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围岩条件下大型闸室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薛飞

破碎围岩条件下大型闸室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薛飞

薛飞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破碎围岩条件下大型水工闸室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详细阐述了施工方式及施工步骤,供水电同行参考。

关键词:破碎围岩;闸室;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一、工程简介

缅甸THA-HTAY水电站工程位于缅甸THA-HTAY河上,距Thandwe城镇约30km。本标主要负责1#、2#导流洞、竖井及闸室的施工。本标导流洞位于THA-HTAY水电站右岸,原地形为凸岸,两条导流洞全长约1310m,洞径10.0m,其中1#导流洞长约710m,进口底部设计高程为8.00m,出口设计高程为6.96m,只作导流用,后期封堵;2#导流洞长约600m,进口底部设计高程为11.0m,出口设计高程为6.24m,前期作为导流洞,后期改造为引水发电洞;2#导流洞包括竖井、闸室。竖井高约72m,洞径16.0m,洞顶设计高程为91.5m,底部高程约为19.5m;闸室段位于2#导流洞进口段,桩号2#0+157.17~2#0+201.17,共44m长,竖井及闸室中心桩号2#0+179.17,闸室宽10m,高10m。

二、闸室段地质情况

闸室段主要以破碎砂岩及泥岩为主,砂岩泥岩互层交错分布,砂岩多呈中度风化,泥岩呈高度风化;围岩节理发育,节理面光滑多成镜面状,节理张开度较大,节理充填物多为软质泥;地下水非常发育,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开挖过程中渗水非常严重,呈股状出漏。软质泥岩在地下水作用下极易膨胀崩解,砂岩遇水强度急剧损失,开挖过程中,经常有坍塌掉块的现象,围岩稳定性差,闸室整个处在V级围岩带上。

三、闸室施工

1、闸室总体设计形式

闸室段上游2#0+157.17~2#0+160.17段及下游2#0+201.17~2#0+197.17段为2#导流洞正常洞身向闸室的渐变过度段,即导流洞正常洞身开挖半径R=6.1m扩大至闸室开挖半径R=7.75m,整体扩大1.65m。

2#0+160.17~2#0+170.67段为闸室上游段,2#0+197.17~2#0+188.67段为闸室下游段;这两段上半洞均为开挖半径R=7.75m的半圆,下半洞均为R=7.75m半圆向方形断面渐变过度断面。

2#0+170.67~2#0+188.67段为闸室与竖井交叉口段,也是闸室的闸门槽段,为矩形断面。

2、闸室总体施工顺序

闸室总体施工顺序采取如下形式:

(1)闸室上游上半洞开挖支护施工。

(2)闸室下游上半洞开挖支护施工。

(3)闸室与竖井交叉口段上半洞开挖支护施工。

(4)闸室下半洞开挖支护施工。

3、闸室开挖施工

根据闸室的地质条件及闸室的设计形式,闸室开挖施工采取动态施工技术,依据围岩调整循环进尺,采用“分层分块法”、“新奥法”进行。首先进行闸室上半洞贯通,然后进行下半洞的施工。

为不影响2#导流洞的施工进度,多开辟一个工作面,以及探明闸室的围岩状况,事先已在闸室上半洞中部打通了一条4×5m的导洞。闸室上半洞施工时,分中、左、右3部分进行施工,循环进尺0.5~1m,开挖进尺根据岩石情况现场调整,每循环施工方法如下:

(1)首先拆除导洞顶部的临时拱架,进行中部导洞以上部分的开挖,开挖至轮廓线后,再将导洞侧壁临时支撑工字钢接长至顶部,并安装顶部拱架进行封闭。按照设计参数施工超前锚杆、系统锚杆、挂网喷砼等支护。

(2)进行导洞左侧开挖,开挖至轮廓线后立即按照设计拱架,与顶部拱架连接后,拆除导洞左侧壁临时支撑工字钢。按照设计参数施工超前锚杆、系统锚杆、挂网喷砼等支护。

(3)进行导洞右侧开挖,开挖支护方式同左侧。

(4)开挖过程中,如遇围岩情况较差,将施工超前管棚,同时进行超前灌浆。

闸室下半洞开挖,分上下两层进行施工,第二层滞后第一层3~5m,上下两层错台同步进行,第二层分左右侧两次开挖施工。

整个闸室开挖过程中,根据围岩情况动态调整爆破设计,并尽量采取弱爆破、不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

4、闸室支护施工

闸室支护分为:超前支护,临时支护,系统支护,加强支护。

(1)超前支护

本工程超前支护主要采取超前管棚及超前锚杆进行超前支护。

因闸室段围岩破碎,地下水渗漏严重,加之闸室顶部跨度大,拱部易掉块坍塌,超前支护尤为重要。在爆破之前,首先进行超前钻孔,安装φ30,L=5.2m超前锚杆,及φ40L=3m超前管棚。超前锚杆与超前管棚交错布置,超前锚杆与超前管棚间距控制在0.3~0.4m,每两个循环施工一排。超前锚杆采用填塞锚固挤锚固牢固,并焊接在前一循环拱架上,超前管棚采取灌注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

