“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这都要求我们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判断,是理论体系的基石。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强调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理论体系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创新,从理论上解决了长期争议不休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的世纪性难题。这一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是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重点和难点。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都是为了对这一问题作出系统的破解和重大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孜孜追求的目标。中国现代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强调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建设理论。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体系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又一重大创新。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这是当前引人关注的重大热点。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理论。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既是我们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理论。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对外关系理论。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些基本理论,是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根据这些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形成了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展开和运用。
必须着重指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如何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如何认识当今时代特征和主题等,这些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这些方面认识的突破和创新,上述理论的确立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层次,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1980年2月,邓小平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2](P276)的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江泽民在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认识,形成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作如下归纳:它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情况的变化和理论的升华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体系,始终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双向互动的创新过程中。它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是由一系列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及其基本理论和原则所构成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全党一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