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全球影响_巴西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全球影响_巴西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及其全球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格局论文,变化趋势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认识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如何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如何认识这种变化带来的全球影响,是事关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各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及由此决定的相互间经济关系。就当前世界经济状况讲,美国经济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来说,都高居世界各经济强国之首,表现出强势地位。从相对静态方面看,以美国为首的高收入国家GDP占了世界GDP总量的80%,它们主导着当今世界经济事务的主要方面,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世界80%以上的人口和近80%的土地,但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却只占世界的约20%。①

从发展变化角度看,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虽然存在,但其一超地位已非绝对。表l数据表明,欧盟②的经济总量无论按照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计算,都与美国处于同一等级;日本虽然相对滞后,但以其巨大的经济规模,人均GDP水平与美国差距也不是很大;中国、印度、俄罗斯则以发展速度的优势表现出它们的经济强势。各经济大国中只有巴西缺乏宏观经济优势,但其资源优势奠定了它在更长的历史阶段中再次取得经济成功的基础。

因此,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仍然延续着苏联解体之后的态势。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总量、科技实力(通过人均GDP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后是发展中大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中国无论是人口和国土面积还是增长潜力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都显示出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性;印度则以人口总量和发展速度引人注目;而俄罗斯和巴西占有人均资源量的优势。其他经济体(包括像韩国这样较大的经济体、尼日利亚这样的人口大国),或者由于人口、或者由于国土面积、或者在经济总量上,与前述国家相比均有一定差距。

二、变化

在可预见的未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可能被拉平。无论如何大力追赶,发展中国家仍不可能在人均经济总量上赶上发达国家。但是,世界经济的布局由于发展不平衡的存在,将发生较大变化。

表1 2006年世界主要大国(国家集团)部分宏观经济数字

GDP GDP(汇率法) 人均GDPGDP(购买力平价法) GDP占世界份额 汇率偏离值 人口(亿)

增长率%

亿美元(2) 美元亿美元(4) (购买力平价法)% (4)/(2)

中国10.7

26301 2001 99840

15.07 3.80

13.14

美国 3.3 13244544190130208

19.66 0.98

2.997

欧盟 3.2 145271 — 138811

20.95 0.96 —

日本 2.2

4367534188 41705

6.30

0.95

1.277

印度 9.2

8869 797 41589

6.28

4.69

11.13

俄罗斯 6.7

9790 6856 17273

2.61

1.76

1.428

巴西 3.7

10677 5717 17011

2.57

1.59

1.867

韩国 5.0

8883 18391 11555

1.75

1.30

0.483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2007年4月。

从表2可以看到,实际上这种发展不平衡在过去26年里就已经存在。我们按国家经济增长情况将表中国家大致分为三组:高增长组(年均GDP增长在7%以上),中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中增长组(年均GDP增长在4%—7%),印度、韩国、2000年后的俄罗斯,年均增长约6%;低增长组(年均GDP增长在4%以下),美国、欧盟、日本和巴西,年均增长约1%—3%。由于1980年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总量很小,因此到2006年,世界经济的主要格局仍然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出现质的变化。但是,如果经济发展速度的这种不平衡再持续若干年,经济总量的对比将发生较大变化。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势头会保持下去吗?

表2 1980—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 (单位:%)

