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路径研究
杨海超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3)
摘 要: 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是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办学基础,也是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资源保障。如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之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教育信息化时代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开发及共享方面存在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资源平台的智能资源管理能力,完善共建共享机制等路径,以促进开放大学对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驱动因素形成,最终实现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关键词: 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资源共享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1]。开放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教学资源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准分离的状态下开展开放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开放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所以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放大学教育办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理解为基于资源的知识传递。由于目前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的阻碍因素,导致覆盖全国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开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人们对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是缓解甚至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开放大学作为支点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挑战。因此,无论是作为社会教育资源公平的基石还是开放大学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在开放大学背景下对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路径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背景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开放课件项目,旨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上网为全世界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可供自由加工编辑,从而满足特定对象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共享行为,由此拉开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序幕,它所倡导的开放教育理念与资源共享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热烈响应及广泛关注。随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等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创建和开发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工程[2]。2003年,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运动潮流推动下成立的以中国26所IET基金会会员学校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为基本会员组成的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CORE),大力推崇资源共享的理念,搭建的国际资源交流与共享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与学习机会提供给更多的学习者,自此,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走入大众视野,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推广及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3]。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我国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4]。《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所提到的“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一系列的政策及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要体现,更是社会大众对“开放”与“共享”理念的一致认同。
习近平在他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目睹了村民们的贫困生活。那时他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若能有所作为,一定要改变百姓们的贫穷状况。
三、开放大学与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大学是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基于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开放灵活的新型高等学校,以远程教育的方式,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终身教育价值理念培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革命性力量。开放大学的本质决定了开放教育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理念等的开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采纳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简称OER)这一术语,并将其界定为“通过信息与传播技术来建立教育资源的开放供给,用户为了非商业的目的可以参考、使用和修改这些资源”[5]。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定义是:OER是指在公共领域存在的,或者在允许他人免费应用和修改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下发布的数字、学习和研究资源,包括课程、课程材料、模块、教材、视频、测验、软件以及支持获取知识的其它任何工具、材料或技术,能“打破壁垒,从而鼓励人们能够自由地与他人分享教育资源”[6]。人们对开放教育资源的美好愿景是用户不受地理位置、种族、阶级等的限制,可免费访问并获取开放教育资源直接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教育用途,鼓励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创新性使用,最终惠及社会大众。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并付诸相关教学资源建设行动。在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大致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由政府发起的资源开放与共享平台建设的资助项目,如像美国教育资源网、欧盟开放科学教育资源库、中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等资源平台;一种是由高等院校、学术组织或机构等发起的免费教育资源开放项目,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程项目、苹果公司的iTunes U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等;还有一种是由商业机构或培训组织开展的开放资源收费项目建设,如美国K12国际学校的学前项目、超星的通识课程项目等。随着国际和国内大量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不断创作与上线,为全民提供了大量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教学资源,使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教学资源在实现“开放”与“共享”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阻碍,导致开放大学在具体的开放教育过程中,开放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紧缺”状态。同时,开放大学在对体系外推广实现“开放”与“共享”时也存在体制的困难与挑战。
