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研究
张良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 】共青团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共青团改革是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全方位、深层次创新,其中工作路径方法的创新是基本的着力点和重要突破口。共青团改革源于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工作路径方法问题,因此,如何对工作路径方法进行创新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课题。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不只是指某种具体方法的创新,而是要从理念、技术和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科学阐述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内涵,既是丰富和发展党的群团工作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深化共青团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工作路径方法 共青团改革 群团改革
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是指共青团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中所选择的道路、途径和采取的方式、办法。始于2015年的共青团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这些问题被概括为“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而这四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工作路径方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共青团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因为共青团工作在路径上发生了偏差,在方法上出现了错误。既然如此,纠正共青团工作的路径偏差和方法错误就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共青团改革中,党中央提出要把新时代共青团的好形象树立起来,而好形象不会自动树立起来,必须建立在工作路径方法的有效创新之上。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七项要求,其中之一是明确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无论是深化共青团改革,还是贯彻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路径方法的基本要求,都需要我们对如何创新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做出新的理论解释,进行新的理论分析。
矛盾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事物发展的特殊本质及规律,从而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遵循的科学分析方法。毛泽东把矛盾分析方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丰富的矛盾分析方法。
一、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理念创新
1.从工作理念高度确立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路径方法
从哲学角度看,“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对于共青团工作的路径方法也是如此,在诸多的路径方法中存在着一个主要的路径方法,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路径方法的存在和发展。这个主要的路径方法就是党中央在明确青年工作路径方法时提出的“以青年为本”[注] 参见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7月2日。 。
以青年为本,看似是共青团工作的理念和原则,实则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路径方法。以青年为本之所以属于路径方法,是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具体的路径方法都源于路径方法的基本理念。共青团干部如果具有做青年友的理念,就会从青年利益和青年参与的角度去开展共青团工作,选择有利于青年利益维护和实现的路径、能够吸引和动员青年的方法;如果持有做青年“官”的理念,就会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待工作,选择有利于自我利益的实现尤其是职务升迁、而不管青年如何成长发展的路径方法。可见,做青年友,还是做青年“官”,这两种对立的理念直接关系着一个人在共青团工作中会选择何种工作路径方法。可以说,以青年为本作为根本路径方法,孕育了共青团工作的其他路径方法,凸显了共青团工作的性质,使得共青团工作与党政工作和其他群团工作相区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如何开展青年工作的理念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首先就是要树立以青年为本的工作理念。
共青团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组织关系,一是与党的关系,二是与青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两种组织关系,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路径。人们常说,共青团跟党走是必然的,但青年是不是跟共青团走就很难说具有必然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共青团工作的正确路径方法是面向青年、争取青年、赢得青年,做好青年的教育和服务工作。对于共青团干部来说,以青年为本的反面是以官为本。一个人如果持有官本位思想,就会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然是眼睛向上,在上级面前自我设计、自我表现,甚至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这种错误的工作路径方法,与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密切相关。这四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脱离青年的问题,严重背离了以青年为本的工作路径方法。
其次,“百家宴”宴席的举办有助于融洽邻里关系,增进村民间的友谊。盛大的集体宴席需要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所以通常是宴席开始的前一个月村民们就已经在“福首”(每年元宵节当天搞完活动后,村里人集中开会,用“抓阄”的方式,抽出下一年度的“福首”)的带领下开始筹备。宴席使用的桌椅板凳、碗盘杯碟等物品大多由村人提供,不够的再从专门的租赁公司里租借;宴席费用则主要来自来宾交纳的福缘钱,不够的部分由福首或当地成功人士自愿捐助;至于宴席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帮忙的,没有工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在做善事。近年来虽然“百家宴”活动有了政府方面的介入,但如果没有村民们团结一致共同出力的话这个活动是办不成的。
本文基于武汉轨道交通商务区站深基坑逆作法工程,利用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该工程支撑方案选型,针对逆作法施工挖土时间较长以及施工组织较为复杂等问题,提出更为优化的方案。
2.以青年为本作为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含义阐释
从操作层面讲,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是很多的,一般的路径是根据党政要求和青年需求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某项活动或者项目,然后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活动、实施项目,最后对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在这个工作链条中,共青团干部需要采用各种具体的动员、组织青年的路径方法,改进工作实施办法。
秀容川抄起一把米,摊在锅台上,双目瞳孔迸出金色光芒来,刹那间,瞳孔便如赤金一般,灿烂、神秘,华美、诡异,他一只眼睛注视傀儡和老砍头,一只眼睛扫视锅台上的米,一眨眼,米就看完了,秀容川见没发现什么,将米粒扫落,又从锅里抄起一把米。