巴西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欧盟

1980—19841.469.565.062.726.18—2.421.16

1985—1989 4.59.866.084.8 9.16—3.723.1

1990—19941.42

10.864.822.187.82—2.341.28

1995—19992.029.126.5 0.844.7-1.04 3.862.72

2000—20043.029.185.761.5 5.426.86 2.5 2.3

2005—20063.310.559.2 2.054.6 6.55 3.252.55

*表中数字为年均增长率,根据2007年4月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换算而来。

在未来的10—20年里,低增长组国家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美国经济看,在未来20年保持过去20年年均增长3%的速度的可能性比较大。首先,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在部分欧盟国家和日本进入人口衰退期时,美国人口却不断增长。虽然美国本土人口的出生率一向被认为是偏低的,但移民的大量涌入填补了其人力资源需求的缺口。具有活力、创造力和劳动能力的人口源源不断进入美国,稀释了美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活力。估计在未来20年,综合考虑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美国人口的上升空间不会被填满,国际人口迁移将会像过去20年那样继续扮演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角色。其次,美国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空间并不大。美国1999年的成人识字率已达99%。2005年美国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分别为99%、94.7%和82.4%,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5.7%,小学和中学的师生比率各为1∶14.2和1∶15。③ 而且,在未来20年,美国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可能比新经济时期更大。因此,美国的人才流入量估计最多保持在过去20年的水平。再次,在新的技术革命开始之前,美国已很难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表3表明,美国劳动生产率自2002年增长4.1%之后逐年下降,2003年和2004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8%和3.1%,2006年的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2.5%。最后,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前,美国人不可能大幅度改变其生活习惯。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会依靠拉长工作时间、提高储蓄率等手段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综合这些因素,未来20年美国经济仍将以稳定为主,年均增速将与过去20年平均约3%的速度差不多。

表3 1997—2006年美国劳动生产率

生产率的提高(%)

19972.6

19983.4

19993.7

20003.9

20011.8

20024.0

20033.8

20043.1

20052.3

20062.5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网站(http://www.bls.gov/lpc),2007年第一季度生产率和成本报告。

就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前景看,离开低增长组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于欧盟来说,未来20年经济增长率即使要保住过去20年的水平也相当困难。一方面,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等问题将会影响欧洲的经济发展。老龄人口众多不仅给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还造成养老金等一些福利费用的巨额支出。欧洲地区是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在其人口构成中,老龄人口比重持续攀升,65岁以上老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超过儿童所占比重(见表4)。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未来20年欧洲地区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虽然工作年限的延长和妇女工作比例的提高,以及外来移民的净流入补充了欧洲劳动力市场,使欧盟国家总体工作人口目前仍在不断增加,但若干年后,当工作年限延长和妇女工作比例提高达到上限后,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将困扰欧盟经济。另一方面,与美国一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欧盟已很难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拉长工作时间、提高储蓄率等方面继续做文章了。此外,在科技创新方面,如果欧洲在新一轮技术发展上能够先于美国取得突破,欧盟经济将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活力。但直到目前,还看不到欧盟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的迹象。因此,未来20年,欧盟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在2%—2.5%之间。向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向下的危险倒是存在。对于日本来说,未来20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在2%左右,理由在于其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提高、技术发展、制度改进等方面均很难有大的突破。

表4 2005年欧盟人口的年龄结构(单位:%)

欧盟25国 欧盟15国欧元区

0—14岁 16.4

16.3 15.8

15—24岁12.7

12.2 12.1

25—49岁36.6

36.6 37.0

50—64岁17.9

17.9 17.9

65—79岁12.5

12.8 13.1

80岁及以上

4.04.2

4.2

资料来源:欧盟网站,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

巴西经济在过去20年亦属于低增长,GDP年均增长率在2.5%左右,但其情况与前面几大经济体有较大不同。首先,巴西的人口问题要到2050年以后才会凸显,之前无论是劳动力供给还是劳动力素质提高都有很大的余地。其次,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水平比发达经济体低很多,不会在未来20年内达到“技术顶”④。再次,由于有丰富的资源(土地和矿产)以及与发达国家的良好关系,巴西的发展无需过多担心资本金的不足。但是,巴西经济也有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包括债务负担及公共开支过大,高税收和高利率政策难以改变,贫富差距很难缩小,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居民存款意愿低等。⑤ 因此,巴西的经济、政治如果能够保持稳定的话,未来2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将为3.0%~3.5%。

与经济低增长组情况稳定有所不同,中增长组在未来可能会有较大变化。韩国经济继续保持过去20年年均增长近7%的速度是困难的。一方面,韩国人口峰值大概在2018年前后,老龄化问题将很快影响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2006年韩国人均GDP已达到18391美元,这意味着影响经济发展的“技术顶”将很快在韩国出现,其依靠学习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道路将越走越窄。此外,韩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经济增长也将越来越困难。因此,未来20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下跌至4%以下区间将几乎不可避免。考虑其位于高增长的亚洲区,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韩国的增长余地相对较大,如果控制得好,也许能够成为低增长组的“优等生”。

印度经济未来进入年均增长高于7%的高增长组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它的两大优势。一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印度人口结构合理,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人口2006年占总人口比例为62.9%,预计到2026年会增加到68.4%,⑥ 这保证了印度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同时,印度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余地也非常大,这保证了从人力资源方面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二是印度的制度改革已开始显现一定成效。如果能够保持这种改革态势,加大经济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市场化,其制度改革效应是可以期待的。尽管有地缘位置、自然资源的贫乏、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结构过于复杂、民主政治的运作不成功等问题的制约,我们仍认为,在未来20年,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在7.5%左右。

