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困难、母亲困惑--俄罗斯妇女的生殖状况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_婴儿论文

生育困难、母亲困惑--俄罗斯妇女的生殖状况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_婴儿论文

艰难的生育,困惑的母亲——俄罗斯妇女生育状况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困惑论文,艰难论文,妇女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两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正常进行。前一种生产的意义不言自明,至于后一种生产,尽管它不能像前者那样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却通过人类种属的繁衍保证社会的延续,提供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决定力量—一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一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对其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而也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人口再生产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然而,由于它首先表现为人口的生育,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并主要是由妇女承担的,因此又通过某种自然的、个体的形式得以反映。其中诸如妇女生育健康和母婴保健等问题乍看似乎纯属于医学关心的领域和家庭的、私人的事务,与社会因素无关,但作为人口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背后无不隐含着特定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发展背景。政治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发展背景。本文拟通过展示俄罗斯妇女生育前后的有关情况,分析其所处社会的现实环境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在当今俄罗斯妇女中,想要生孩子的究竟是哪些人?1993年夏,俄《论据与事实》报记者就该问题对莫斯科某妇女保健咨询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查后发现,孕妇中15—20%经济富裕,基本上是家庭主妇,她们具有保证孩子享受优越生活的充分物质条件;70%来自各贫困阶层,她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有的原本并不想要孩子,但目前做人工流产要收费,等到把钱攒够了,安全期也已经过去,只好把他们生下来再说。有的看到左邻右舍相继发了财,认为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也缺少机遇,生下孩子作为自己的财产,至少心理上能得到平衡。她们中中等收入者为数不多,可以说大体上出自俄罗斯女性中生活条件有着天壤之别的两极。那么,这些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在生育前后的健康情况和母婴保健状况又如何呢?

截止1993年7月,俄罗斯共有150万怀孕的妇女,其中70%健康状况不佳。据《论据与事实》报记者对莫斯科某产院的采访,病人中虽然没有一个坦率地承认自己吃不饱,经常挨饿。贫血却是她们中最常见的症状。据权威机关统计,该病患者占孕妇总数的1/3,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高达57%。其次是肾脏、肝脏疾病和神经衰弱。在某些地区,未来母亲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例接近50%。虚弱的身体使为人之母成了一条充满艰辛的险途。莫斯科第五产院提供的材料显示:5、6年前,该院顺产率为60%,如今却倒了个个,60%为难产或产后并发各种疾病。产妇的死亡率也有所上升。1987年,每出生10万胎婴儿的产妇死亡人数为49.52,已大大超过欧洲22人的平均水平。1991年,这个数字又提高到52.43。

俗话,孬种结不出好果。俄罗斯怀孕妇女中大多数人的健康情况远不如人意,直接危及胎儿的健康发育与生长。许多新生儿身体瘦弱,体重不足甚至大大低于医学上规定的标准。他们不仅无力吮吸母亲的乳汁,就连呼吸也感到困难,不得不借助于仪器。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妇科、产科和产褥期保健中心在研究中得出结论,目前新生儿体重平均下降10%。某些医生透露,现在哪怕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中出生的正常婴儿,体重也没有超过2.6-2.7公斤。新生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17.4‰上升到1991年的17.8‰,新生儿中60%有因各种疾病,哪怕是小小的感冒而在一周岁内丧生的危险。除此之外,婴儿出生后的喂养也是一大难题。市场上出售的价廉物美的婴儿食品不多,倘若自己配制,在营养结构和卫生条件上又不一定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对婴儿出生后的成长发育不能不产生不利影响。

从目前俄罗斯妇女的生育健康和母婴保健状况看,其人口再生产的前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当前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事实。首先,俄罗斯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休克疗法”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飞涨的物价使他们勉强维持自己的温饱,这在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她们更直接地面临失业和贫因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母亲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并为胎儿的正常发育创造条件显得更加困难。她们中的多数人家境清贫、囊中羞涩,面对价格昂贵的食品和营养品只得望而却步。在一次社会学调查中,1/2孕妇回答,自己无法达到医生为其规定的营养标准。有关专家也毫不掩饰地指出,她们中有55-56%抗坏血酸不足,77-93%缺少叶酸,这些都是人体内营养不平衡造成的。其次,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保障妇女正常怀孕、生育和女幼健康所需要的休假补贴等种种费用实许统包统揽的做法被取消,这方面的开支现在基本上由各企业承担。在实行市场竞争的条件下,经营者总是竭力追求以最少的投资赢得最多的利润,而把财力放在女职工生育这一不能取得即时效益的领域显然被视为一大浪费。一些妇女怀有身孕后即被“炒鱿鱼”回家,原本已较为拮据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恶化。因此有的妇女明知国家法令明文规定她们在怀孕早期(12周前)去保健机构登记后除享受法定休假外,还发给最低工资的50%,但由于害怕就此减少收入和遭到解雇而始终不敢去作必要的产前检查和安度法定假期,以致引发生育前后本可以避免的种种问题和麻烦。有些妇女还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生儿育女而去干一些不适应其身体状况的重活累活或从事有损于健康的工作,甚至在怀孕后也照做不误,既拖垮了自己的身体,使各种疾病得以乘虚而入,又直接危及胎儿的健康。此外,生育健康的儿童需要安定的环境和良好的心态。而目前俄罗斯经济发展远未走上正常转道,政治局势也尚未完全稳定,社会治安混乱,大多数居民为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疲于奔命,妇女怀孕后更徒然增加了不少需要操心的事,致使其神经紧张程度加剧,影响母亲的健康和胎儿的孕育。

