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产业面临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西论文,煤炭论文,战略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的轨迹:煤炭由紧缺转向供大于求
提起煤,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山西。的确,山西煤炭支撑全国能源的半壁江山已有百年之久。大自然把丰厚的煤炭资源赋予山西。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已探明储量2600多亿吨,有大小各类煤矿7000多个,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87个县区。山西煤炭不仅分布广,而且品种齐全,质量优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等9大类煤种都有很大储量,可满足冶金、电力、 化工等行业及民用的需要。山西在煤炭上所具有的优势,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可谓得天独厚。山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煤炭为依托的,形成了雄厚的煤炭采掘业及与此相适应的原材料工业。建国后,在国家的经济布局中,山西是作为煤炭输出省而占有一席之地的,最终形成全国的能源基地。国家对山西的投资和山西自身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倾注在煤炭上。80年代末,人口占全国份额2.5%的山西, 煤炭投资份额却占到全国的21.7%,煤炭工业投资集中系数为8.68,高居全国之冠。山西的煤炭,不仅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为山西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不可替代的支持,给山西人民带来了实惠,而且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末,山西煤炭产量即达到3亿吨。1997年, 全省煤炭产量达到3.3亿吨,调出量2.4亿吨,销售总量完成3.36亿吨,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到全国的1/4和3/4。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山西煤炭的调出量几乎成了全国经济的晴雨表,煤炭常常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从中央领导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山西的煤炭都非常关心。山西人也一向以煤炭为自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对能源的需求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旺盛态势,以煤炭为重点的能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占一次能源70%的煤炭应运成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步入了新的辉煌时期。特别是80年代初期,在有水快流,大中小一起上,国家、集体、个人几个轮子一齐转的大形势下,不仅新上了一批大型煤矿,而且乡办、村办、个体办的煤矿大量涌现,异军突起,使山西煤炭进入一个活跃期和壮大期,产量大幅度增加。到了80年代中期,山西煤炭产量就比70年代末期翻了近一番,使全国的能源紧缺状况得到了缓解。1985年下半年,全国煤炭市场已经显现饱和迹象。
在此情况下,山西煤炭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山西煤炭出口近900万吨,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焦炭出口近600万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样,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双向作用下,加上必要的社会库存量,山西煤炭的市场态势是基本平衡,略有富裕。进入9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曾经对经济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瓶颈”悄然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发展成为买方市场。1997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变化,持续的通货紧缩,产品的普遍过剩,部分国有企业开工不足,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煤炭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煤炭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价格一跌再跌,煤炭企业纷纷停产。这一情况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产煤大省的山西,一方面承受着煤炭市场饱和给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正视现实,审时度势,迎难而上,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制定了“统一领导,联合竞争,优质廉价,占领市场”的十六字方针。煤炭市场的变化还进一步引发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煤炭产业的深层次思考。省委书记胡富国提出要重审山西煤炭的发展规划,对山西煤炭产业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山西煤炭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二、历史的必然:对煤炭在能源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审视
煤炭由长期的紧俏商品变为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全国范围的通货紧缩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市场也终究要走到这一步,只不过可能来得没有这么快,没有这么猛。对于煤炭这一特殊的资源和商品,我们在认识和把握它时,不能不重视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人的煤炭消耗将由旺转平。煤炭的发展,既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必然对煤炭提出相应的需求。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落实,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预计2010年开始出现负增长。这样,作为现代人生存重要能源的煤炭的消耗也会相应地减少。
