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化与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0)10-0038-05
理论上讲,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都不是一个新概念。去工业化一词首次公开使用是指二战后盟国剥夺战败国工业力量的活动进程,而有关去工业化定义的公开讨论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及80年代初期的英国和美国。自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再工业化的讨论和呼声。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主要是针对美国东北部地区、德国鲁尔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这些讨论后为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趋势所掩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重新复燃了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问题的关注,尤其是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发出了旨在推动制造业复兴的再工业化信号,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全面分析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本质、影响及内在机理,对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1.去工业化的定义及度量
理论界有关去工业化概念的理解思路大致有两种:一是基于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二是基于宏观经济角度的去工业化。从地理学意义上讲,去工业化就是工作机会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的工作机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或者是曾经以某些传统制造业生产活动而闻名的大都市现在面临大量工厂倒闭和破产的境遇,其传统制造工业纷纷转移至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Neil,1999;Green和Sanchez,2007)。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多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理解这一现象及其内涵,在这个意义上讲,许多学者将去工业化与产业转移、产业空心化等视为等同概念。
基于宏观经济角度的去工业化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去工业化主要指,曾经作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繁荣之基础的先进工业逐渐走向衰落,具体以制造业就业份额和产出份额的不断下降来体现(Ute,2000)。广义的去工业化则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进行阐释。Philip等(2007)认为,去工业化就是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Doussard等(2009)认为去工业化反映了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调整,预示着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以及服务业的巨大增长,也意味着向新的不平等和不稳定增长转型的开始。Jefferson和Heathcott(2003)进一步提出,去工业化不仅是指就业数量、质量方面的变化,而且包括与工业化本身相关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基本变化。这种去工业化即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向钱纳里、库兹涅茨等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一般理论的回归。
综上,我们对去工业化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化。它既指以制造业为主要代表的工业经济活动在国家之间、一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也暗含伴随该转移过程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经济结构的变化包含由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过渡,也包含制造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过渡。去工业化并不必然意味着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去工业化可能意味着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可以视为资本主义历史上不断前进的两个方面,本质上都是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资本的再配置。如果说工业化侧重劳动移向资本,则去工业化侧重于资本移向劳动。去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工业经济的结束,而是长期政治经济转型开始的反映和表现。
去工业化的常用度量指标有:(1)制造业产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即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2)制造业就业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即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3)制造业的净出口;(4)制造业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理论研究中一般取制造业就业和产值份额指标。从就业份额来看,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普遍下降了20%~30%;从产值份额看,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制造业产值占国民增加值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则呈不断下降态势或处于停滞状态。整体而言,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在经历明显的去工业化过程①。
2.去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从外部因素讲,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主要源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以及来自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竞争。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发达国家技术、资本、熟练劳动相对富裕,因此倾向于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技术、资本及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而进口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其相应后果是增加对高技术含量的熟练工人的需求,由此推动第三产业就业与产值份额的增加;而技术及熟练劳动相对较低的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份额则不断下降。对生产具有高度替代性产品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使得发达国家就业容量较大的低端制造业进一步丧失竞争优势,随着自由贸易的拓展,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基于创新和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逐渐加强其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竞争和创新,并不断创造新工作,由此导致其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内部因素包括技术变化、政府政策的选择、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因素。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方面对传统产业从设计到生产、营销全过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稀释了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误政策的选择也会促进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例如,当其他国家都在鼓励制造业发展时,美国大型制造企业则以税收优惠的形式得到亿万美元的补贴并出口金融资源,这激励其高估美元以便于在海外配置其制造业生产活动,客观上对美国的去工业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就业份额及个人收入持续下降时,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低,政治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递减。其结果是,政策制定者倾向于提高环境规制的标准。进一步,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发达国家逐渐将资源从基础性的制造业活动转向其他产业,环境政策的变化更是加强了这种趋势(Martin,2008)。