在人口再生产中出现的母婴死亡率提高、难产和产后疾病增多、新生儿体质下降、数十年罕见的大量体弱母亲生育出虚弱婴儿等种种严重情形面前,俄罗斯政府扮演的基本上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角色:除有关部门对出生后安然度过头七天的小公民进行登记外,在其他问题上一概不闻不问。在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俄罗期政府急于甩掉以往的各种包袱,将先前由其投资的福利型妇幼保健机构匆匆推向市场。后者缺乏必要的经费、订位和医疗设备无法添置和更新,以致体质瀛弱的低重量婴儿得不到良好的扩理和治疗而难以保证存活。在一些穷乡僻壤,情况更加糟糕。医院里供暖装置运转不灵,一到冬天,产妇们晚上只能回家睡觉。一日三餐,她们只吃到一点清水麦子粥,动物蛋白质摄入得不到保证,生育时的艰难,产后的恢复和育儿情况可想而知。医生工作辛苦,待遇偏低,国家也没有在政策上予以照顾,他们中不安于本职工作者大有人在,加剧了原本已不尺如人意的妇女生育健康和母婴保健状况。再者,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后,政府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拼命仿效西方,却没有像后者那样建立起一整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险体系。俄罗斯妇女生育健康和母婴保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例证。无怪乎《真理报》在一篇文章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如今我们花了大量钱财供养海外顾问,但他们不知何故不愿让我们的政府睁开眼看看,在美国尽管医疗服务是收费的,但对孩子和母亲的照顾却由国家承担。光为养育一个体重不足的孩子,从它口袋里就要掏出6-8美元,而我们仅拨出2万卢布来维持每天需要1.37万卢布的医院开支。剩下的全部是关于民族灭绝和出生率下降的毫无价值的空喊”。好在医学界和其他方面的有识之士时而敲敲警钟,俄罗斯政府总算没有忘掉这件对国家前途至关重要的大事。据俄联邦总统家庭和妇幼事务顾问、妇产科专家叶卡捷琳娜·拉霍娃透露,在当前的13个军工企业转产民用产品项目中有1项将运用于医学领域,莫斯科和叶卡捷琳娜堡各有一定工厂开始生产适宜于本国婴儿使用的各型号暖箱,产院所需要的各种器械设备也在乌德穆尔特“伊日”汽车厂投入生产。为保证婴儿的营养,俄联邦卫生部制订了“儿童营养工业”纲要。不过它虽然规划得井井有条,婴儿的喂养状况却却没有因之而得到实际改善。实现该纲要需要投入20亿美元的外汇,实现该纲要需要投入20亿美元外汇,而93年政府投资总共仅16亿卢布。现在制造干性配方食品的仅伊斯特拉联合公司一家企业,生产断断续续。在牛奶加工行业,1000家工厂中仅18家拥有生产婴儿奶制品的流水线。漂亮的大纲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无法喂饱嗷嗷待哺的婴孩的。

建设一个国家犹如修建一座大厦,同有牢固的基础就会摇摇欲坠。而养育数量适中、质量上乘的下一代可以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一项基础工程。目前俄罗斯因妇女生育健康和母婴保健状况恶化面临着人口素质下降的问题,如不及时扼制喧一日益严重的趋势,未来缺乏正常劳动能力的人口增多,势必加重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且人口身体素质不良也影响其智力发育,不利于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当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虽有所认识,要真正加以解决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叶·拉霍娃认为,要使情况有所改善,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地方当局。而后者金库里空空如也,偶尔有几枚硬币叮当作响,也常常被即刻用于更重要、更能立竿见影地取得效益的部门。看来,这个问题只有等俄罗斯经济步出低谷开始回升之际才能完全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材料来源:

[俄]《论据与事实》1993年第27期。

[俄]《真理报》1993年9月3日。

标签:;  ;  

生育困难、母亲困惑--俄罗斯妇女的生殖状况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_婴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