第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也将内在地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正在向人类走来,并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如果说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以硬资源为主的物质生产,而知识经济则是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等软资源来实现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的结合,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这样,企业将从侧重对硬资源的需求转向侧重对软资源的需求,从侧重对有形资产的需求转向侧重对无形资产的占有及利用。知识的创新、利用和生产将成为经济的主导方面。作为工业经济宠儿的煤炭,必然呈现萎缩之势。
第三、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并将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目前,我国的一次能源所占比重较大;在一次能源中,煤炭又占到70%—80%。从世界发达国家看,煤炭只占一次能源的20%—3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进一步减少。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和逐步实施,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二滩、小浪底、三峡等重点工程投产后,我国的水电比重将明显加大。我国的核电以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为标志已经发韧,必将有大的发展。有的发达国家的核电站已达到数十座甚至上百座,我国的核电工业是大有可为的。如果再看得远一点,受控核聚变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中,这一技术突破后,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能源面貌。我国的天然气、煤层气贮量丰富,且成本低、易开采、污染小,是煤炭的理想替代品。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第四、资源性衰退是能源经济区的重大隐忧。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迅速建立起资源型主导产业群,使当地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其他地区难有的辉煌。但是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产业结构的单一和产业素质的低下。特别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外部廉价资源的激烈竞争,这种资源型主导产业群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北部煤田地带、德国鲁儿地区、法国洛林和诺尔—加莱地区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等,都是以煤为基础的地区和城市经济衰退的典型。我省大同市也是典型的能源经济区。其煤炭资源已开始呈现衰竭,煤炭作为主导产业已失去优势,全市的经济已出现衰退趋势。大同市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来必然是经济衰退区。山西虽然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但绝不能一味地就煤挖煤,长期走单一的资源经济的路子,以至最终走向衰退。况且,面对内蒙古、陕西等大煤田的开发,山西再像过去那样从从容容地当“煤老大”,是越来越不可能了。
第五、保护煤炭资源是人类肩负的重大责任。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绝不可无节制地开采。一方面,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就会挖一点少一点,使我们拥有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直至枯竭;另一方面,当今时代,我们对煤炭的认识和利用水平还很有限,主要地还是作为一次能源来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带有浪费性的,如果是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采,则是近乎犯罪了。我们应当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给后代留一些煤炭资源,让后人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煤炭进行开发。此外,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政策和能源产业的主题。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应当成为节约的重点对象。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当然也不例外。这些都将使煤炭的开采、消耗受到限制。
第六、煤炭体制的陈旧和管理工作的滞后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了。由于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山西煤炭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是体制多元,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管理;竞争无序,分散性的弊端充分暴露,各类煤矿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消时长,或明或暗,难以根治;总量失控,供过于求,产大于销;煤炭企业重复建设难以控制,造成巨大浪费;国有重点煤矿与周边地方煤矿之间优势得不到互补,矛盾突出,使重点煤矿的经营日益困难,使煤炭行业成为亏损的重点行业和下岗职工的集中地带。最为严重的是,给山西形成了高达100 亿元的煤炭外欠款,而且清旧欠新,居高不下,造成山西煤炭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利益的流失,使财富变成了包袱。
三、市场的呼唤:确立煤炭大省发展的新战略
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该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由于山西与煤炭的特殊缘分,煤炭的发展思路关系到山西的整体发展;研究山西的整体发展,首先应考虑煤炭这个大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煤炭产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管你感情上是否情愿,思想上是否有准备,严酷的现实已经逼近眼前。当代山西人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以大思路、大气魄,迎接这一挑战,重创煤炭的辉煌,并进而实现全省经济的腾飞。中央对老工业基地和煤炭工业的振兴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统煤矿的下放,煤炭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搞好煤炭的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目前虽然煤炭处于困难时期,但困难也是机遇,为调整煤炭的发展思路提供了新的契机。那么,煤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境中和兴晋富民的总体战略中应如何定位呢?我认为应当明确以下指导思想:
