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当中,它在工业生产领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随着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广泛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篇文章通过对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的优势,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策略。这对深入研究电力系统运行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为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财力及物力,还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并对其进行解决,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增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视。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的优势
1.1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控性高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电力系统事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电力系统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当中。它在工业生产领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现如今,随着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控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电力系统的五大环节分别是: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和配电环节等,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这几大环节中,无不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我们能够集中获取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周围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高效可控的信息管理控制系统。进这样一个信息管理控制系统能够进一步进一步提高对我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控制,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1.2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电力系统的维护更加方便
现如今,电力系统的难点或者说是瓶颈就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难以维护。这是因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很有效的维护。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维护,我们利用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信息的处理,这样就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的维护变得更加方便。除此之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督。哪里出现异常情况,我们一眼便能够知道,这样就提高了电力系统维护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仿真技术
国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逐渐的向国际标准看齐。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究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工作者们已然研究出了符合国际标准,又能够直接使用的仿真建模技术,这将有效提升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仿真建模技术的出现,使得对众多信息数据的管理成为了可能,不仅如此,其还能够搭建出逼真的模拟操作环境,这将实现对系统的同步控制。与此同时,当前相关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其还可以实施模拟分析,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解决方案,进而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够以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为对象,开展科学有效的检测。
2.2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智能控制技术
由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使得国家电力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繁杂的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智能控制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提升系统机敏性、稳定性,再者,其还可以对系统故障识别能力进行完善。在系统正常工作时,一旦其内部出现任何问题,智能控制系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反应,并对故障进行处理。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还可以借助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遥控,这无疑将极大地减小安全事故的伤害,强化系统可控制性,从而全面的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
2.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控制中的应用
只有一个正常运转的电网,才能够带来电力系统的高质量输配电。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正是能够对电网实施即时监控,同时还可以对电网进行适时地调控。不仅如此,企业还应该大力革新电力生产和配送形式,逐步实现现代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网技术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技术飞跃。对电网技术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其包含对系统中各个装置的即时监控,旨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还可以提升电力系统数据采集效率,并自动的发现故障、处理故障,提高检修效率,推进电力生产逐步向智能化迈进。
3、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趋势
3.1国际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近几年,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受电气自动化设备生厂家多影响,各种设备信息共享,以及相互操作都受到了一定阻碍。为了满足不同厂家在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兼容性,制定IEC61850标准,其作为站端与站间的通信标准,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在站内实现无缝通信。由此可见,我国应当加大对IEC61850标准的推广,并且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在该基础上,进行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产品开发,对相应的产品进行应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3.2将测量、保护、公职融为一体
过去一段时间,受电力行业专业分工、人工配置、运行机制等各项因素影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是通过站内监控采集各项数据内容,单独保护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虽然可以清晰的分析各项事故,并且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一方面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设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效率。因此,为了减少设备重复配置率,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处理事故效率,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测量、保护、控制等各项工作都融合为一体,并且在电气自动化综合系统中应用。
3.3合理应用以太网
近几年,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多,同时,电网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内容不断增多。在该背景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采集的和传输数据内容变得更加庞大,并且对通讯的实时性和传输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太网在是应用过程中具有传输数据快、数据量大等优势,因此,能够满足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发展需求,可见,以太网的应用将会变的更加广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其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对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明确,顺应时代的潮流,增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视,并将其充分应用到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当中,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增加自身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艾锋.试论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7(14):58-59.
[2]刘山河.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1):220-221.
[3]周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56-57.
论文作者:彭文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效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