唯一可能留在中增长组的大国是俄罗斯。一方面,人力资源和制度改革不支持俄罗斯经济增长进入高增长组。俄罗斯的人力资源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对其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俄罗斯的人口在不断下降,在劳动力素质已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劳动力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率的方式也很难奏效。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由于近五年其石油经济发展减缓了市场化步伐,俄罗斯在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通过市场化来实现经济较大发展;同时,俄通过继续减少市场作用来推动经济前进从长期看似乎也行不通。当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不再上涨时,俄罗斯经济增长能否继续保持在6%以上是有疑问的。另一方面,俄自然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而人均GDP较低等因素也支撑着俄经济发展不至于跌落到低增长组。因此。俄罗斯未来2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估计将保持在5%左右。

中国将继续留在高增长组。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将遇到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等问题,但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客观上降低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而其他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均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从人力资源因素看,中国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会维持到2020年左右,而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持续到2035年以后。从发展阶段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06年人均GDP刚过2000美元,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余地还非常大。这种后发而带来的余地至少还能维持20年甚至30年以上。从制度创新方面看,在过去若干年中,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未来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因此,在未来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是可以期待的。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排除大的非经济因素冲击的前提下,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变化趋势将是:中国和印度处于高增长组,俄罗斯处于中增长组,韩国、美国、巴西、日本和欧盟处于低增长组。

三、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

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推出未来几个时间点的世界经济GDP分布状况。⑦ 首先看2010年的状况。根据汇率变化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6—2010年间将会以年均3%—5%的速度上浮,欧元在此期间将以年均1%—2%的速度上浮,日元与美元保持基本同步。假定各国通货膨胀率基本相同,⑧ 取人民币和欧元对美元上浮速度的中值,则为4%和1.5%。因此,在计算汇率法一栏中,我们将在增长率的基础上再加上汇率的改变来评估主要大国GDP的变化。

表5 预期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单位:万亿美元)

汇率法购买力平价法

巴西 — 1.933

中国 4.138 13.583

印度 — 5.554

日本 4.727

4.514

韩国 — 1.338

俄罗斯— 2.099

美国14.906 14.655

欧盟16.994 10.674

*在短期,所有汇率都是变动的,因此在预期2010年时,所有的货币都需要给出可能的变动值。但由于我们现在的研究只能预期中、日、美、欧的货币变化可能性,所以在汇率法一栏中只计算这几个国家用汇率法表示的GDP。表中数据以表1为基数综合前文分析得出。

从表5可以看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中国和欧盟的GDP十分接近,日本和印度的GDP接近,俄罗斯和巴西的GDP相当,韩国相对落后。而以汇率计算,则美国和欧盟属同一组,中国和日本属另一组。考虑到中、美、欧、韩经济的外向性较大,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相对较差,美、欧、日、韩的技术实力较强等因素,我们认为,2010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大体仍和今天相同:美、欧、日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紧随其后,印、俄、巴、韩各具特色。不同的地方在于,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更大了,而日本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这种格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到2016年开始发生质变。由于时间被拉长,对于可自由兑换货币来说,汇率波动的偏差将被抹平,因此我们将不需要考虑美、欧、日、韩的汇率波动因素。但人民币是例外,由于它是非可自由兑换货币,仍然会为了价值回归而不断升值或贬值。我们认为,人民币在2006—2010年升值的基础上,2010—2016年仍会年均升值3%。据此推算出表6。

表6 预期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GDP*(单位:万亿美元)