(一)煤炭作为山西支柱产业的地位不能动摇。山西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形成的现实生产力也是很强的。全省工业总产值中, 煤炭占1/3;全省利税总额中,43.51%是由煤炭提供的。山西煤炭产业大军有100多万,加上家庭因素,约有数百万人与煤炭有着直接关系。 煤炭还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全省直接依托煤炭的产业所创造的产值是巨大的。从山西来看,虽然重点产业还有很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没有哪一块能与煤炭抗衡,或者说能补起由于煤炭萎缩而带来的空白;从全国来看,无论是老煤田,还是新开发的煤田,还没有哪一个省能达到山西这样的规模。煤炭虽然面临能源结构的调整,用量会有所减少,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主要能源。煤炭作为山西支柱产业的地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改变的;山西作为全国煤炭基地的地位同样也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作好煤炭这篇文章,是山西的扛鼎之作,也是全国经济发展蓝图中的浓重一笔。
(二)市场定位是发展山西煤炭的新的着眼点。由于煤炭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况,煤炭体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作为煤炭主产区的山西,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坐等用户的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市场经济的观念相对淡薄。在新的形势下,山西煤炭必须迎接市场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煤炭重新进行定位,对煤炭产业进行反思,确立一套新的思路,真正把煤炭作为市场的要素来考虑,把煤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来考虑。其要点是,根据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能源结构提出的要求,预测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确定山西煤炭发展的规模、品种和档次,对那些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档次偏低的煤矿坚决实行关井压产,进而优化山西煤炭的生产布局和内部结构,使山西的煤炭企业能够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总之,要让山西煤炭产业形成新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三)煤炭要由供给型转向效益型。从总量上看,要控制煤炭产量,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保持合理煤价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煤炭产量;从产品结构上看,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低效能源向高效能源的转化,加大二次能源的比重,大力延伸“煤炭—电力—焦炭—化工”的产业链开发;从企业结构上看,对小煤矿进行压缩,保证重点煤矿的生产,使煤矿的布局和结构合理化;从经营上看,树立煤炭作为商品的严肃性,坚持不付款不发煤,压缩数额巨大的煤炭外欠款;从企业管理上看,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加强核算和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努力降低成本,以优质优价在市场上取胜。
(四)加大煤炭行业改革的力度。煤炭行业现在面临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宏观上看,要确立一个煤炭大省的煤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煤炭的具体政策和管理办法,强化煤炭企业的资本经营,处理好售煤方和买煤方的关系,省内和省外的关系,煤炭产业和非煤产业的关系,采煤企业和运煤企业的关系,大型煤炭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炭集团和其子公司的关系,省、地、县、乡、村各个层次的关系,形成合理协调的利益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微观上看,要下大力气搞好煤炭企业。煤矿要着眼于资本经营,拓宽思路,开展多种经营,力求从整体上搞好企业。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工作,可实行“退二进一”,组织富余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可组织富余人员发展第三产业;可发挥煤矿工人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强的优势,组织富余人员参加重点工程的建设,山西组织煤矿富余人员参加公路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资源枯竭、负债严重、生存无望的煤炭企业,要实行破产。
(五)发挥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从长远和全局看,山西必须培养新的非煤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提高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立足于山西实际,充分发挥煤炭产业的带动作用。为此,要着眼于两方面来做工作:一是开发与煤相关的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山西数以千计的煤矿、几亿吨的煤炭年产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产资料市场。按每吨煤生产设备投入20元计算,就是60多个亿,涉及到钢材、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其中仅煤矿用水泵的需要量就有1亿多元;全省百万煤炭产业大军及其家属, 还构成了一个可观的生活资料市场。这两个市场是巨大的,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被外省占领。围绕煤炭产业进行生产生活资料的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带有山西特色和煤炭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利用煤炭的积累开发非煤产业。煤炭是山西的摇钱树。煤炭的收益在用于煤炭自身滚动发展的同时,可拿出一部分用于培育新的非煤经济增长点,如煤层气的开发、煤的转化等。特别是对煤炭的收益要尽量捆起来使用,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集中投入。开发非煤产业,既可以鼓励煤炭企业进行投资,也可以由政府组织煤炭企业集中投资。这样,就可以培养起煤炭的替代产业和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几年来,山西用建立煤炭基金的办法,从煤炭的收入中切出一块,用于引黄入晋工程的建设,为山西的水利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就是成功的一例。
四、现实的选择: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山西煤炭企业的大联合
