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应用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破解复杂系统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0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08(2006)04-0041-05
1 对“两论”的接触认知
1985年,泛系方法论即泛系理论[1] 开创人吴学谋,随大科学家钱伟长来重庆交通学院讲学。泛系思维与泛系方法使人们深受启迪。自此,川渝两地,相继组建起以传播、应用、发展泛系为动机的四川省数学会泛系教改课课题、重庆泰吉泛系工程技术研究所、重庆陪都学校、四川德阳泛系工程学校(院)、重庆建设大学应用泛系研究所等学术科研组织,开展了诸多相应的活动,发表了上百种相关的论著。经吴学谋教授推荐,我们知悉了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订阅了《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年5月28至6月2日,我们应邀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第4届全国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会上聆听到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乌杰教授的学术报告,得到大会分发的乌杰教授的专著《系统辩证论》、《整体管理论》及其主编的《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之后,重庆地区研究系统科学·泛系理论的成员又陆续参加过多次由乌杰教授主持的大型系统科学研讨会,如2002年在上海召开的“第46届国际系统科学年会”,2004年在包头召开的“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建会十周年暨第八届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等等。反复读过乌杰教授的系列论著和多次听过乌杰教授的学术报告后,深深感到:系统辩证论(现更名为“系统辩证学”)[2] 是系统科学新升的又一颗明星,她大大地丰富、发展了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于一体,精辟地概括为“三观”(系统观、过程观、时空观)、“三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五律”(自组(织)涌现律、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整体优化律)和“五畴”(存在范畴、发展范围、过程范围、社会范畴、认识范畴)等四个组成部分并差异协同地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若与泛系理论相比较,不仅共性突出、各有特色,且互补性强,可珠联璧合、差异协同、辩证综合地用于研究、解决现实中诸多复杂繁难的系统问题,为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作出超凡的贡献。于是2003年,重庆的诸多系统科学、泛系理论学者与部分成都地区的专家,将原有的系列学术研究组织,合并、扩变成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作为协同研究、传播、应用、发展当代系统科学体系中的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为主导的科研基地,来实现既定的行为目标:辟科学蹊径而雄观新野,壮民族骨气而振兴中华,聚一代英才而动悟千理,穷天人奥秘而造福万家。
2 对“两论”的比较分析
2.1 “两论”的开创学者
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是中华大地上同时新生的,从不同侧面、用不同方式展示系统概念、属性、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两种理论。为了加深“两论”的认知,现作对比分析。
系统辩证论由系统科学及系统哲学专家乌杰教授开创。他1934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共党员,1955-1960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工程物理系留学,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北岭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邓小平思想研究会(北京)会长、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等18所高等学校兼职教授;曾任内蒙古赤峰市市长、包头市市长、山西省副省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及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环境保护事业优秀领导者”称号。主要成就是创建了系统辩证学学科和《系统辩证学学报》,科学地建立了“一分为多”与“合多为一”的哲学理论。主要著述有:《乌杰文选》(共五卷)包括《系统辩证论》、《整体管理论》、《邓小平思想论》、《城市管理论》、《不归之路》;与H哈肯(德)、E拉兹洛(美)合著《跨世纪洲际对话》;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新世纪新思维》等大型文集。
