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艺术对美的认知跟以前是不同,人们对艺术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较以前更高了,现在园林设计不能再据于传统园林的做法,应该更加多元化,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生态园林景观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发展
引言
设计园林景观并不是简单地栽花种树或随意摆放几块石头、凳子,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对艺术的配置,使园中各个因素相互结合。如果将各个因素完美地结合,发挥其观赏特性,就能体现出植物和植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还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为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针对于生态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研究价值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项目,首先需要科学落实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将生态化观念贯穿在整个项目的建设中。可以考虑到植物自身的发展需求。植物多样化原则是景观设计的研究前提,所以各种植物在不同的使用方面产生不同的差异性。为此,可以根据植物的差异性特性。在生态化设计中采取相关手段,合理搭配植物,进而提高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整个过程中突出每种植物的特性,在提高欣赏者视觉盛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个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另外生态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该原则需要采取多项的配置方案作为支持。例如,植物的存在能够为周围环境作出贡献,比如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物等。由于每种植物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不同作用,为此需要根据每一种植物的应用优势,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环境保护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通过植物的多样性特点,能够改变该区域的土壤和土质条件。使该区域的虫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控制,从而防止园林景观被破坏,实现生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借助植物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借助植物自身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该区域的空气、温度条件,进而保护整个生态环境;园林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对该地区的水体环境作出优化,减少该地区园林的水土流失问题,实现植物固土的特点。也意味着利用植物多样化配置原则,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思想重视,根据植物特性配置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方案,实现生态化园林景观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保护环境、美化城市重要作用。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资源浪费情况频繁出现
在实际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当中,并没有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灵活的变化。相关的工作单位和部门过度的重视实际工作当中的各类技术指标,为了达到相关的指标标准,经常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超出实际的计划,而这种情况就会使得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频繁发生,这对于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工作是具有比较大的消极意义的。
2.2植物种类单一
在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全面的展现生物的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同一个城市当中,同类型的植物种植的数量一定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握,如果种植的数量太多,就会导致审美上的疲劳,给人们一种简单枯燥的感受。与此同时,在设计建设时,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整合当地自身的气候特点,传统意义上的四季常青的设计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实际状况,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下,可以营造出的最佳的观赏效果就是有效的展现出四季分明的特色。
2.3水资源浪费情况频繁出现
一般情况下,在园林景觀的设计工作当中,水资源的处理方式主要具有两种,首先是聚,其次就是散。在现实生活当中,人民群众对于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能够经常见到的,例如跌水以及喷泉等等,但是要知晓的一点是,这些水资源景观所消耗的水量都是比较大的,进而就会形成一定的浪费情况而不自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大气降落的雨水其实是能够进行一定的利用的,但是现阶段的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的人员并不注重这一点,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流入雨水管网当中,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3针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研究策略分析
3.1在合理选址上的体现
对园林景观的合理选址是应用生态规划理念的有效保证,在对园林景观的选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其中的各个影响要素,不仅要对自然条件调查认识,包括选址的土壤、植被、周围居住环境以及气候特点等,在选址设计当中合理进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消除不利因素,保证建设的生态系统能够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融入,不会造成对原生环境的破坏与干扰。
3.2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众所周知,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前期工作当中,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话,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对于生态园林景观的未来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的目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首要应该做到的一点是增加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的总量,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雨水回收以及中水的利用等等;其次,还需要做到的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生态园林要尽量的减少大型的水景的设计和制造,这样就能够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另外,为了使得生态园林的景观最大程度的美化,应多采用一些微喷技术。
3.3树种选择
应注重树种选择的科学性、树种的生态功能性,以及植物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应以优良乡土植物为主,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树种。乡土树种应占80%以上,同时合理搭配部分新优彩叶树种丰富植物群落色彩,突出群落季相变化。宜根据森林规模确定合理的物种。以此营造多样化的生境类型,为不同生态位的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宜适当栽植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等具备特殊功能的食源、蜜源类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提供食物来源。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食物链,形成稳定的能量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完善与保护。宜注重引种驯化成功的特色乡土植物的应用,协调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的搭配比例。宜注重不同色彩植物的选择搭配,加大春色叶、秋色叶、常年异色叶树种的应用。创造丰富的季相变化。宜注重场地内原有大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宜采用形态自然的植物,仅采取适当的功能性修剪,最大限度保证植物自然生长。不宜采用成排的绿篱、色带和修剪成几何形态的绿球。
3.4园林景观在城市生态的辐射带动建设
园林景观建设也可以适当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在对本身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充分考虑其周围的环境因素,实现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通过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绿化、公园、植被等向合理的方向进行设计与发展,以其为中心构建一个范围更广、面积更大的生态系统,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新的设计理念,采用科学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优化植物配置方案,提升园林景观配置效果。同时,在植物配置优化中,还需结合当地环境因素与实际情况,实现植物配置的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从而充分发挥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
[2]李好.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相关探讨[J].四川水泥,2016(9)
[3]李宁.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现代国企研究,2015(6
论文作者:张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水资源论文; 树种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节约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