此外,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需求模式的不断变化、相对于服务业而言制造业生产率的更快增长、制造业相对价格的不断下降、投资占GDP比例的急剧下降及由此导致对制造品需求的减少等,也对去工业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去工业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1.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去工业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就业、福利等方面。去工业化影响整体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两个:(1)生产率(增长)的不同,即劳动力从高生产率的制造业部门流向低生产率的服务业部门,这将带来效率的损失。(2)要素投入的改变。因为资本劳动比率一般在服务业较低,对资本的需求与劳动投入正相关,可以预期,随着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流动,这将会减少对资本的总需求以及整体经济中的最终资本投入。作为一种结果,去工业化减少了资本投入以及经济增长。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其影响大小取决于去工业化和制造业及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此外,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扩散所导致的供给增长的源泉,也是经济深化和创造好工作所导致的需求增长的源泉。制造业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资本设备和服务,因此能促进经济深度和宽度。若制造业部门受到人为的削弱,则这种因政策选择有误而导致的去工业化,可能还会损害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潜力,不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去工业化对发达国家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制造业部门的就业机会。OECD国家与非OECD国家之间的制造业贸易导致OECD国家在1978-1995年失去340万个工作机会(David和William,2002)。此外,Herve和Lionel(2006)以OECD中的16个成员国1970-2002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南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占GDP的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在长期将会导致OECD成员国制造业就业份额下降4个百分点;同样的进口如果是来自北方(工业化国家),则制造业就业份额只会减少1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说明,不同因素导致的去工业化对制造业就业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去工业化促进了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从制造业转移出来的工人,在熟练技术工人报酬相对较高的示范效应下,加上适当的政府扶持政策,他们对各种在职培训和接受再教育的需求增加。去工业化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还加速了创新的传播,进而创造了不断更新工人知识和技术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都会有助于发达国家对工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此外,对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具体地区而言,去工业化可能导致贫困率与收入不平等持续增加,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的负面影响更大。
2.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看,由于收入水平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对服务的需求增加比发展中国家快,这改变了贸易平衡曲线并降低了国外的工资水平。这一方面导致发达国家进一步的去工业化,体现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我国为例。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从1978年的17.3%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22.5%、2008年的27.2%,较之1978年分别增加了30.1%和57.2%;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8%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5.6%、2008年的5.7%,也分别增加了47.3%和50.0%②。另一方面,因为国内的更高工资,又使得发达国家放弃了一些处于边际上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这些产业的转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收入增长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这对于资源相对丰富而产业发展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有助于其经济发展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消极方面看,伴随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及其效应的初步显现,在短期利益的示范下,极有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忽视其长期动态比较优势,彼此竞争性地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所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可以不断调整其发展战略和资源战略,为积蓄长期发展潜力而使用或储备他国的自然资源。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只是相对的,其自然资源或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甚至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或者说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呈现此消彼长之势。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只是盲目被动接受其淘汰产业及低技术含量产业,并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则容易使发展中国家在新国际劳动分工秩序下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的状态,并由此不断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动力
1.基于理论的分析
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演进过程,相应表现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服务业社会三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演进都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基础之上,需要足够长的时间积累。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来看,从第一产业主导到第二产业主导,若以就业份额来度量,则英国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用了100多年的时间(王展祥,2007)。由工业主导到服务业主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次质变,这一过程或许需要更加充分的工业化以及更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实体经济尚不足以支持第三产业持久发展繁荣所必需的工业基础,此时的去工业化就有待纠偏,重新回到再工业化轨道上来。
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看,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以及相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发达国家都是因技术革命引发产业革命,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由此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以信息服务为特色的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否能以此为契机推动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转型,还需要工业领域的充分发展与延伸,足够支持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扩散所导致的供给增长的源泉,也是经济深化和创造就业机会所导致的需求增长的源泉。制造业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资本设备和服务,因此更能促进经济深度和宽度发展。因此,当发达国家在实现服务经济主导的虚拟化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会想到要重新发挥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2.基于现实的考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理由。美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以制造业就业和产值份额不断下降而体现的去工业化,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创新以及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这一方面减少了制造业工作机会,在高端服务业还没有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传统制造业部门释放出来的工人自然会流向较为低端的服务业部门,例如建筑、交通运输、贸易、休闲、物流等部门。另一方面,这些低端服务业部门工资水平并不会高于传统制造业部门,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工人的收入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缓慢,进一步抑制了需求。当虚拟经济的泡沫破灭以后,其内在的就业及需求矛盾就显现出来,于是利用新技术、既有的庞大的市场规模、较长的产业链和很强的就业创造能力重振其传统制造业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并伴随之以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减少外国同类商品的进口,鼓励本国商品的对外出口。
