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城乡建设局建筑管理处 山东 25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正在飞速向前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在建筑建设当中被广泛运用,其中对于结构构件的施工是关键点,必须合理的进行施工和应用,按照相应的规范施工,并符合相关标准。本文通过阐述了应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技术的意义,分析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施工主要要点的内容,以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进步,为建筑行业施工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
引言: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并且降低成本投入。在施工应用中,此项施工技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施工效果,缺少基础研究,没有完善的技术体系,没有健全的标准和规范,并且不能持续性的施工问题。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分析当前该项技术的应用局限问题,并且寻找优化方法和控制策略,以推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的建设进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一、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浇筑过程中的胀模、漏浆等现象,很好的控制浇筑后期养护时的强度问题,克服了现浇结构当中需要大量使用支撑和模板的缺点,很大程度上使施工周期缩短。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指在工厂直接加工制作好的结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直接施工作业的形式。和传统方式相比,解决了浇筑施工拆模之后的视觉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节省了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施工人员并没有发挥出其施工速度快和保证质量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实用价值。在此状况之下,相关施工人员应当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仔细了解该项施工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优化策略,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
经过以往建筑施工中的经验分析发现,其应用的局限主要包括基础研究的缺乏、技术体系的不完善、规范和标准不全面、没有可持续性。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当中钢筋竖立方向连接和夹心墙板连接件的方面。竖向连接的钢筋主要应用机械连接形式对套筒灌浆连接,所以,要在质量验收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对钢筋、灌浆料和灌浆套筒进行优化,提升实用价值。针对技术体系的局限性,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上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这种情况,就会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没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规范标准方面,相关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应用的局限,建设人员应当加强研究力度,完善规范标准,提高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在一定阶段时,预制装配式结构相较于现浇结构成本较高,但是却忽视了其长期带来的效果。因此,科研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应从设计的角度考虑,不断地优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控制标准。
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优势
一般来讲,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构件,在施工前,将混凝土进行浇筑成形,直接投入到建筑施工当中使用。这种结构的形式有非常大的承载力,与其他结构和材料相比较,其有巨大的优势。
1、经济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其他构件和结构在施工中,需要在现场对构件进行组装和施工,这就导致了工作量的加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和施工时间,涉及了组装的成本、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储存成本、管理成本等,并且中间的环节过多,增加了施工的工期。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找专门的企业直接进行采购,节省了制作过程的时间和组装过程的成本,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加快了建设施工的进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得到有效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质量方面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和其他的结构相比较,其使用的效果更佳,质量更加稳固。由于在建筑施工前,就已经提前开始生产和组装,从下单到正式使用有充足的制作工期,可以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并且专业的生产厂家,不论是生产技术人员还是材料方面都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出厂时也会安排专业人员对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了应用中的整体质量。
3、环境方面
在施工现场组装和施工,会在原材料上造成很大的浪费。而直接使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专业厂家使用的原材料更少,不会排放过多的污染物,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
1、工艺流程
主要的工艺流程通过八个步骤进行施工:第一步,在加工厂提前预制结构构件,如外墙板、楼梯灯、梁等;第二步,将加工好的构件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第三步,柱吊装施工;第四步,阳台吊装;第五步,吊装梁的施工,并且适当对梁进行校正,随后进行连接;第六步;楼梯的吊装;第七步,预制楼板的吊装工作,钢筋绑扎好之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第八步,墙板的吊装,流程全部完成。
2、柱吊装柱
吊装的施工主要流程有:
第一步,先安装吊点,制定柱子区域,实现吊装;
第二步,将与地面接触时,保持吊装稳定,位置完全对应后,进行插入;
第三步,吊装到位之后,密封缝隙;第四步,利用红外线检测柱子的垂直度。除此之外,要对利用经纬仪进行误差的确定,确保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阳台吊装
阳台吊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吊绳和构件形成精确的角度,并且使其均匀受力,高度超过一米之后,稳定好构件,根据尺寸确定好距离,准确的将构件放置在指定位置。之后将挂勾卸掉。再次起吊时,仔细观察有没有错位情况的发生,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使其能与设计图纸相契合。安装过后,与预留的钢筋对接,全面进行检查,没有失误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4、梁吊装梁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吊装施工,精确确定吊装的位置,钩绳到达设置位置换面上升,上升到一定的距离之后立即停止。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检查其稳固性,再开始吊运。吊装时需要控制好中心位置,不能碰到边梁,如果碰到边梁直接会导致其他结构和构筑质量出现问题。及时校正吊装时的各角度,减少误差并认真检查,以防发生偏移。
5、叠合楼板吊装
首先要检查板底有没有不平整的现象,保证其光滑度。施工人员固定好支撑架后进行吊装。在吊装设备上进行吊装薄板,当升到楼面时,找到最佳的位置放置。全部完成后,密封缝隙。同步进行安装的还有预埋水电管线以及梁板的钢筋。
6、楼梯吊装
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需要考虑经济性等问题。首先,现场对楼梯沿纵进行拼装处理,将斜面转换为平行面,以便更好支撑。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楼梯的地步进行调节,呈现“之”字型,再进行放置。调整好位置后,对楼梯进行加固处理。要注意位置的准确性,达到预定位置才可将挂钩卸掉。在初步完成以上工作之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适当的调节,保障一切满足规范和标准之后,再进行加固工作。
7、外墙挂板吊装
施工人员首先要在外墙挂板吊装前对吊环进行仔细检查,确定好竖立方向,缓缓地将挂板落下,与墙体保持垂直,齐缝不能出现错位。外墙挂板与拉结钢筋需要在叠合板内相结合。发现错位就要马上停止操作,调整过后方可继续进行。
结语: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就其应用的局限性,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研究力度,重视在各环节当中的施工要点,根据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施工体系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施工的精度,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吴芸,王旭峰,陆奇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6(23)
[2]林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及对策分析[J].建设监理,2015(8)
论文作者:江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构件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成本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