11月29日,由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协会主办,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上海市燃气行业协会、上海市燃气节能技术促进中心、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航天智慧能源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的锅炉低氮技术论坛在“2018上海国际供热及热动力技术展览会”成功举办。论坛由市节能协会秘书长徐君主持。相关领域领导、专家、会员单位代表及专业观众100余人出席论坛。
第二,以青年为本体。从本体上说,共青团是青年组织,其基本力量是青年,因此,共青团干部要置身于青年之中,努力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在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中充分听取青年的意见和建议,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青年工作是青年人的事业,必须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放手发动青年,充分信任青年,紧紧依靠青年。共青团工作不能忽视青年的主体性,而应关注青年的个体存在,切实把青年作为工作主体,让青年在各项工作中当演员、当主角,而不是当观众、当配角。共青团开展的针对青年的动员、引导和组织工作,是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参与平台,展示的是青年的出场出彩,而非共青团干部的个人意愿或自我表现。以青年为本体的共青团工作,应聚焦于现实社会中的普通青年,提供一个让广大青年展示其生命特征和创造活力的平台。共青团工作的评价目标是要凝聚青年力量,在推陈出新中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要重视青年的评价,而不是领导的评价,把青年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标准。只有真正站在青年立场上出主意、做决策、搞活动,才能全力扭转共青团工作中青年要么没有感觉、要么不愿参与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强化共青团干部的青年工作理念。共青团事业能够历经近百年而生生不息、传承发展,固然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广大青年的参与。共青团只有凝聚青年,融入社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第三,以青年为本色。从本色上说,青年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是社会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力量。因此,共青团组织要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工作方式,树立共青团工作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青春形象。共青团工作作为群团工作,具有不同于党政工作的特点;作为青年工作,具有不同于其他群团工作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内容生动、形式活泼、气氛热烈、语言形象、表情丰富、交往亲切等。共青团工作要体现青年特色,必须吸收青年中的流行话语,包括网络语言,使青年听起来感到亲切,能够动情。要从青年的接受心理出发,对事物做出形象性描述,把抽象的道理说具体,增强共青团工作的通俗性和说服力。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并重,杜绝呆板的表情、枯燥的言辞和乏味的活动,不断激发青年的青春活力。
3.以青年为本作为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结构分析
高职旅游专业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专业设置没有特色,相同专业开设过多。现阶段,国内高职旅游专业设置大都集中在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等少数几个领域,从而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大众化,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1]。第二个是新兴专业发展缓慢。高职旅游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专业设置与行业需要脱节,与就业要求脱节。
第一条路径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党章和团章的规定,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共青团是一个教育机构,教育形态属于有别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社会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教育方式是实践活动。正是共青团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共青团的育人功能。“没有脊梁,人是站不起来的;没有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坍塌。”[注] 参见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7月2日。 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就是要帮助青年挺直脊梁,坚定理想信念。为此,共青团组织要引导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帮助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中明辨是非,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本质,从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UCVA)、屈光状态及BCVA(1%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矫正再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照相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遮盖-去遮盖检查、交替遮盖检查及眼球运动检查排除显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疾病;同视机(L-2510B,日本Inami公司)检查远立体视;随机点立体视图谱(RDS图谱)检查近立体视。为便于分析,参考文献[5],将立体视进行赋值评分量化,见表1-2。
以青年为本成为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路径方法,是由共青团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群众性实质上是青年性”[2],因而具有天然的青年性。党之所以要建立和发展共青团,就是希望共青团能够凝聚青年,把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的组织价值在于能够密切联系青年,对青年具有动员力和吸引力。共青团要履行好带领青年跟党走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坚持以青年为本,有效地影响和覆盖青年。
第二条路径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共青团除了育人,还要建功,这就是要动员和组织青年进行劳动实践。青年的基本活动是劳动,劳动是青年作为人的类本质。“青年是劳动实践的存在物,在各个领域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实践者,而在高新技术、军事、体育等许多领域更是起到骨干作用的劳动实践者。”[4]青年的劳动实践,无论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改造社会的活动,都是青年发展的内在需求。当代青年适逢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其成长期和奋斗期与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高度重合。共青团要以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召唤和激励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号召、组织各行各业的青年在本职工作中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第三条路径是为青年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具体服务。任何群团组织都应该联系其组织成员,并为组织成员提供具体服务。共青团是青年组织,联系和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的天职,也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路径。联系和服务是青年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联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服务。