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县供电公司 河南濮阳 457100)
摘要:所谓变电运维专业,具体来说,其包括了四大方面的工作,有关于电力设备的巡视、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电力事故的处理以及关于设备倒闸的具体操作等。这些都是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工作的核心工作,为了保证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在变电运维生产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规范管理制度,并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变电运维生产技术的合理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生产技术;应用浅谈
1 探究关于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生产和管理模式
现今社会,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在进一步地开展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并且在逐步开展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已经在进一步地实现“工序化”的管理程序。通常来说,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最害怕的现象就是停电,因为停电往往会导致工作现场秩序极为混乱、现场工作人员的混乱无序和职责不明等,如此一来,便常会导致供电公司的整个工作程序出现异常,整个工作系统混乱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居民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说,对于供电公司,要想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能够保证居民生活井然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科学、合理、有序的生产管理制度,以保证供电公司的日常工作可以有序进行,以实现供电公司的工序化管理进程。在供电公司的工序化生产管理过程中,“工序化”即指按照一定的工序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对产品生产的机械化工作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良,并且要尽可能地采用关于电力生产技术工作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以此可以使得正常工作情况下遇到停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混乱不堪的现场进行管理和维持。同时,在整个的现场生产管理工作过程中,还要经常对现场工作进行认真地检查和检修,以此尽量地减少停电情况的发生,保证供电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现场工作井然有序。如此一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对供电公司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对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和处理,从而能够确保现场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开展,以保证现场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此外,还要在提高现场生产效率的同时,将生产生活的危险性降低,从而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2 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生产中遇到的故障现象
2.1 故障现象一
某变电站35kV5号电容器正常运行负荷在140A左右,在对其设备进行红外技术诊断时发现:在天气良好、环境温度28℃的情况下,其隔离开关中相静触头高温点温度竟达到132℃,其它相同部位温度只有70℃,采用表面温度判断法,热点温度超过130℃,属于紧急缺陷,但从表面看该设备除有部分锈蚀外一切正常,于是我们借助数码相机长焦放大功能摄取照片。结合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发现刀口压接弹簧锈蚀严重,弹性减弱,对其刀口压接弹簧进行更换,送电后红外测温正常。
2.2 故障现象二
某变电站110kV某某线为主供电源,正常运行负荷在390A左右,在对其设备进行红外技术诊断时发现:在天气良好、环境温度15℃的情况下,其A相电流互感器箱体温度为32.2℃,B相为17℃,C相为16.9℃,采用同类比较判断法,相对温差达88%,相对温差>80%、<95%,属于严重缺陷,但从表面看该设备运行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电流互感器型号:LGBJ-110,变比为600/5,2006年3月29日投运,无家族性缺陷,根据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热点温度未超过正常值,但采用同类比较判断法,其相对温差已达到严重缺陷类别,判断其A相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有发热现象,停电进行高压试验,发现其A相介质损耗偏高,对A相电流互感器更换后,恢复正常运行。
3 微机五防闭锁视频联动功能的分析、探讨及无接触在线式五防闭锁的发展前景展望
人员误操作事故是对人身和设备安全运行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恶性事故,因此在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过程中,降低其误操作行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在变电运维生产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人为事故的发生率,是解决变电运维操作的重要难点和焦点,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针对遇到的发展瓶颈,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虽然不能够完全实现五防的效果,但是必须要不断提升操作效率。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微机闭锁装置逐渐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很多以人为主导的防误操作因素,因此正确的识别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对于降低人为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问题解决,保证电气安全运行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前面提到的两次事故现象中,我们发现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技术对于降低误操作有着重要影响,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瓶颈的情况下,降低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其设备运行过程实现及时监控,结合设备运行状态,利用严谨的逻辑设置方式,实现强制闭锁过程,对于降低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在针对上述事故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安装视频联动功能来完成对设备状态的有效检测,通过视频联动操作,能够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在可视化的操作范围内进行操作,结合设备结构特性、位置信号输出方式等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关联操作,从而实现遥控管理过程,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状态实现有效监控。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强对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够及时的实现信息交换,从而利用当前现有的设备条件,通过安装局域网络传输设备,从而更好的实现逻辑判断过程。
在现场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其一次和二次设备的相关安全措施以及实时状态信息进行科学监护,利用人工智能判断方式,从而实现智能开锁、免维护等优势,从而提高微机五防闭锁的安全操作,实现在运行操作过程的零负担,保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高效。
结语
在智能化变电站普及建设的情况下,各种新保护的投入使用、各类信息的健全、各种数据量的大量提供和共享,为变电运维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今后在所有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必将会有更新的生产应用技术。我们只有充分的学习、了解、掌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生产。
参考文献
[1]变电运行管理标准[S].淄博供电公司,2010,6.
[2]王军,刘金刚.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浅谈[J].科技资讯,2013,10:144.
[3]杨磊.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与智能辅助设施应用技术分析[D].山东大学,2012.
[4]晏岸.关于充实县供电企业变电运维技术力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169+202.
论文作者:李勇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生产技术论文; 事故论文; 现场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