四、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开放大学在满足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承担着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任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对人们多元学习方式的支持,逐渐树立开放的资源建设理念,以打破各自为政的资源建设格局,以此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形态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处于发展中的开放大学,其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建设方面同样存在着因地域、经济因素而造成的不均衡问题,经济投入较少的地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必然缓慢或减少,势必影响开放教育的发展,而开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视为传统教育手段的补充与延续。开放教育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减少各校、各机构等对相同教学资源建设的重复投入,避免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通过类似开放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后既能较好的解决开放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还能从根本上保障开放教育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发生。所以,传统教育的教育资源不足可以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得以弥补,开放教育资源的短缺需要依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发生来补充,共享的教育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高才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有效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五、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存在的共享问题
龙首山地区所出露的最早的变质地层是以变质结晶基底产出的古元古界龙首山群(Pt1Ln),该区地质演化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上覆地层为中元古界墩子沟群(Pt2Dz)和新元古界孩母山群(Pt3Hm)。龙首山地区显生宙地层分布零星,除底界以含磷层位为特点的寒武纪碎屑岩、碳酸盐岩局部分布外,下古生界缺失,上古生界有泥盆系紫红色磨拉石和安山质凝灰岩、玄武岩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呈局部断陷盆地分布。
1.不断完善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架构
(一)人的问题——开放教育资源供求双方的阻碍因素
第一,“开放”与“共享”理念理解的片面性。从开放教育资源应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者、使用者还是支持者,都存在对“开放”与“共享”理论认识不足的情况,人们通常错误的把“共享”片面理解为“免费”及无条件放弃,意识不到开放教育资源所承载的开放共享精神,导致一提到共享就认为是没有回报的奉献或是一项简单的资源建设工程,使得部分资源建设者产生消极比较心理,对比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投入,从而影响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行为的动力提供。
第二,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本意是免费开放给学习者使用的,使用者不需要承担使用及开发成本,但是开放教育资源从开发至建设完成直到发布平台都包含着每个参与人员的辛苦付出及大量经费的支持,而基于免费使用的理念,导致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成本只增不减,毫无利润可言,无论是对国家、企业或机构、个人而言,经费的支出成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挑战。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基于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合作,投入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学校的竞争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状态,将大量资本投入建设的优质资源进行共享难以衡量此行为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损失及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共享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
第二,缺乏有效的共享途径。各开放大学在进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时会有自己一套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以保证在各种平台上的资源适应性,而共享的资源一旦在其它平台进行使用,会面临着各校审核机制不一,共享手续繁琐,资源适应性不足等情况,从而无法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缺乏完善的共享体制机制。开放大学虽然在试点建设中形成“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环境,但由于共享体制机制的制约,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行为规范指导的缺乏,导致共享双方在平台上无法通过标准化的共享体制明确资源建设者与需求者的权利与义务,无法形成合理的共享流程,从而影响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行为发生。
二里半吃饱饭,好像一切都有希望。他没生气,照例自己笑起来。他感到满意地离开青山家。在小道上不断地抽他的烟袋。天色茫茫的并不引他悲哀,蛤蟆在小河边一声声的哇叫。河边的小树随了风在骚闹,他踏着往日自己的菜田,他振动着往日的心波。菜田连棵菜也不生长。
(二)技术的问题
第一,技术措施过度使用会影响共享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导致再创建的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保护手段,通常会采用诸如注册认证、脚本控制、水印、加密等方式进行保护,当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者使用这些所谓共享的免费资源进行再加工时,发现在处理保护措施时已经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处理后的资源已经失去了可用性,提高时间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
第三,经济价值偏失。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开放教育资源的教育价值也往往被一部分人主观的将资源价值与投入价值进行等同,认为付费买的资源就是比自己建的资源好,妄自菲薄的将自己建设的资源质量放到一个很低的位置,缺乏信心的建设过程只会使资源建设质量日渐低下,最终失去共享的意义。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恒载以及人群活载的共同作用下,桥梁工程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形,根据模型计算分析,该桥梁工程竖向最大位移量为48.7mm,并且发生在桥梁跨中处十字剪刀撑,与起拱控制挠度值相比,最大位移偏大15.0mm,因此,在该结构位置进行安装时,应该注意采用预先起拱的方式,其值则为在恒载+人群活载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竖向挠度,同时还应该注意采用圆滑曲线设置形式。在荷载的组合作用下,该桥梁工程结构竖向的最大位移量为109.7mm,而最大控制挠度值为125mm,因此能够满足桥梁工程设计规范。
六、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路径探索
(一)提高资源平台的智能资源管理能力
开放大学资源平台中的资源是经过课程责任教师精心组织和编辑的,按学科进行分类组织的具有教学功能的树状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相关认证信息登陆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平台上有条不紊进行的。学习平台与其说是辅助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的一个工具,不如说是学习者的学习助手,作为助手,除了满足学习者基本的教学资源获取需求外,还应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学习需求提供适应性满足功能,比如基于开放的互联网上对海量、动态及跨组织分布的学习资源进行动态搜索并筛选出适合学习者知识扩展或提升的相关资源。学习平台的智能资源管理能力综合解决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组织、管理、筛选与共享问题,体现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面学习支持服务,也为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提供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移动学习端的选择使用