共青团干部要与青年建立联系、保持联系,切实了解青年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服务。联系青年,总的是要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使更多的青年能够参与共青团工作,在参与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某中央企业团委的调查报告指出,该公司有30%以上的青年没有参加过共青团开展的任何活动。这表明,在成建制、共青团组织比较健全的单位,依然有相当比例的青年游离于共青团工作之外,而且仍有大量新兴领域的青年和从事个体劳动的青年还没有被共青团工作覆盖。服务青年,关键是要为青年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帮助,使青年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共青团干部要置身于青年之中,与青年交朋友,倾听青年呼声,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尤其是多关注困难较大的青年。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表现在受社会利益化的广泛影响,青年多样化、复杂化的利益需求日益成为共青团工作中必须关注的一个核心要素,部分青年对共青团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情感认同转变为现在的利益认同,能否帮助青年实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利益,已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中心议题。适应这种变化,共青团组织要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更加经常性地维护青年权益,实现利益诉求。只有对青年成长发展有实际帮助,共青团才能真正“让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才能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注] 参见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7月2日。 。
以青年为本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路径方法,具有自身的工作结构,这就是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和服务青年。这个工作结构主要基于共青团的职责使命,与青年的成长发展相一致。共青团要依据以下路径开展工作。
二、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技术创新
1.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的核心内涵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制参比电极在使用后再放置近2个月电位仅有6~8 mV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该实验的电化学测试。
共青团工作涉及多门学科,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例如,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需要运用哲学、教育学、美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组织青年进行劳动实践,需要运用组织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需要运用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可见,共青团工作的路径方法是跨学科的,具有多学科的专业性。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信息迸发、知识爆炸的时代,能够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普遍比上一代见多识广,这在客观上要求共青团干部必须提高工作能力。如果共青团干部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跟不上身边的青年,“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老话、套话,同广大青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那当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5]。共青团干部要想与普通青年情投意合,就要学得多、懂得多,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如果自身知之甚少,讲的东西信息量不大、含金量不高,就不可能真正对青年产生教育影响。目前,许多共青团干部比身边青年年龄大,与青年或多或少存在年龄隔阂和文化差异,对青年所思所想所求不了解、不熟悉,这就不利于与青年打成一片,不能真正了解青年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为了做好工作,共青团干部要更多地了解青年的学习、就业、休闲、娱乐情况,做到对青年的生活状态如数家珍。
2.精准发力是增强共青团工作技术性的重要体现
以青年为本中的“本”是指本源、本体、本色。以青年为本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路径方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精准发力是当今社会多领域广泛运用的工作路径方法。共青团工作线多面广,如何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是需要讲究路径方法的。无论是应对当前共青团工作中多方面的矛盾和挑战,还是实现共青团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都需要共青团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向精准化转变,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共青团中央提出,当前共青团工作要聚焦主责主业,这是精准发力的路径方法。聚焦主责主业,就要在工作内容上精准发力,坚持共青团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定位,发挥共青团的政治功能,扩大共青团在青年政治意识培养中的影响力,增加在培养28岁以下党员工作中的贡献率。聚焦主责主业,就要在工作对象上精准发力,把共青团的工作资源、工作力量放在35岁以下的青年身上,特别要加强有较大话语权的新兴青年群体的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就要在工作安排上精准发力,既不能四面出击,也不能勤换频道,而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被实践检验为有效的品牌活动。制定共青团工作方案时,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各项工作任务,要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标准、工作过程、工作时限和工作绩效。在工作实施中,要精准对焦,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致。
精准发力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当代青年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每天都要接触、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已成为青年聚集地的情况下,共青团加强互联网上的工作就成为必然。近年来,这方面工作有了新进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深刻改变着社会结构和青年的交流方式,使得原有的共青团工作体系明显滞后。“青年与共青团之间利益相关度严重下降和青年组织化在网络空间里获得快速和广泛的实现,使共青团基层组织出现较严重的边缘化现象,其整合青年的传统方式不断失效。”[6]共青团如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化手段,提升感知青年和有效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水平,这是工作路径方法的一个创新点。在互联网工作中,共青团不仅要发放和统计问卷,还要对青年的转发和评论进行关注,这样才能了解青年的真实想法和看法。
