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论文_汪滔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论文_汪滔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分公司 重庆市 404000)

摘要: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现代化、信息化社会时代,智能电网的出现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智能电网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推动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整体应用效果,同时还能够促使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优化。配电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条件因素的限制影响,这些条件的存在会直接导致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日常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落实,实现自动化技术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应用成效

一、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技术特点

(一)系统主站功能完整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建设应该以主站系统为主体,明确主站系统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一体化基础平台。可以进行全面数据的流通和配电信息的覆盖,可以根据试点所在区域的配电网络特点解决自动化配电问题,还可以流通线路的具体通电情况和相关数据。在配置自动化配电主站时,要在其规模上进一步考虑需要使用的软件和硬件的标准以及配电系统的标准,使其对于反馈的信息具有监督的技术,并可以做出分析,进行相关的调整,从而促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二)FA方式多样化,重点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结合通信条件,综合配电网网架结构和一次设备的现状,合理选择FA方式:配电主站/子站与配电终端之间具备主从通信条件且开关设备具备电动操动机构的配电线路,一般采用集中型全自动方式;配电终端之间具备对等通信条件的配电线路,则采用就地型智能分布式;通信通道性能不满足遥控要求或开关设备不具备电动操动机构的配电线路,则采用集中型半自动方式;不具备通信手段或通道性能不满足遥控要求的配电线路,在配电一次网架具备双电源供电手拉手条件时,则采用就地型重合器方式。

(三)遵循IEC61968标准,实现信息的交互

配电自动化工程涉及多个环节,是一种较为集中的操作工程。多数试点工程建设要遵循IEC61968标准,使用信息交互总线,实现多系统的整合。多个试点区域可以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信息交互,从而使不同区域的信息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较为系统和标准的数据模型,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互联网的综合性应用,推动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进程。

(四)显著提高性能

进行试点的单位依据当地实际的网架结构、设备情况以及需求,合理选择需配置的配电自动化终端。不同程度地使用“三遥”设置、“两遥”设置或“一遥”设置,增加了配电自动化的覆盖范围,给配电网工作人员及时修复故障提供了有效消息。近几年,配电终端在电池容量、性能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有效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二、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重要实施内容

(一)设备改造升级

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由于推行配电自动化而导致大量电网设备投入其中,试点工程在具体操作时,都会选择一些网架结构相对比较合理的系统。比如可以利用RS3,其在99.9%以上的区域当中就可以相对应的建设。针对这一现象,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根据改造要求对试点当中所有不符合N-1需求的局部线路进行相对应的改造升级。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线路相互之间的联络点得到有效的强化,而且还能够促使电网结构越来越完善。在保证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满足配电自动化基础设施在构建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针对一些不符合配电自动化要求的设备进行具体操作时,比如配电室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在其中增加一些互感器或者是其他不同类型的监测设备。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对数据实现自动化的监管,而且还能够保证配电自动化自身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建立配电终端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试点区域内的实际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及其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可以配置的配电终端。针对网架中的关键性节点,采用“三遥”配置。重要的配电室可以增加“遥视”功能。对于网架中的一般性节点,可使用“两遥”或者“一遥”配置,在相关的分支线上安装电故障指示器或用户分界开关等基础设备,以便更好地掌握配电自动化的实时信息,及时修复出现故障的地方。

(三)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分析

在对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配电网建设的规模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要对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应用进行优化配置,对系统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开放性以及拓展性进行分析和整合。除此之外,想要提升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的生产管理力度,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持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对GIS的应用,将相关信息导入到主站系统之中,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同时,还应该结合配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主站的功能性进行拓展。

三、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应用成效

(一)经济效益

通过配电自动化项目的建设,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得到了降低。随着技术的改造与创新,电源配置得到了优化,电负荷得到了合理调整,线损率得到了降低,有效改善了配电一次设备整体的运行环境。FA模式的使用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自动隔离故障区,还能够及时恢复非障碍区域的供电,所以大幅提升了故障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三遥”等配置的使用,某些维护与检查工作不需要电力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成本。

(二)促进管理效益的提升

通过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地实现了配网点到的集中化管理,推动了配电自动化主站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了配网调控的统一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对配网调控以及生产运维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持此之外,通过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的实现了配网的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的投入,促进了管理效益的提升。

(三)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电力的供应有着更大的需求。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一方面能够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稳定、安全的质量服务,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技术特点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实践中针对网络进行优化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网络的升级改造,对配电自动化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推动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在保证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能够被不断积极推进的基础上,要完善智能电力网络在其中的作用,尽可能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晓沾,贾鹏,常宏,祝娟娟,宋军光.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2):184-185.

[2]徐夏芳.余杭区供电公司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万浩.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研究[J].通讯世界,2015(02):107-108.

论文作者:汪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论文_汪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