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赵佳佳

浅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赵佳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赵佳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关键词]学生主人课堂气氛兴趣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每一堂数学课里的教学目标,所要讲解的重点,化解的难点。只有了解透了教材,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有的放矢进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学习者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变化的结果。它是目标教学的灵魂,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是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实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4、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核心

1.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做对题,还要在“会、对”的基础上逐渐加快速度最后达到“又对又快”。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要做对题,能口算的尽量口算,能简算的尽量简算。经常开展数学竞赛,采用抢答、计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题海战术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模式里,这种类型的题这么解,那种类型的题用这种方法等等。其实只要拿出其中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题通过一题多变、条件与结论互换、以及一题多解等方法的训练,就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无论什么作业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错或做不出也不要紧,只要能够通过做题,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

第二:鼓励学生在解题中敢于标新立异不随波逐流,拿出自己独特的解法。

第三:狠抓学生自编应用题的训练。可采用看图编题,看算式编题,补充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等方法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都得到提高,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的、主动的学习知识,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初中数学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反思后改进并完善,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瑞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 杨文郁.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05:106.

论文作者:赵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赵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