泛系方法论由中国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被誉称“国际系统论十派、世界数理想百彦、科坛怪杰”的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学谋开创。他1935年1月2日生,广西柳州人,1956年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大学毕业后先后下放劳动6年,干过多种农活。他的一生,多在“不卑不亢、多得多失、欲成方圆、难成方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但又总是不认命”的“及时工作、及时创作、及时开拓、及时拼搏、及时生活、及时自乐、及时寂寞、及时超脱”的境遇中度过的。“十岁志醒,十五超勤、二十创新,四十哲明,论三百篇,理一千定,事万功一,千劫犹进”。这是吴学谋的自我写照。1976年正式创立泛系理论,被权威性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为自然科学总论中的新类——系统科学的新理论而专门列有分类在号N941.6。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定理千个、入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国际系统科学大辞典、软科学手册等十多种大型辞典,对哲学、数学、系统科学、医学、美学、诗学创一家之言。主要论著有:《逼近转化论与数学中的泛系概念》(内含418个泛系新定理)、《泛系方法论》、《从泛系观世界》、《泛系理论与数学方法》、《泛系哲学》、《泛系哲学·泛系美学·泛系百诗》、《泛系控制论·泛系医学·泛系气功学》、《从泛系哲学到泛系诗学》、《泛系:不合上帝模子的哲学》、《泛系:万悖痴梦》、《系统科学大辞典:泛系百篇》、《泛系兵法研究》等,并创编九部泛系专辑。之外,吴学谋还先后从事世界一般系统与控制论组织理事、国际一般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兼执委、国际生命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EOLSS荣誉顾问、国际控制论学报副主编、美国O' Reilly协会泛系学术顾问、国际Internet-IREMB泛系学术顾问、国际一般系统与应用学报编委、国际一般系统与应用学报编委、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荣誉顾问、世界作家诗人文学院与英国Literati特约会员、法国Rusefal通讯编委、国际一般系统研究会中国分会顾问及泛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又在国内入理15个学会、入委25个出版物,受聘为20个学术单位的兼职教授、研究员、荣誉编审,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兰州大学、湘潭大学、广西工业大学、武汉时代科学研究院等等[1]。
2.2 “两论”的研创背景
催生系统辩证论的时代背景有五:(1)人们观察问题的眼光由“实物中心”转向“系统中心”;(2)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科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规律;(3)人们不仅以解剖学的眼光来看待各个局部或科学技术的分支,而且越来越注重事物的整体和整体内部的关系[2];(4)传统的唯物辩证法与新兴的系统科学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亟待丰富、发展和交缘;(5)乌杰教授那“高屋建瓴式的眼界、海纳百川样的气魄”以及在继承吸收基础上欲对传统系统辩证思想作总结创新的壮志雄心。[3]
促成泛系理论问世的历史因缘也有五:(1)科学技术或文化的辩证综合整体化与大结合趋势;(2)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特别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许多专业研究进行新的方法论总结与跨学科泛化;(3)逻辑学、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的现代化、数学化以及计算机化或技术化;(4)具有伤残信息、模糊因素的超繁生克动态大系统的新研究;(5)荟萃古今中外,扬弃诸子百家,并在这基础上努力开拓一种宏微兼顾、多层网络型的跨学科新研究;相对于元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而提出并构建一种网络型学科[4]。
2.3 “两论”的思维特色
系统辩证论源于系统辩证思维。系统辩证思维实质是现代系统思维与唯物辩证思维的结合、发展与升华。
泛系理论源于泛系思维。泛系思维实为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数理思维和诗化思维复合而成的新思维。因而泛系思维兼融哲理、数学、技理、艺理于一体。
2.4 “两论”的框架结构
系统辩证论,协同应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现代科技,深入研究、揭示、丰富、发展系统科学与传统辩证法,使之升华一门新学科。
系统辩证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合。任何物质都是一个系统,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离开了物质,系统就毫无意义、物质和系统是同一的。因此,系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自然万物都是成系统的。世界就是一个系统的物质世界。因此,系统辩证观始终把研究或待处理的对象,当作系统进行辩证考察。