一篇教育类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但是忽略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国学生则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严谨的求学态度,但在开放型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在此,我不对中美教育进行评论,也不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批判,只想从自己的教育工作入手,思考一个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三)建立开放教育资源推广的沟通模式
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宗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教育资源能够从平台到学习者的有效使用才能体现开放共享的真正意义,因此无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舆论的导向上,在进行开放教育资源的推广时一方面应该将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放在首要位置,对开放教育使用者的偏向才能更加体现开放教育资源的价值。深刻的共享体验感受能刺激使用者对开放共享理念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开放资源建设的双向沟通模式,即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既是使用者,使用者也会成为开放教育资源新的提供者。这种双向沟通推广模式,既能引导与强化人们开放共享理念与意识的形成及强化,又可以增加开放教育资源的资源来源群体,使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性化循环模式。另一方面发挥开放大学的协调与引领作用,提高社会对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的认知度,让大家能认识到开放教育资源对个人的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认知导向推广模式,鼓励社会团体、机构或个人参与到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中,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让人们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平台和获取通道。
开放大学是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立的,以“大学+平台+体系”的办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新形式。其中,平台是开放大学开展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教育资源的载体,依托平台功能实现开放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是开放大学软资产的集合,也是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各个学校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途径大致分为三类:依靠自身的师资队伍,根据学校教学发展需要,自主开展适合学校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其它优质高校、机构、企业中的高层次专业人员合作建设教学资源,并对外校合作人员给予相应酬金;对于学校自组团队无法制作或者制作成本较高但有较大需求的教学资源会采用付费引进的方式建设,购买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使用权,用他山之石来攻玉的方式满足学习者需求。由于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投入与资源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及归属关系,所以在开放大学体系办学过程中,本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做着“自立门户”、“自成体系”的资源建设工作,所实现的共享也只是在各自办学体系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单向共享,严重的“门户”障碍影响了开放大学之间横向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双向交流与共享。
(四)完善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开放大学背景下的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是以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为目的,将资源产权通过共同使用的方式进行让渡。开放大学平台上使用的教学资源均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远程开放教育资源相比具备高质量内容、低带宽传输、易复制下载等共享特性。共享是通过借鉴、优化与创新实现资源的应用或再建设,进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益互通的过程。良性的共享机制应该是建立在各方利益诉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平衡与满足之上[7]。所以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就转变为人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的问题。
开放教育资源开放的范围不仅是提供给学习者的知识类教育资源,还包括支持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渠道,即实现开放资源共享的跨平台技术或软件、程序的提供。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模式较传统学习有了很大改变,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大家接受,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已经从个人电脑逐渐被便捷的手持移动设备所取代,所以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渠道不仅仅是基于网站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对相应的手机app或网络客户端这种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移动学习端的提供,既能作为依托PC端的线上学习平台学习工具的延伸及补充,又能满足学习者“处处能处,时时可学”的学习需求,是实现开放教育资源跨平台共享的路径之一。
开放大学横向上具有办学水平相当的兄弟院校,纵向上具有覆盖城乡的开放办学体系,为了合理高效的利用开放大学体系内的各种资源,需要完善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架构,调动体系内的一切力量,统一战略,相对独立,聚集力量,资源共享。共享机制架构的形成,不仅可以避免大量重复资源的建设,还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享机制架构应包括共享标准、共享方式、共享组织机构、共享保障机制及共享激励五个方面,共享标准中规定共享平台、数据接口及共享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其中共享平台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载体,它是共享业务发生的基础,可以将其定义为实现“一站式”开放教育资源获取的门户,该门户可实现开放大学体系内所有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在建立的共享协议下,既保障资源提供者的权益,又能促进资源的高效流动。共享方式中对共享的开放教育资源使用性质进行约定,如免费共享使用、有偿共享使用等。为了保障共享行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并完善共享组织机构。在全球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是缩小教育鸿沟、促进新知识创新、推动知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路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保障,任何单一的机构或部门都无法完全承担这样的资源建设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吸取其它国家开放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政府为主导,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设置类似于共建共享中心或小组,调控、管理与规范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活动。如何有效的制约使用者将别人建设的免费共享资源用于商业用途以盈利从而破坏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初衷,抑或是用于商业用途的使用者饱尝共享资源的有利可图却不受制裁与规范而使其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这些在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活动中出现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从行政与法律层面的干预机制,平衡各方利益与矛盾,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保障机制。共享激励作为共享行为的鼓励手段之一,以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平衡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涉及到的资源建设者及其它权利人。