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获得的巨大收益,使它们更加明确了再工业化的方向。OECD国家在其去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获得了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而且,自由贸易为OECD国家净增工作机会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消费者也从自由贸易中得到更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的选择中获益巨大。伴随自由贸易进程的去工业化导致OECD国家更多专业化从事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即便是OECD中的纺织业和服装业,随着生产者向市场高端例如更复杂技术、设计和营销环节的转移,生产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工资也会提高。这为其再工业化提供了一个方向,即再工业化不是重振其传统产业,更不是对传统没有竞争优势产业的再造与扶持,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通过利用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业。
再工业化的实质是产业升级,是要发展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再工业化客观上会加快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跨国转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去工业化。因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加快产业转移,才能使其在再工业化进程中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一特定高附加值、高就业带动效应、高质素劳动力需求的环节,并不断精益求精,达到并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这是再工业化的一个方向。同时,再工业化并不一定会制约服务业的发展,相反有可能会催生一些新的高端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还有助于减少发达国家的贸易赤字(金碚等,2010)。
四、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及政策含义
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去工业化及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工作机会减少和工资降低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和印度)则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得。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重新反思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问题,并相信去工业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基于此,在危机还未完全消除的时候,发达国家甚至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例如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的出现。这造成一种错觉,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将建立在他国损失的基础之上。于是,危机之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并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呼声的提高对外释放出一种信号,对此,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深刻全面地解读。首先,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并不是对传统产业的再造和扶持,而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高新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抢占支撑全球经济新一轮持续增长的高端产业的同时,在其传统产业中也逐渐从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不断向设计、营销、品牌等市场高端进行转移,不断压缩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再工业化并不是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跨国转移步伐的停止,而是步伐的加快,在某种程度上讲,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过程也是一个去工业化过程。再工业化的目的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端产业和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因此,自由贸易仍符合发达国家利益。对发展中国家反倾销、反补贴浪潮以及低碳税提法的出现,反映了发达国家贪婪的本性,不满足既有贸易格局中的所得利益,要在进一步自由贸易中获取更大的蛋糕。最后,即便发达国家进行再工业化,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或许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目前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此外,全球两个最大的新经济体,即中国和印度占全球人口的38%,但仅占世界产出的6%;同时,中国占OECD国家总出口和进口的份额不到10%,印度服务业出口占全球市场2.3%,而美国为15%(OECD,2009)③。全球化进程还在继续,去工业化助推下的自由贸易并不会因为发达国家可能的再工业化战略而中断。旨在避免国内部门和工人利益受损的贸易保护将会增加成本,并降低需求,遏制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可持续发展。市场开放、自由贸易和投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取向,能增进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但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有效的制度与政策调整(王秋石,2009)。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总结在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中的得与失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接下来如何趋利避害,发达国家在可能的新一轮再工业化进程中给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机会,是摆在每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在承接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本国经济结构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适应技术变化和进一步国际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同时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改造传统产业,夯实中国进一步工业化的经济基础,抢占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佳机会。
注释:
①相关数据详见:Kucera David and Milberg William.De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Trade:Factor Content Calculations for 1978-1995.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3,139(4):615; Booth Alan.The Manufacturing Failure Hypothesi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British Industry during the Long Boom.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2003,56(1):8.
②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
③数据来源:OECD.Does Trade Kill Jobs Or Create Them? http://www.oecd.org/document/49/0,3343,en_2649_37431_43428401_1_1_1_1,00.html,2009.
标签:自由贸易论文; 经合组织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