精准发力要切实解决基层共青团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资源是共青团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共青团只有拥有必需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做好党的青年工作。从基层共青团工作实际看,资源筹集的路径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资源获取的路径发生了变化,基层团委普遍出现了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的问题,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在一些基层地区和单位,“资源问题影响甚至制约了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工作的生存和发展”[7]。许多地区和单位共青团组织拥有的资源“难以支持和支撑新的社会条件下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职能的履行和发挥,从而影响了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8]。如何争取工作资源,已经成为基层共青团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在获取资源上,共青团干部要更加广泛、自觉地运用组织化、社会化的方式,既要挖掘共青团组织的内生资源,提升共青团的工作效率,又要广泛吸纳丰富的社会资源,增强共青团的社会动员力。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重庆等地在共青团改革中,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制定新的工作政策,财政部门按青年人数列支青年工作经费,这有效地从机制上解决了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经费问题。
第一,以青年为本源。从本源上说,青年是共青团组织存在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基础。因此,共青团组织要坚持教育和服务青年的本旨,从青年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去谋划各项工作,帮助更多青年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让青年能够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项成果。由于年龄轻、资历浅、职位低,青年总体上缺乏公共政策的制定权和社会利益的分配权,这导致部分青年在教育、健康、就业、收入、住房等多方面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关注青年的民生问题和现实利益,理应成为共青团工作的普遍性原则。共青团要运用充权理论,特别关注青年中相对弱势的人群,如身心不健康青年、低学历青年、农村青年、穷二代、民二代、闲散青年、犯罪青年等,帮助这些青年“排除各种主观和客观的障碍来感受自身的力量,通过自身的正面经验来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并且尽可能地在集体的参与中改变或掌握自己的生活”[3],从而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伸张社会公平正义。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应结合绿色生产的特点,应从绿色经济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应具有代表性,避免重复。
3.着力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水准
从根本上说,共青团工作是针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极难的,需要明晰的观念、广博的知识、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能。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惯性,有时还具有顽固性。培育青年的正确思想,校正青年的错误观念,不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要采取科学方法和专业手段。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真心真情与青年交朋友,针对青年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释疑解惑。随着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开放,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青年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活跃性、多样性和开拓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青年群体,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要随之而动,着力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一概而论、大而化之。如果共青团工作依旧停留在以前的认识和做法上,沿用单一的行政方法,就会背离青年的现实情况,偏离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很难,而且是因为青年社会阅历较少,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极易受到外界错误思想的影响。当今时代,社会利益差异化导致青年利益诉求多层次、多样化,部分青年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相应的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诉求发生新变化、呈现新情况。西方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对处在深刻变革中面临思想困惑的那些青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消极影响。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为重个人轻集体、重物质轻精神等思想意识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青年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还能够与国外青年进行直接交流,一些青年的思想意识和接受心理发生了变化,不再轻易信任各种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这就要求共青团干部多学习思想政治引领的相关理论知识,善于根据青年特点,运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在解决青年的思想困惑中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劳动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情况下,共青团要对青年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帮助青年认识到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好逸恶劳是违背人性的”[9]。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不少是独生子女,因此,一些青年从小被家庭宠爱,没有干过多少活、吃过多少苦。如果不能强化这部分青年的劳动观念,就可能丧失奋斗精神,滋生贪图安逸的不良习气。共青团要开展各种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培养青年的劳动情感,激发青年的奋斗热情,引导青年认识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精神是时代新人的重要标志”[注] 参见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7月2日。 ,自觉抵制坐享其成、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在辛勤劳动中创造美好的生活。
4.突出青年群众工作特征是增强共青团工作技术性的内在动力
共青团工作属于群团工作,具有群团工作的特点,需要采用群团工作的方法。群团工作方法是非机关化、非行政化的工作方法,不是仅仅下发通知、印发文件、召开会议,而是要深入青年之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和服务青年。对于广大的基层共青团干部来说,如果天天待在办公室打电话、发文件、发微信,就不可能做好共青团工作。我们还应看到,群团组织很大一部分是群众自治组织,群众工作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特点和优势。青年既是共青团工作的对象,又是共青团工作的力量。发挥青年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优势,更多地依靠青年做青年工作,是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重要创新。共青团干部要善于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激发青年的内在活力,敢于和善于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动员青年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彻底打破行政化思维定势和让青年当看客的工作惯性。共青团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要创新工作思路,组织活动时请青年一起设计,部署任务时请青年一起参与,表彰先进时请青年一起评议,这样才能把青年工作对象转变为青年工作力量 。