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一步步的扩大,城市用地日益紧张,这就使得城市的高楼越盖越高,地基基坑越来越深,而有相关研宄表明基坑工程发生的事故有 10% 以上都是深基坑工程引发的。惨痛的代价愈发引起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工程的高度关注视。为此,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旨在推动我国建筑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基坑围护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一)测量放点
1.平面控制网
在施工场地四周,通过设置二级平面控制网来确定工程桩的位置,间距为 50 米,为控制偏差,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必须闭合。
2.高程控制网
结合建筑平面布置图、工程桩平面布置图以及测量控制点,确定每个桩的坐标,然后采用全站仪分批分段的放样出桩位,一般要进行三次复核测放方能确定最终位置。为复核桩位,可用钢卷尺根据图纸丈量桩的间距,控制桩位偏差≤ 5mm。
(二)立柱桩设计
本工程支护结构立柱桩共有 53 根,直径为 800mm,钢筋采用 HPB235,HRB335,混凝土强度为 C30,采用灌注桩施工。
(三)立柱桩钢立柱的制作与安放
钢立柱的焊条应满足按《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设计要求和操作要求,除设计注明外,其余均满足hf ≥ 8mm,且周边满焊。钢立柱拼接时,拼接材料要和立柱角钢采用同种型材,拼接长度取 500mm,周边满焊,焊脚高 10mm。
对于挡住钢筋的缀板进行适当的切除,但不得切割角钢部分。钢格构柱进入灌注桩的长度 4000mm,由工厂加工制作。支承桩施工时也应加设护筒,并做好泥浆护壁,确保成孔及桩体质量,且支承柱垂直度不得大于 1/300。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是钢格构部分必须与灌注桩钢筋笼子焊牢一并下入,格构柱与支撑桩钢筋笼采用 4Ф22 钢筋进行加固。
对于支撑柱,往孔中下钢格构柱与钢筋笼子时可采用 2Ф16钢筋作吊筋以使钢筋笼子达到设计要求标高处。立柱施工过程中,将钢立柱和灌注桩钢筋笼焊接成一个整体,且确保钢立柱各边与钢筋笼轴线严格垂直,钢立柱位于钢筋笼正中间。其中,钢立柱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1/300,中心偏差不超过 20mm;灌注桩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1/200,桩位偏差不得大于 30mm。
(四)钢立柱的吊装
由于钢立柱自重较大且其垂直度要求高,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应当采用二台吊机同时起吊的入孔起吊法。起吊时,先吊装下部灌注桩钢筋笼,当钢筋笼在孔口以上三米左右时,在孔口对立柱和钢筋笼进行焊接定位。在立柱起吊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筋笼和立柱垂直,使立柱中心始终与孔位中心线重合,扶正后并缓缓匀速下入孔内,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最后一节立柱下至孔口时,在四根角钢上焊接吊筋,测量标高,确保立柱进入开挖面以下不小于 3.5 米,同时立柱顶部标高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二、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一)高压旋喷桩设计
本支护工程共有高压旋喷桩 108 根,设计于围护桩中间施工,起止水、挡土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压旋喷法施工工艺要求
1.主要材料及技术指标高压旋喷桩直径为 800mm,水泥标号为 P.O.42.5,掺量不小于 20%。
2.测放桩位
测定桩基轴线与标高,根据轴线对桩位进行放样,偏差为2cm,并经过自检后报监理核验。
3.引孔
因高压旋喷桩底部位于中密卵石层上,需要使用百米钻机进行引孔,先使用百米钻机引孔至设计桩底标高。
4 桩机就位
桩机安置在对应的孔位上,要使钻杆垂直对准钻孔中心处,随后钻机进行水平纠位,保证钻孔的垂直度,立柱导向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250。
5.喷射作业
按先下后上的顺序双向旋喷作业直至桩顶。高压旋喷桩的下沉转速 16r/min,上升速度 V=150mm/min,控制浆液压力不低于20MPa,流量 96L/min 为宜。
6.冲洗
达到设计标高时旋喷随机结束,待施工完成后用水枪冲洗灌注管等工程机具,确保不存在残留的水泥浆。
三、冠梁、围囹、支撑梁施工工艺
(一)冠梁、围囹、支撑梁施工参照一般圈梁结构的施工工艺,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分段、分层制作。
(二)施工工序为:人工挖土→破桩头(清理桩梁结合部、预埋钢筋)→清理凿平→绑扎钢筋→支模→浇灌混凝土→养护拆模。
1.桩头破除(桩面清理):为防止桩头破坏,桩头破除一般采用人工方法,随后对破面进行清理凿平。
2.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钢筋分布图进行钢筋绑扎,待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支模:采用木模板立模浇筑冠梁,支模时需平直以保证施工质量。注意土模侧的开挖,控制距侧面钢筋间距。
4.混凝土浇注:为保证混凝土均匀分布提高施工质量,采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振动范围为 10d(d 为棒径)。
5.拆模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按期养护,12h 内浇水或覆盖,24h 后方可拆除模板。
四、网喷施工工艺
(一)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图准确进行放线,并定好开挖边线。
(二)挖土削坡
为方便施工,保持坡面平整,需在挂护网前将坡面修整至设计坡度。根据土方开挖情况分段施工,上段施工应预留搭接挂网与下段连接,在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边坡开挖深度,开挖后人工削坡平整。
(三)铺设钢筋(板)网
钢筋网采用 φ6.5@250×250,土钉采用 φ16。分段铺设时,钢板网进行绑扎搭接,搭接不少于 10cm。
(四)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20,配合比为水泥∶ 砂∶ 石=1 ∶ 2 ∶ 1.5。水泥、砂石等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砂的含水率应在 5% ~ 7%,石子粒径不超过 15mm,含泥量不大于 2%。喷头的风压控制在 0.10 ~ 0.12MPa,为确保混凝土厚度均匀,喷头应与受喷面垂直,并控制在 0.8 ~ 1.0m。
结语
总而言之,基坑支护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支护方案的确定、支护结构力和挠度关系、基坑周围建筑结构的沉降以及基坑排水量等都是影响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安全、经济性能以及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4):9-10.
[2]李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1):193-194.
[3]杜晓萌,杜婷婷.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8(02):36-38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立柱论文; 钢筋论文; 标高论文; 基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偏差论文; 桩头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