系统辩证学作为系统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学说,综合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思维辩证法的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范畴,按其内在联系组成新的科学体系。并通过哲学范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反映和揭示系统的普遍规律。差异协同、辩证综合地应用“三观”(系统观、过程观、时空观),推出“三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概括出“五律”(自组(织)涌现律、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整体优化律)和“五畴”(存在(联系)范畴、发展范围、过程范围、社会范畴、认识范畴),从而呈现构建系统辩证学体系框架的四根支柱。
泛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系统、广义关系、广义对称、广义生克、广义转化、广义优化和广义微积,这七个构建泛系理论就是侧重广义的系统、关系、对称、生克、转化、优化、微积而融哲理、数理、技理、艺理于一体的理论研究。
所谓泛系七要就是用现代数学方法抽象、提炼一般的系统、关系、对称、生克、转化、优化和微积这些旧概论,使之扩变、升华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七个广义的新概念。
诸如:广义系统S,简称系统,指由若干事物组成的事物集合A,与由集A中各事物间的N元7关系集合An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新型系统。表成数学式:S=(A,B)BA[n],以便输入计算机借助现代高新技术观控运筹。式中:A叫广义系统的S硬件,是系统的主要部分;B叫广义系统S的软件,表示系统的结构关系;BA[n]表示关系集合B属n元关系集合A[n]的子集(部分),是系统S的结构形态。
于是,两个广义系统间的异与同,则可根据两者的硬件及软件的结构状态来判定。并定议:凡硬件相同的系统,叫共硬系统;软件相同的系统,叫共软系统;硬件近似的系统,叫近硬系统;软件近似的系统,叫近软系统;仅当硬件、软件都分别相同的系统,才叫相同系统。显然,只要适当变换系统模式S=(A,B)中硬件A或软件结构BA[n],便可导出无穷无尽互异的系统数式与现实世界上林林总总的事物系统相对应。特别地,当系统S=(A,B)中的软件为空集即B=时,则系统S=(A,)退化成普通集合A,即S=(A,)A。可见,广义系统概念原是事物集合要领的推广变形。是显化了事物间潜在关系结构的事物集合。
设A={A[,1],A[,2],A[,3]}为三元集,B={B[,1],B[,2],B[,3],…}A[2]={A[,1]fA[,2],A[,1]gA[,3],A[,2]hA[,3]}属集A上的二元关系集,当A[,1]fA[,2]表A[,1]与A[,2]为夫妻关系,A[,1]gA[,3]表A[,1]与A[,3]为父子关系,A[,2]hA[,3]表A[,2]与A[,3]为母子关系,这时系统S=(A,B),BA[2]则是一个典型的小家庭;当A[,1]f[,1]A[,2]与A[,1]f[,1]A[,3]表团内主从关系(A[,1]为主,A[,2]g[,2]A[,3]表A[,2]与A[,3]为军中某战斗小组的战友关系,这时系统S[,3]=(A,B[,2]),B[,2]A[2]={A[,1]f[,2]A[,2],A[,1]f[,2]A[,3],A[,2]g[,2]A[,3]}则成了一个战斗小组的数学模式。在此条件下,S=(A,B),S=(A,B[,1])与S[,2]=(A,B[,2])均为共硬系统;其中S[,1]=(A,B[,1])与S[,2]=(A,B[,2])还互为结构近似的近软系统。
因为,事物系统中事物间的关系可自成系统,而广义对称、广义生克、广义转化、广义优化与广义微积(既广义的变变关系),都可分别划归广义系统或广义关系,这说明广义系统概念可涵盖泛系七要中的其他六个概念,而成为泛系七要的“总代理”。这一视野下,泛系与广义系统同一。或者说:泛系是种种广义系统的统称。所以泛系的英语译文是Pansystems。
据此,泛系理论可理解为,用现代数学方法,跨学科地研究广义系统(S=(A,B),BA[n])的理论(内涵、形式、结构、功能、对称、变称、优化)和应用的一门系统科学的新学科。
泛系理论认为:事物集合、广义系统、泛系概念,三者实质相同但层次有别(后者比前者抽象);因为事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泛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间事物,总是自成泛系、互成泛系,且不外是已显化、未显化或待显化的泛系;泛系世界,就是用数学方法高度抽象了的,充满各种事物的现实世界。用这种新的泛系思维和方法来研究系统,更易深入观(测)控(制)事物系统的本质。
基于《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事物生成深化之理。泛系理论用模式S=(A,B)来拟化演生万物的原始物质——泛系太极,用硬件A与软件B分别拟化结合生成太极S的阳极二仪。于是世间万物便可源于泛系太极S=(A,B)而一一演生,进而由此推演出成百上千个泛定理或理法来揭示、表达种种演生的泛同科学家系间的关系、对称、生克、转化、优化及微积的深化规律,以致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新理论。
2.5 “两论”的述理方式
只要读过“两论”的人,便可明了:
