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湖南湘潭 4112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8例,根据自由、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显著差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1],主要是体内代谢脂体异常,血液脂质出现沉着在动脉膜上面,最后引起动脉腔狭窄,不利于心脏供血供氧[2]。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年纪增加,器官功能衰退,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困难加大[3],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所以一旦发现该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患者预后。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8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8例,此次实验和研究都是患者自愿参加,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自由、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两个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该组共有34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8±2.13)岁。予以介入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该组共有34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4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01±2.06)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给予利尿剂、地高辛和抗血小板用药。
观察组予以介入手术治疗,在手术前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稳定以后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穿刺患者右桡动脉和股动脉,根据患者病变血管情况选用导丝和支架,在狭窄位置充气加压帮助扩张,放入支架,手术全程要进行抗凝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问题时,要给予球囊反搏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患者生活质量根据SF-36进行评分,100分为满分,患者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高,评分越低代表生活质量低。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做相关处理。处理时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一般用X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X2=6.27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预后较差[4],临床表现为疲惫无力、呼吸困难等。发生左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有心肌收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脏功能异常。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为心绞痛,药物治疗不利于尽早康复,治疗重点为把闭塞血管及时开通,介入手术治疗有效改善缺血情况,促进血流灌注,保证心脏功能,防止再次损伤心肌,介入治疗创伤小,风险低,不容易发生感染[5],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室射血量增多,减轻堵塞程度,减少病死率,扩张冠状动脉官腔,有利于血流流通。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效果(76.47%)低于观察组(97.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显著差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介入治疗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总而言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显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燕,刘存义,宋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安徽医学,2017,38(2):220-222.
[2]郭华涛,徐丽华,常哲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关系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8(6): 755-758.
[3]崔小丽,范春雨,李军,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同性别病人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 17) : 2049-2051.
[4]吕绍昆,丁绍平,何明,等.PCI 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纤溶活性、心功能影响及效果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2):1508- 1510.
[5]商卓,郑晓群,邓根群,等.仅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与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比较 [J].中国全科医学 ,2016,19(27):3346-3350.
论文作者:唐艳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