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中“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贺佳贝
(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摘 要: 文化振兴作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式,逐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非遗”文化在文化振兴中的意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策略等方面,对乡村文化振兴中“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教育;非遗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本土人才
农村地区的发展是我国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绿色兴农”“精准扶贫”等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农村的全面发展被提上日程。文化振兴作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式,逐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和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文章从“非遗”文化在文化振兴中的意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策略等方面,对乡村文化振兴中“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我国农村全面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是国家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从4个区域来看,鲁南、苏北、皖北、豫东的城镇化和旅游经济耦合度高,2014年起,4个区域都进入了高水平的状况.10年间,豫东地区的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在4个区域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但从2014年起,有所下降,呈现衰减趋势.鲁南地区的耦合度水平也相对较高,长期仅次于豫东,且增长稳定,2014年开始,超越豫东,位居4区域之首.苏北地区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明显下滑,之后回升,且波动较大,但明显低于2005年水平.皖北地区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长期处于4区域中的最低值,但2012年开始,增长明显且稳定,逼近、超越苏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充分说明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切社会现象与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4、图2试验结果显示,废水中加入氯酸钠后COD有明显降解趋势。加入后1min COD降解率趋于稳定;加入量对COD的降解呈现正向降解趋势,当加入量为0.2g/L,COD降解率达到20%以上;加入量为0.3g/L,COD降解率达到24%以上;加入量为0.4g/L,COD降解率达到32%以上,之后继续增加氯酸钠的量,COD降解率不再明显变化。
二、“非遗”文化在文化振兴中的意义
1.“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活’的遗产,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倡导科技和自动化的时代,“非遗”文化和手艺有时被边缘化,部分“非遗”文化只存在于科技落后的农村地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因此,弘扬和发展“非遗”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表2所示,在2003~2009年期间,日本的增加值出口总额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即从2003年的4357.38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的6681.12亿美元,增幅达到53.33%;而当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日本的增加值出口总额受此影响,又降至2009年的4615.52亿美元,降幅达到30.93%。这反映出日本作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于外部需求的依赖度较高,同时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大;除此之外,日本作为高技术产业大国,凭借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积累了巨额的产品附加值,这可以从日本增加值出口的绝对规模上看出。
首先,“非遗”文化作为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弘扬“非遗”文化立足于乡村文明,借助“非遗”文化在乡村已经具有的认可度,更容易实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其次,乡村积极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对“非遗”产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非遗”产品时代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将“非遗”文化发展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非遗”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条件。
2.“非遗”文化代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非遗”文化作为“非遗”手艺和“非遗”产品的文化支撑,是乡村文化市场和活动的内在主题。以“非遗”文化为活动主题、“非遗”手艺和“非遗”产品为活动形式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交流和融合,提高社区凝聚力。其次,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完善乡村文艺扶持机制,激励社区居民自主开展文化活动,并培育和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形成“非遗”文化在乡村内部的良性循环。乡村“非遗”文化活动与社区居民的有效结合,成为实现“非遗”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百戏”源于秦时,到了汉朝,国力富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戏”开始流行。“百戏”不只有戏曲,还包括乐舞和杂技表演,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乐舞和百戏吸收彼此的优点,内容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壮观。不但百姓们爱看“百戏”,皇帝和大臣们也爱看“百戏”。《汉书·武帝纪》中有:“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是说在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京城举行角抵(百戏的一种)表演,吸引了方圆三百里的百姓前来观看。
3.“非遗”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本文研究了针对票据关键区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对CNN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票据内容定位的CNN网络。与传统CNN网络相比,本文提取出的多阶差分特征,与原图图像构成5通道图像特征,有效地挖掘了内在特征,并且结合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发挥了图像的多通道优势,使得输入数据包含更多的静态与动态特征,从而减少了加密处理的图像像素,提高了水印加密的计算效率。
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策略
1.修复“非遗”文化传承断层,链接社区纽带
部分农村地区的“非遗”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当地的“非遗”手艺大多掌握在年轻时以此为生计的老艺人手中。当传统手艺没办法解决老艺人生计问题时,“非遗”文化传承的断层就逐渐形成。若要修复这个断层,就要让老艺人和年轻人认识到“非遗”文化的价值,通过提高老艺人对“非遗”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年轻人对老艺人社会价值的认可度,促进长幼交流,链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农村社区是一个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共同体,其内部结构使得传承“非遗”文化变得更加容易。农村社区整体可以作为修复“非遗”文化传承断层的重要力量,要通过丰富“非遗”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形成同辈群体的横向传承和长幼之间的纵向传承相交织的传承网络,促进“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
首先,“非遗”文化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以“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进而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其次,开展“非遗”文化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营造“非遗”文化氛围,使得“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成为农村社区的思想共识,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非遗”文化在农村社区的有效传播,成为强化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成都和川公益发展中心发起的“爷爷奶奶一堂课”公益项目,开创了长幼之间文化纵向传承的先例。“爷爷奶奶一堂课”顺应国家政策,以学校教育体系为平台,通过老人为孩子讲述和教授传统手工艺的方式,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中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让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了解老一辈人的故事,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代际传播与同辈传播。
2.创新“非遗”手艺,打造文化产业
“非遗”手艺是“非遗”文化的运用和体现,其本身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非遗”手艺是老一辈手艺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若要保护好“非遗”文化,就必须改进和创新“非遗”手艺。要综合农村社区和手艺人的力量,共同探讨创新方案,使之在具有当地特色的同时符合时代潮流,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正逐渐从物质向文化转变,商品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成为商品被青睐的重要条件,而“非遗”文化产品恰巧可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在农村地区推广、创新“非遗”手艺,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当前,不少“非遗”文化在相关人士的努力下迅速崛起,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例如,竹编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四川省青神县“青神竹编”切合现代审美和时代潮流,不断改进编织技术和创新种类,深受大众喜爱。2018年3月,“青神竹编”作品《国宝图》被作为国礼赠予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足以见其精美珍贵。“青神竹编”的成功传承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实例,也证明了“非遗”文化本身的魅力与价值。
3.传播“非遗”文化,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社区的灵魂。对同一种文化的认可和共识,是一个组织可以凝聚起来的基础条件。文化建设是提高一个社区凝聚力的核心,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使得社区在思想上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共同维护社区利益,推动社区发展。因此,在农村社区传播“非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积极在农村社区开展以传播“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对“非遗”文化的认可度,进而达成其对社区统一发展目标的认可。在共同的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农村居民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共识,认可他人的发展方向,形成内部凝聚力,共同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其次,要推进“非遗”文化真正落地,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多样性。人才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对创造和创新的接受程度随着社区教育的推进而不断提高,这为培养和挖掘乡村本土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社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社区工作人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意义,并从思想上逐渐接纳和喜爱“非遗”文化,实现“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从小部分地区逐渐扩大到大部分地区,唤醒大众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要通过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朱烁红.让非遗文化浸润乡村学生的实践探索[J] .江苏教育研究,2017(13).
[2] 冯莉.后申遗时期的乡村非物文化遗产保护[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3] 张富利.乡村精英流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重庆社会科学,2016(08).
中图分类号: G122;G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19-0030-02
作者简介: 贺佳贝(1997-),女,陕西神木人,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