全国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山西拥有数千家煤矿,既有地方重点煤矿,又有刚刚下放的七大国统煤矿,既有乡办村办和个体私营煤矿,又有不久前移交的军矿。在严酷的竞争面前和利益的趋动下,这些利益主体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竞相降价,“自相残杀”的局面很难避免。这样,不仅山西的整体利益大量流失,而且会对全国煤炭市场造成不利影响。着眼于山西煤炭在全国的整体形象和规模效益,着眼于山西煤炭产业内部的统一和高效,山西煤炭必须走联合之路。这是山西煤炭发展面临的诸多课题中最急迫、最关键的一步。解决好这一问题,山西煤炭才能在当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赢得主动,进而为今后从整体上解决山西煤炭的问题创造条件。
山西煤炭企业怎样联合?目前议论较为集中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组建若干个企业集团,单个煤炭企业以独立身份加入集团,这些企业仍然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省级煤炭主管部门实施行业协会式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制定一个行业的章程或规范,大家共同遵守,违者处罚,有点类似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另一种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深层次的全部、统一、彻底的大联合,即不管体制机制,不论隶属关系,只要是山西境内的煤炭企业,全部以资本为纽带联合起来,全行业实行业主负责制,企业生产按定额指标,销售实行同质同价,在企业的分散性和全省的整体性之间实现协调和统一。第一种模式实际上是联而不合,对数以千计的煤矿进行一般的行业管理是难以收到实际效果的,松散性的弊端难以克服,无序竞争的局面难以改变,与现在的状况不会有大的区别。第二种模式虽然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但确实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这种模式,在销售上,由业主在分析和预测国内国外市场的基础上,给煤炭企业合理划分市场份额,对煤炭价格进行调控,始终保持山西煤炭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统一组织定货,集中谈判,份额分配,确保煤炭供销合同的严肃性和兑现率,维护山西煤炭的整体形象;统一调度煤炭运输和销售,统一提报和办理运输计划,减少内耗,培育和保护山西煤炭的市场竞争力和完整性;统一制定全省煤炭销售价格,坚持同质同价;统一组织全省货款回收。业主保证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同时在保证用户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在成员单位间进行指标分配,并合理配采、配洗、配销,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经过关井压产后,使山西煤炭的生产规模与市场保持基本平衡,使山西煤炭的整体利益有一个显著提高。联合体对下属的各企业进行合理的分配后,将积累的资金,一部分用于煤矿的技术改造,另一部分用于非煤项目的开发。煤炭企业在整体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还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第二次利益。联合体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下属的煤炭企业进行产量控制,直至关停矿井。这些被关停的矿井,可按生产要素所占的份额从联合体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协调运转。鉴于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可分步骤推进:第一步,先以重点煤矿为核心,形成几个大型的煤炭集团,分片将全省各级各类煤矿统起来,形成几个拳头;第二步,实现全省范围的大联合,建立一个能覆盖全省的特大型的煤炭集团;第三步,以煤炭为依托和轴心,实现煤电、煤焦、煤机、煤路、煤港的联合,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的企业集团,造就经济巨人。
应当强调的是,这种联合绝不是计划经济的回归, 也不是简单的1+1式的组合。联合的过程,是资产重组和优化的过程, 是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加强企业管理的过程,这是符合煤炭产业的特殊规律性和山西实际情况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内部联合,不是取消竞争或限制竞争,而是实行健康的正当的竞争;联合对外,不是要垄断煤炭市场,不顾国家利益去单纯追求地方利益,而是要扭转山西煤炭过量开采、价格下跌的困境,使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保持山西煤炭在全国煤炭市场上的板块优势,提高竞争力,拥有市场份额。可以说,联合的实质,对外来说,是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内来说,是煤炭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是改革的深化,是传统的煤炭产业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这样的联合,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统一领导,联合竞争,从体制上、机制上扭转煤炭价格下滑和货款拖欠加剧的状况;二是有利于调控全省煤炭生产总量,切实做到以销定产、以运定产,克服分散经营的盲目性和混乱性;三是有利于对煤炭这种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四是有利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使国有重点煤矿与地方煤矿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五是有利于刺激煤炭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减员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六是有利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施再就业工程,并尽快走出困境;七是有利于煤炭企业的优胜劣汰,因为要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联合,资本效益好的企业会高高兴兴地参加联合,资本已经没有运行价值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改革,煤炭企业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山西煤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一定可以树立良好形象,真正扬起山西经济的龙头,使山西由资源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标签:煤炭论文; 山西煤炭论文; 山西经济论文; 煤炭污染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煤炭板块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能源论文; 统一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