一旦提高了广大青年的参与度,共青团工作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共青团工作是一个多技术的集合。共青团工作涉及青年学习成长、职业发展、生活提升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只有综合运用青年工作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倡导互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强化特色和扩大覆盖面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产生共青团工作的综合效应,全方位地推进共青团工作。就拿动员青年的工作来说,传统的宣传动员主要是规模化的集中宣讲和灌输,而在新形势下应运用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互动表达等多种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这需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突破传统青年工作的模式,合力疏导青年情绪,化解青年纠纷,引导社会舆论,为青年释疑解惑。要创设符合实际的各种青年工作主题,通过现代化的媒介与相应的背景适时衔接,进一步拓展共青团工作的空间,实现共青团与青年的多维度联系。共青团干部要学会与青年进行近距离、无隔阂的沟通。传统的共青团工作方法呈现出共青团干部单向联系青年的特征,而路径方法创新则强调共青团干部与青年的双向互动。只有更多地与青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发挥青年的聪明才智,才能走出传统工作方法的困境,使共青团工作保持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核心是要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技艺、技巧、法术。这是共青团工作科学性、专业性的体现。共青团工作作为一项动员、组织和服务青年的工作,需要讲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共青团工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虽然没有准入条件,但却是一项需要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专业性工作。这种科学性和专业性体现在共青团工作需要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和技巧的运用。世界上许多国家把青少年工作定位为专业性工作。德国《社会法典》第8部是《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从法律上把青年工作机构称为专业机构,如德国国际青少年工作专业服务机构(IJAB)、德国青少年儿童专业工作组(AGL),地方青少年事务局设有青少年专业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协会、福利协会等从事的青少年工作都被认定为专业工作。随着青年状况的快速变化和青年工作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其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是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的根本所在
工作路径方法与工作制度密不可分,根本上是由工作制度决定的。从制度层面看,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再造共青团工作的流程。共青团工作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都与制度的缺陷有关,因此,制度创新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方面。制度层面的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核心是密切与青年的联系,及时对青年进行教育和服务。
党的群团组织与行政机关在机构设置、行政级别、人员身份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而具有天然的机关化和行政化属性,可以说,行政化问题由来已久,共青团组织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共青团中央就提出了去行政化的课题,但时至今日机关化、行政化问题依然存在,这有其制度性原因。在社会公共治理框架中,共青团充当了党的青年工作部门,拥有自上而下的完备机构和相应的行政级别,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还是功能发挥、工作运行,普遍采用与党的部门相似的科层制模式。改革开放前,社会管理高度统一,青年分布在各层级的学校和工作单位之中,成为高度组织化的个体。共青团组织借助自上而下的行政化体系,可以方便地采用行政化手段,有组织地、集中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但是,今天的青年处在频繁的流动之中,学习方式、工作性质、生活形态更加多样,青年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非单位化、非集中性、非同一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的创新,很重要的是如何强化共青团作为青年政治组织在基层治理格局中的空间定位,“寻找嵌入基层多元共治、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10]。这就要在组织化动员渠道之外拓宽社会化动员渠道,更多地采用“‘去组织化’工作方式来应对‘非组织化’的青年活动规律”[11]。
2.完善联系青年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直接联系青年是共青团改革中出现的一项新制度,赋予了共青团工作新的路径。直接联系青年,就要通过建立联系点、面对面谈心等形式,密切共青团干部与青年的联系。落实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共青团干部就要深入基层,充分调查研究,了解青年情况,并把青年学习、就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整理出来,并着力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只有直接与青年打交道,才能了解到青年的所想、所需、所忧,才能在共青团工作安排中充分体现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在直接联系青年的过程中,既要向青年讲,又要听青年说,把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直接联系青年制度落实好了,共青团才能够真正成为青年身边的有效存在。
直接联系和服务青年对共青团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些大学生反映,学校团委干部普遍不如学院团委干部与学生亲近。这其中有接触机会多少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和感情投入问题。共青团干部如果青年观念淡漠,对青年缺少感情,缺乏联系,或者流于形式地接触,就会引起青年的反感,使共青团干部与青年关系疏远,产生隔阂。与青年接触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做样子,不能打折扣。只有放下架子接地气,与青年零距离接触、贴近交流,才能增加青年的满意度。毋庸讳言,一些共青团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验,不懂得如何与普通青年打交道,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习惯于讲书面语、说场面话,与普通青年的话语不同频道。有的不愿到青年中去,不掌握青年心理,不了解青年愿望,不熟悉青年语言,不研究青年工作规律,只知文件和书本怎么说,不知具体怎么办。有的不愿直面青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更不会化解这些矛盾,在各种矛盾和青年诉求面前感到束手无策。如果这样,青年就会躲闪甚至拒绝共青团干部的联系。
直接联系青年就要采用扁平化的路径方法,对共青团组织制度进行改造。这不仅要让更多的普通青年参与各级共青团委员会,在共青团工作决策中有话语权,更为重要的是畅通各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渠道。与青年自组织相比,共青团组织大多是群众性不足、机关性有余,所提供的大多为程序化、格式化的服务。共青团与青年如何在时间上同步,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时间与节奏,基本适合过去青年固化于单位制的情况,那么在今天青年分布领域广泛、就业方式多样的情况下,就不合时宜了。群众工作的路径方法,应当更多地填补青年课余、工余、业余的时间段。目前,共青团干部与青年的联系,大多是通过开展活动得以实现的。青年对这种集中性、场面性的活动感受,往往不如个性化、具体化的服务更有效果。事实上,共青团工作的时间与青年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高度重合,使得许多青年没有时间参与,有的地方出现了共青团工作找不到青年、青年有需求时又找不到共青团的尴尬局面。因此,共青团干部上班时间更加富有弹性和机动性,是“有效联系青年的最好工作方式”[12]。
