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芦锐冬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芦锐冬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当前,我国有着快速的经济发展,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上的投资数量也大大增加,建筑工程逐渐增多,因此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构成多变复杂,混凝土里水热变化幅度大,所以温度改变会使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形变,如果是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大时,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差原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通常由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原因,内外温度差异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二是由于混凝土的外部原因,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对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混凝土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但是受拉力却很小,所以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造成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水泥水化热

水泥遇水会产生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但是由于结构断面的强度大,热气积在内部不易挥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温度不断堆积,内外温差不断增加。在一定单位时间内应为水化作用释放的热量与水泥品种关系大,浇筑完成后的三到五天是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的时间段,随后凝结聚集在表层的热量才能慢慢的散发。

(2)混凝土的收缩变化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水泥硬化大约要20%的水分,剩余的水会随着热量的释放而蒸发,剩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情况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然而水泥的种类、调配的比例、减水剂和掺合料的种类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都会对混凝土的收缩好坏造成影响。

(3)外界环境的气温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外界温度对浇筑温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若气温下降,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就会加剧,则会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不良影响。温差会对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预防温度差过大造成裂缝。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2.1 准备工作

一项完整的工程,事先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止正式施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需要准备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准备好浇筑工作所需的器具。这其中主要包括混凝土工作的塔吊、耙子、振捣器、尖锹、平锹、白线、铝合金刮尺、配电箱、扫把、平板振捣器、以及水泵等。

2.1.2 准备好工程所需的材料。首先要选取好适当的中低水化热的品种水泥来进行配置。同时水泥的品质要满足质量标准,不能有残次水泥。其次混凝土骨料的选取也要严格把关,由于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通常是80%至83%,所以要选择没有包裹层、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的骨料。最后,在浇筑工作中所取用的水的水质必须是不含有害元素的纯净水。

2.1.3 做好浇筑工作的技术准备。首先,在进行实际操作前,要提前与供应单位办好相应的混凝土委托书与浇灌申请。其次,要事先对浇筑工作所用到的各种器具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要备好相应的工作人员,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最后,要保证现场的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全力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2.2 混凝土对配合比的设计优化工作

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不仅仅能降低水化热、使混凝土有更好的和易性、使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还能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而配置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降低水化热,所以设计好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并加以适当的优化,无论是从工程的质量上还是成本的控制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大体积混凝土具体的浇筑方案

2.3.1 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施工缝,应根据混凝土和易性以及振捣器深度来制定铺摊厚度,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铺摊厚度必须小于等于600mm,而在非泵送混凝土过程中,铺摊厚度要小于400mm。

2.3.2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单方水泥的用量是比较小的,要在适当添加外加剂的同时延长搅拌时间,尽可能的使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同时要保证各种材料和外加剂的准确投放。

2.3.3 在浇筑过程中,要在保持逐层浇筑的同时注意在第一层的混凝土没有初凝的情况下逐层浇筑,直至结束。而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缩短各层之间的间隔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初凝时间的把握,这个可以通过多次试验来确定准确的时间。

2.3.4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分层过程中,要通过以下几点处理好施工缝:首先要在软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好外部杂质,使骨料均匀的露出。其次要在前层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好表面污垢,确保表面的湿润。最后要在浇筑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结构尺寸不至于过大,并由短至长逐渐推进。

2.3.5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说,其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采取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保湿法和保温法,其中保湿法主要是通过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下保存,来避免由于混凝土由于表面缺水从而出现收缩裂缝,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顺利的使水泥水化,从而增强其拉伸强度。保温法则是通过保证混凝土外表温度不至于过快散失,来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避免表面裂缝甚至贯穿裂缝的出现。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2小时内覆盖浇水也是一个避免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一)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在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科学的原料配比设计,需要有一系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另外需要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工作制度方法和质量监控体系。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购进、库存、转运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保证混凝土原料的质量。遵循施工设计的混凝土配比进行混凝土调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求药与原则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在保证混凝土的可振捣性和较强和易性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水和水泥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重点要降低其水热化程度,所以在选用矿渣水泥时主要考虑水泥的水热化性能,另外,通过掺入适当的粉煤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可振捣性和强度,整体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发生裂缝。

(二)通过控制温度防止裂缝出现

选择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用水量和用水泥量,掺入适量减水剂和粉煤灰,严格控制砂子和各级石子含泥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振捣性、强度和水热化程度;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可用砂子表面斑盖、低温水冷却等方式降低搅拌温度,掺入适当的缓凝剂,延长混凝土运输时间等也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在浇筑时放慢浇筑速度,一是保证浇筑充分完成,二是保证热t的有效散发。在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时进行拆模。拆模后坚持检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防止开裂的措施。加强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和保养,直到混凝土结构健康固化。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也越来越常见,施工技术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样不但能减少水泥用量,还能防止产生裂缝。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武彬.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关键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5)

[2]许艾.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措施[J]. 建设科技. 2014(05)

[3]TB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0

[4]TB/T3275.《铁路混凝土》-2011

论文作者:芦锐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芦锐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