系统辩证论,主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表达与揭示有关概念和理论,数学式少易于理解。泛系方法论,则常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方式表达与揭示有关的要领与理论,数理模式多,加之论述过于简略,数基基础不强的人,难于接受。
3 对“两论”的协同应用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都是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丰富发展系统科学与唯物辩证法为行为目标的同时代的,具有独创性的产物,只是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各有侧重而已。但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造福人类。于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们萌生了结合研究、发展、应用“两论”的设想。本世纪初,正式成立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后,我们有意提出;珠联璧合、差异协同、辩证综合地,将“两论”的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同时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复杂系统问题的科研新思想,不仅得到院友们的支持,而且在具体实践中,已收到超凡的良效。
1998年,为了及时解决直辖后重庆市主城区交通管理不善,出租汽车发展失调这一繁难工程问题,特地成立了《跨世纪的重庆出租汽车发展管理》课题组(向中任第一副组长),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结合应用了泛系理论中的“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整体优化律”,还借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回归预测公式,故而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致使在《重庆社会科学》期刊1999(6)上发表的课题调研报告等五条建议,几乎全被市府采纳,并荣获2001年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为了贯彻落实中发[2001]12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的通知,2004年9月5日,重庆成立了“重庆市禁毒社会化网络及社团矫治模式研究”课题调研组,聘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向中任课题组组长。显然,禁毒戒毒是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很难驾驭。为了实现:绝毒源、灭毒贩、断毒瘾、脱毒害的行为目标,营造无毒家庭、无毒学校、无毒村庄、无毒社区的良好禁毒环境。我们依据系统辩证论中的“差异协同律、整体优化律”和泛系方法论中的“生克转化律、攻心为上律”,采取“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行家与专家相结合、严打与教育相结合、激励与制约相结合、革新与继承相结合、独创与共创相结合”的泛系结合方法,拟订出劳教所内民警管教戒毒与劳教所外社团帮教禁毒两种差异协同、互补互生的禁毒计划开展调研活动。历经八个月的辛勤工作,我们起草了约八至十万字的题为《以人为本戒毒管教模式与社团网络禁毒帮教模式的系统辩证分析》的课题调研成果专著;并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3期上发表了禁毒专论《从系统科学论矫论的定义、方法和技艺》在《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上发表了《重庆市第二女劳教环境的系统辩证分析》和《所内管教与社团帮教两种戒毒模式的系统辩证分析》两篇论文,作为我们应邀参加2005年9月24日-25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文献。
此外,我们曾结合应用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的理法进行现代诗歌改革研究,取得可喜的效果。2003年在《世纪展望》期刊第6期上发表的专论《现代微型格律诗格律性的泛系探索》中写道:“通过大批诗篇剖析,我们发现,现代格律诗(含微型诗)至少满足下列六个规律:(一)差异协同律;(二)情境交融律;(三)韵律和谐律;(四)多理合一律;(五)寓教于乐律;(六)广义对称转化律”。此文发表后受到诗坛与科技界的好评。今年我们又特地撰写了《从系统差异协同与对称变换律论微型格律诗》一篇一万多字的长论,作为参加第九届全国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文献。
为了挽救珍稀植物、和谐天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2005年7月,我们向有关部门早报了《重庆珍稀植物保护繁殖管理经营的系统辩证研究》的新课题。等课题批准立项后,依然结合应用系统辩证论同泛系方法论的思维、原理、方法开展调研活动,作为实现我院既定行为目标的是一实例。正是:系统辩证哲理精/泛系理法构思新/珠联璧合变利刃/破解难题建奇勋/建奇勋系统辩证泛系论/有似吴天日月星/差异协同放光明/普照千秋万物生。
标签:系统科学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数学论文; 系统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