3.善于运用政策工具是共青团工作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
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制定和实施团的工作政策与青年工作政策。从政策层面看,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就是要优化共青团工作的政策环境。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在政策层面包括两个路径:一是共青团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是青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共青团是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多年来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共青团工作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共青团改革背景下,从政策层面看,创新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就要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等关于党加强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相关规定。这其中核心问题是以下三个:一是各级党组织要增强领导共青团组织的政治责任。从现实情况看,一个党组织是否重视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怎样实施对共青团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开展得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强化管好用好共青团的责任担当。如果一个党组织平时对共青团工作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一年也不研究一次工作,对共青团组织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关注,既不指方向,也不交任务,这实际上就是放弃了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二是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党的工作总体格局,同党组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把团建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使团建工作占一定比重。各级党组织要贯彻党章规定,注意共青团干部的选拔和培训,确保县级和县级以下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和企业事业单位是党员的团委书记,能够列席同级党委会和常委会。这一点现在落实得很不好,需要从总体上进行检查和督促。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健全稳定规范的共青团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共青团基层工作阵地建设。三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要认真研究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直接用管理党政机关的办法来管理共青团,要给共青团留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对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给予指导和支持。
共青团工作是针对青年的工作,是组织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共青团要更加注重、更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青年工作,推动青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青年在教育、就业、参与上具有自身的发展诉求,但在公共政策领域却缺少话语权,这需要共青团组织代表青年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实现青年多重利益。在共青团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4月发布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个《规划》明确规定,“设立推动规划落实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共青团中央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 。对于共青团组织来说,《规划》最大的意义是有了在党的领导下,协调相关党政部门参与和支持青年发展工作的国家政策依据。“贯彻落实好《规划》,共青团责无旁贷,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压实牵头和参加单位责任,一项一项加以推进,务必落地见效。”[注] 参见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7月2日。 《规划》制定来之不易,而如何实施更为关键。《规划》实施的主体是党政部门,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如何有效地协调众多党政部门共同实施规划,这需要工作路径方法的创新。共青团工作尽管以往有过与党政部门合作开展工作的经验,如共青团中央自1994年以来一直联合二十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青年文明号活动,但这个《规划》的实施具有不同的工作路径方法要求。这其中关键是运用公共政策领域中协同治理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各个政策执行主体的功能作用,进行跨部门的横向协同治理和跨层级的纵向协同治理,汇聚各种协同治理的力量,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提高协同治理的效能,从而使得《规划》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具有各自的内涵规定、外延范围和实现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深化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对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进行终极性思考,从基础层面对共青团工作路径方法进行全面创新。这既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创新青年工作路径方法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树立新时代共青团新形象的治本之策。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2]张良驯:《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改革中的新跨越》,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3]苏颂兴:《青年“充权”理论与自我实现——2004年海外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载《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4][9]张良驯:《人学视域下的青年发展含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9期。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
[6]沈 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群众工作路径探究》,河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1页。
[7][8]刘宏森:《“共青团资源论”论纲》,载《青年学报》,2014年第3期。
[10][11][12]文 嘉:《共青团直接联系青年的路径研究》,载《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收稿日期 :2018-11-10
作者简介 :张良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研究青年教育、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青年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编号:WKXL201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邢 哲 )
标签:共青团工作论文; 工作路径方法论文; 共青团改革论文; 群团改革论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