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水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手法,可直接作为装饰材料使用。通过分析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特点,以建筑工程中的墙体结构为例,探讨清水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控制措施及提升施工质量的有效施工技术手段,并对墙体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最初由西方国家研发并投入使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充分借鉴这一技术优势,对清水混凝土原料及配合比进行创新。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材料,清水混凝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更理想,其施工技术也更新颖。清水混凝土可直接作为装饰材料使用,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耐摩擦性,可配合防水保护膜共同使用,形成对建筑结构内部建筑材料的保护。清水混凝土材料塑形效果更理想,可将其理解为现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方法并不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后配合其他装饰材料,而是直接将清水混凝土暴露在外,其使用功能及视觉观赏效果也更加优异。
2清水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控制
2.1材料选择
采用清水混凝土进行施工建设,原材料选择是各项施工任务开展的前提,会直接影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配合比设计和原料采购,确保原料采购数量及规格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损耗的材料,为避免多次采购导致材料规格不统一,可在前期采购中进行数量上的预留。同时,还应考虑工程建设成本控制,要以质量安全等级为采购标准,而不是完全以采购价格为参照。妥善保管清水混凝土各项原料采购期间产生的凭证,以免工程施工期间产生质量问题难以追究责任。面对当前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质量问题,加强原料质量控制对后续施工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建筑工程前期设计方案确定中,也需规定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标准,以便在施工期间拥有完整的参照依据,确保原料采购规格及质量等级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
2.2配合比控制
配合比是影响清水混凝土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通过配合比的调整,不仅能够改变清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而且视觉效果也会有明显变化。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需注重以下原则:譹訛耐久性原则通过使用化学外加剂,提升清水混凝土防水性及耐腐蚀性,从而有效延长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周期。譺訛抗冻性原则由于混凝土冬季施工,气候寒冷,施工质量存在极大隐患。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可有效达到减水及防冻的效果。譻訛粗骨料与矿物质的添加使用要根据整体胶凝材料的含量进行计算,其含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5%以内,在这一范围内,根据工程建设对材料的使用需求,调整外加剂的用量。
3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墙体结构中开展清水混凝土施工,第一步是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避免部分材料沉降影响下一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清水混凝土浇筑阶段,需严格落实施工技术,现场组织措施,切实执行相关规定,合理调度搅拌运输车送料的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其下料高度及其厚度,以有效保证分层厚度在30cm以内。应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的情况,可采用2次振捣的方法,减少表面气泡。混凝土墙体结构浇筑施工需连续进行,因此在正式浇筑施工前,需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由于混凝土材料不足影响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体积墙体结构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预留施工缝,且施工缝需留设在明面,便于浇筑任务结束后进行施工缝填补。对于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也需重点考虑,避免产生施工冷缝而影响清水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外观效果。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也需严格控制,确保浇筑厚度一致。现场技术人员随着混凝土浇筑任务开展应及时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在施工期间存在质量隐患,并通过技术调整,避免相关隐患持续发展。在浇筑施工结束后直接进行混凝土养护,避免由于间隔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表现效果。
3.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墙体结构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结构强度判断养护任务是否可以结束。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墙体结构模板并不能拆卸,技术人员需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当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时,代表混凝土已达到强度标准,可拆卸混凝土模板。但冬季与夏季混凝土材料检验标准是有区别的,冬季由于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凝固,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增大,因此在养护阶段进行强度检测时,可将强度标准提升到4MPa。墙体结构清水混凝土养护阶段,可使用模板配合塑料薄膜共同完成,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拆模前可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湿,任何季节下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的养护时间都要达到7d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清水混凝土足够稳定,也可达到墙体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养护阶段还应时时观察清水混凝土材料的水分蒸发是否过快,在夏季气候比较炎热、水分蒸发较快的情况下,可定期对清水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湿,从而达到理想的养护效果。为有效避免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色差,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的硬化养护时间,清水混凝土构件侧模一般可在48h后进行拆除。拆模之后,其表面养护遮盖物不能直接用草垫铺盖,避免颜色污染。
3.3后期维护建筑墙体结构
清水混凝土施工任务结束后,在使用阶段也需定期进行维护。后期维护主要针对墙体结构成品,要避免墙体结构受到严重撞击,即使清水混凝土原料添加了化学外加剂,也同样要在使用阶段加强防护,避免受到侵蚀影响。在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建设完成初期,可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表面进行防护,避免碰撞及摩擦,造成清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刮痕。后期保护工作需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尤其是针对洞口、门框、窗框边缘等脆弱部分要重点防护,可粘贴硬塑料条,避免边缘部分在后续施工中受到损坏。清水混凝土是最后一个施工步骤,在其表面并不会粘贴其他装饰材料,不仅要确保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更要确保其表面装饰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施工后如果发现清水混凝土表面存在缺陷,可进行局部修饰以保证外观完整性。
4结语
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取得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技术在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加强对其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整体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劲性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155-156.
[2]汪胜宇,袁学知.韶山换流站极Ⅰ高防火墙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探讨[J].湖南电力,2017,37(S1):32-34,38.
[3]胡洋,付效铎.空间锥体曲面清水复合保温双墙施工关键技术[J].天津建设科技,2016,26(6):17-19.
[4]邓亮文,金五一,方涛.大截面框架柱清水混凝土施工模板支设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14):25-27.
[5]崔鑫,夏文杰,王龙志,等.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黑斑成因分析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3):72-75,84.
论文作者:孙渤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墙体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表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