2.联合多种渠道组建支持联盟
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大家对开放教育资源认识不太深刻,对共建共享的理解也处在表面。人们习惯于强调共享而忽略共建意识的培养,缺乏共建的共享,只会使共享道路越走越窄。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构在教育部的协调下,发挥集群效应依靠若干支持与合作联盟形成共建团体来加快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及立体式发展[4]。为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优势,推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体系内,联合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内的所有学校组成开放大学支持联盟;在体系外,依托社会各界,充分发动及挖掘各种力量,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行业、大型企业、地方等的支持和参与。比如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7所国内知名高校加入的国家开放大学大学支持联盟,利用各自大学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学校支持联盟。选择与行业协会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中的专业资源,形成行业支持联盟,促进行业优质资源的共享。选择与大型企业合作,利用企业中的先进技术与专业人员,形成企业支持联盟。支持联盟的组建,实现各家优质资源的互补,也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多向流动,提高优质资源的共享效率。基于共建理念的支持联盟构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享形态,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按时交工使用,在水利工程决策时期,业主及设计方应尽量做到如下几点:充分掌握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整体布局及成本预算等;大量收集相关水文、地质、环境等具体资料,同时实地勘测施工现场;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及现场勘测和调查等的相关资料,同时借鉴以往的施工经验信息,科学分析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通过逆向思维展开分析,对可能引起水利工程进度延误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控制等。总之,在水利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充分结合风险识别,实现对风险的预防、发现和及时转移。
3.建立开放教育资源来源机制
各开放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投入经费对每个学校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单单依靠学校办学主体通过某种资源建设模式进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无论是从人才、物力、财力还是时效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开放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聚集、整合网络上诸如国内外知名高校、远程教育机构及其它社会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优化与协调资源来源机制。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对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的供给,扩大开放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增加社会优质资源向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转化。
七、结语
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它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及现状分析,对资源平台优化、共享机制架构等方面提出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共享路径,希望在开放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能实现引领作用,面对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维德.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嬗变探微[J].天津电大学报,2013(17):19-23.
[2]Arendt,A.M.&Shelton,B.E..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or the Use of Open Course War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25.
[3]黄荣怀,胡永斌,刘晓林.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成熟度模型研究——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二)[J].电化教育研究.2015,(3):58-62.
[4]俞金香.开放教育资源(OER)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国家开放大学为平台.中国教育信息化[J].2016,(9):29-37.
[5]Sally M.Johnstone.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rve the World.[DB/OL].[2014-10-30].http://www.educause.edu/ir/library/pdf/EQM0533.pdf.
[6]Open EducationalResources.The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http://www.hewlett.org/programs/education-program/open educational-resources.
[7]杨晶.开放大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7):69-71.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 University
YANG Hai-chao
(Yunnan Open University,Kunming 650223,China)
Abstract: The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of high quality is the basis for open learning of open universities and also the resource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based society in China.How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o form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o be faced in the era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of the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in open universities in China,this paper proposes to optimize the intelligent resourc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resource platforms and complete the path of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s so a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sharing of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and finally achieve the effective sharing of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en university.
Keywords: Open University,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resource sharing
中图分类号 :G7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266( 2019) 03-013-06
收稿日期: 2019-04-15.
基金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开放教育云教室生态教学环境的构建研究”(2017FD133)
作者简介: 杨海超(1986—),女,云南昆明人,讲师。研究方向:远程开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