汇率法购买力平价法

巴西 — 2.3421

中国7.74121.554

印度 — 8.571

日本5.3235.083

韩国 — 1.669

俄罗斯— 2.813

美国17.498

17.498

欧盟18.595

12.379

*表中数据以表1为基数综合前文分析得出。

表6和表5最大不同处有两个。一个是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中,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和欧盟,印度超越日本;另一个是在以汇率计算的GDP中,中国超过了日本。这意味着美、欧、日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被打破。即使它们能够继续保持技术优势,这种优势至少在日本这个环节已经被中印等国的数量优势所突破。世界将不得不更多地倾听来自于中、印、巴等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如果说21世纪第2个十年的中叶是世界经济格局质变的开始的话,到第3个十年的中叶将是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时段。我们认为,由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手段的改进、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各国以汇率计算的GDP大幅度偏离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状况将被较好地纠正。研究表1中汇率偏离值一栏可以发现,除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超级大国外,GDP被低估最严重的俄罗斯偏离1.76倍,被高估最严重的日本偏离仅5%。假设偏离纠正在20年里达到10%,而偏离过大的中国和印度的偏离纠正为与俄罗斯2006年偏离值相当的1.75,则可得到表7。

表7 预期2026年世界主要国家GDP*(单位:万亿美元)

购买力平价法 假定偏离值 汇率法

巴西

3.23 1.45 2.23

中国

46.5 1.75 26.6

印度

17.7 1.75 10.1

日本

6.20

1 6.20

韩国

2.41 1.2 2.0

俄罗斯 4.58 1.58 2.90

美国

23.5

1 23.5

欧盟 15.85

1 15.85

*表中数据以表1为基数综合前文分析得出。

四、全球影响

表7的结果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表现在经济层面,总量格局的变化将改变各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发言权,世界经济秩序将会相应调整:世界将会更加开放;世界经济新格局形成后,将会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期。

首先,世界经济秩序大幅调整。当今世界经济秩序实际上是20世纪40年代确定下来的,由于其建立主要依托于单个国家的超强经济力,因而虽经再三调整,但整体上仍属于一种离不开单一“领导者”的机制。这种机制一方面使这个“领导者”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为其提供了谋取私利的机会,这是一种缺乏竞争、效率不是很高的机制。当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后,东方和西方将取得同等的发言权,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中间力量,这将使得世界经济向更加民主化和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收入相对落后的经济体跻身世界经济主导者行列,将改变世界经济生活中只有富人才有发言权的状况,它会更多地维护与自己人均收入相当的国家的利益。

其次,世界将更加开放。无论是和美国还是和欧盟相比较,中国和印度的人均资源量都要小很多。因此,这两个国家为实现自身发展,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要求会更加迫切。而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而不再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也将更加离不开世界的其他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20年代中叶的世界一定是大国的对外经济依存度非常高、整个世界谁也离不开谁的时代。

最后,世界经济新格局形成后,将会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期。第一,中国经济由于人均量的落后将会在第一阵营中领跑,但这并不会改变整体格局,序列仍然会是中国、美国、欧盟。第二,主要追赶者印度自身的资源太过局限,当其人口超过中国,经济总量达到十万亿美元级别之后,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最大问题,其经济发展速度可能会降下来。第三,其他大国要赶上2026年印度的经济总量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因此,新的格局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注释:

① 郑必坚:《当代世界问题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② 欧盟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不将其另注为国家集团。

③ 世界银行网站,http://devdata.worldbank.org/edstats/SummaryEducationProfiles/CountryData。

④ 我们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技术发展的“技术顶”,即对于领先国来说,要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所创新,就必须付出比追赶国更多的成本。因此,当追赶国的技术水平接近领先国时,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会下降,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亦会下降。

⑤ “新华社资深记者陈家瑛谈巴西经济、中巴关系及巴西观感”,http://ilas.cass.cn/xueshu_dt/xsjl/20070608/143755.htm。

⑥ “到2026年时印度人口将增为十四亿”,中国人口信息网,http://www.cpirc.org.cn/news/rkxw_gj_detail.asp?id=8007。

⑦ 在做推算之前必须说明:对于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GDP分布状况来说,虽避免了汇率波动引起的偏差,但其难以反映出各国的经济竞争力状况。对于用汇率计算出的GDP分布状况来说,存在着计算偏离问题。对本币可自由兑换的国家,偏离在长期可得到自动矫正,但在短期可能较严重;对本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国家,会出现长期偏离实际的情况,但这种偏离在更长期也会回归。

⑧ 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看,通货膨胀在各国之间是相互传导的,因此可以忽略差异。但在短短的4年间本来是应该考虑的,由于本文总分析期为20年,所以忽略4年的变动以求后面的一致性。这将影响绝对数值,但对主要大国之间的比值影响不大。

标签:;  ;  ;  ;  ;  ;  ;  ;  ;  ;  ;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全球影响_巴西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