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教育模式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叶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教育模式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其教育模式中的常见问题为其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模式;常见问题;护理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95-01
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对其身心健康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糖尿病教育模式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我院对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手段,其中选择针对性护理的 50 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签并以单双号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中,男性 31 例、女性 19 例,年龄为 41~82 岁,平均年龄为(58.9±4.6)岁,病程为 4 个月~2 年,平均病程为(1.3±0.3)年。观察组中,男性 32 例、女性 18 例,年龄为 40~83 岁,平均年龄为(59.1±4.7)岁,病程为 5 个月~2 年,平均病程为(1.4±0.5)年。两组一般临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常见问题主要为:①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②患者具有负性心理;③患者不能控制饮食;④患者不能按计划坚持运动;⑤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存在恐惧。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严密观察患者体征症状、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选择针对性护理,其护理内容为:(1)强化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①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并向患者讲述自己的护理计划,同时向患者讲解各项护理计划的不同意义,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内容的认识程度;②护理人员可在无护理任务的上班时间认真学习关于糖尿病的护理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其护理水平。(2)及时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①病情初期,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糖尿病,此时不可与患者讨论病情,但需向患者家属告知照顾患者的正确方法,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向其发放关于糖尿病的宣传资料并为其播放健康教育录像,从而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使其了解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②当患者接受病情事实后,会由于害怕糖尿病难以根治而出现抑郁、忧虑、恐惧等各种负性情绪,此时需为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使其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好血糖,仍然可以享受生活当中的乐趣。(3)指导患者控制饮食:①为患者提供既可以保证足够营养与热量又不会导致餐后血糖过度升高的健康食物,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餐,尤其是合并冠心病、肾病、高血压的患者,宜采用低脂低糖、低盐、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②指导患者掌握自行测量血糖、尿糖的方法,并教会其依据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避免盲目节食,以防由于营养不良而引发多种并发症。(4)运动护理:①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时机、运动种类、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等),运动开始时宜保持较低强度,然后逐渐加大运动强度,运动结束前应逐渐降低运动强度;②向患者讲解运动对病情恢复所起的积极意义,使其保持坚持运动的积极性。(5)注射胰岛素重要性的讲解:①部分患者对胰岛素具有恐惧心理,害怕一旦使用便无法停止,因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认真讲解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②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头、多汗、饥饿感等),教会其简单的处理方法,如进食物、口服糖果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判定标准
为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值为 100分,85 分以上代表满意,60-85 分代表比较满意,不足 60 分则代表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2.0 比较数据,以 X2 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若 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含量过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多食、多饮、多尿等[1]。由于此类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为糖尿病患者选择更好的护理模式以加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选择常规护理,然而这种护理模式的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根据实际病情而发挥护理效果,因此其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陈明芳[2]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其教育模式中的常见问题为其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满意度。针对性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旨在根据护理当中的实际问题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全面地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其教育模式中的常见问题为其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满意度,属于一种令人满意的护理模式,因此有必要将针对性护理推广应用于糖尿病的护理当中。
参考文献
[1]伍晓玲. 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微创医学, 2003, 22(3):395-397.
[2]陈明芳 . 糖尿病教育模式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J]. 哈尔滨医药 , 2006,26(6):73-74.
[3]黎水莲. 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J]. 华夏医学, 2005,18(4):663-664.
论文作者:叶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见问题论文; 模式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针对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