超前锚杆与超前管棚配合使用,拱部围岩得到了很好的固结,围岩整体性相对加强,塌方及超挖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2)临时支护

围岩软硬不均一,整体性差,开挖爆破之后自稳能里差,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开挖面掉块,当开挖面揭露之后首先进行机械排险。运用反铲长臂对整个开挖面进行仔细排查,剥除松动岩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险完成以后立即喷C20混凝土10~15cm,封闭开挖面,使新揭露的围岩与外界空气及水汽隔离,这样既起到了稳定固结开挖面围岩的作用,又能减少泥砂岩的膨胀变形,增加开挖面的稳定。

(3)系统支护

根据闸室围岩自稳能力差,闸室跨度大的特点,采取分层分块开挖,分层分块支护措施,为有效限制变形,主要采用钢拱架、挂网喷射混凝土、系统锚杆、临时衬砌进行系统支护。

拱架施工:拱架设计参数为I25B@0.5m。拱架在加工场采用弯拱机对I25B型钢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冷弯加工,切割。拱架构件成型后在切割位置焊接4孔连接钢板,焊接完成后按照构件型号及尺寸标明编号并分类存放。

钢拱各部构件采用人工拼装连接,构件连接板之间用高强螺栓拧紧,并满焊;拱架之间每1m设置一道Φ22连接钢筋进行连接;钢拱架底口部位、拱肩及顶部位置用Φ25mm,L=5.2m锁脚锚杆固定牢固。

钢拱架在安装时,尽量与围岩面贴紧。锁脚锚杆角度与围岩面垂直,孔内填塞水泥药卷进行锚固,外露部分冷弯成90°弯头,与拱架焊接牢固。

超挖较大部位,预埋Φ90钢管,以备混凝土喷射完成之后进行回填砂浆,确保拱架背部无空腔。

挂网喷混凝土施工:拱架安装完成以后,开始安装钢筋网,钢筋网参数:2×Φ12@150mm×150mm,贴近岩石面处安装一层,拱腹安装一层。采用干喷法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时,嘴口基本垂直于受喷面,并保持 1~1.5m,的距离。喷嘴呈螺旋轨迹保持匀速运行。

喷射混凝土料在混凝土拌合楼拌制,速凝剂参量为混凝土中水泥参量的8%,可在拌合楼加入或者在施工现场人工掺入,一定要确保速凝剂与喷混凝土料拌合均匀。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对喷混凝土面进行洒水养护,并在7天内保持喷混凝土面的湿润状态。

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开始进行系统锚杆的施工,系统锚杆施工参数:Φ30,L=5.2m@0.8×0.8m,呈梅花形布置。

系统锚杆施工时,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孔径Φ42mm。钻孔垂直于断面开挖轮廓线,钻孔角度偏差不大于10°。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将孔内岩屑吹出孔外。锚杆杆体采用人工安装,风镐辅助,喷混凝土表面外露长度不大于10cm。锚杆杆体插入后,插入2根Φ20PVC管,一根作为注浆管插入深度1m,一根作为排气管插入深度0.5m,并将孔口封闭。采用注浆机对其进行灌注水泥浆,直至从排气管内有回浆流出为止。注浆完成之后,在孔口安装钢垫板,垫板紧贴喷混凝土面,未接触部位必须楔紧,将螺帽拧紧。

临时衬砌:闸室每块开挖掘进完成3m,用C30混凝土进行一次临时衬砌,衬砌厚度60cm。

临时衬砌施工开始前,做好钢筋加工、模板准备等工作,并根据衬砌尺寸在综合加工厂加工支撑模板所用的拱架及围檩。

闸室上半洞启动临时衬砌作业后,先搭设脚手架平台,完成钢筋绑扎后,安装支撑模板用的钢拱架,钢拱架采用HW150工字钢加工,间距0.75m,纵向模板采用20cm*150cm或10cm*150cm型号的钢模板拼装,端头模板采用木模板。在纵向钢模板顶部和两侧开3个窗口用于泵送砼料入仓。钢拱架下部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辅助支撑,脚手架间排距0.75m*0.75m*0.75m,并辅以部分剪刀撑。砼拌合料运输至泵机,通过泵管直接泵送入仓。模板拆除以后,对临时衬砌混凝土面洒水养护,7天内保持湿润。

(4)加强支护

因闸室地质条件差,并有约30m的破碎带横穿闸室,为了闸室的稳定采取锚索加强支护措施。闸室锚索共布置17根,单根长度34m,设计张拉强度为1000KN。

闸室上游段布置2排,桩号2#0+163布置2根,2#0+167布置4根;闸室下游段2#0+194布置2根;此8根均布置在拱部,仰角72°,以闸室中轴线对称布置。

闸门槽段布置9根水平锚索,分别在EL21高程布置6根,左右量侧墙对称布置,EL16高程布置3根,只布置在靠边坡一侧;锚索长度均为34m,设计张拉强度1000KN。

锚索施工按照锚索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这里不再赘述。

5、闸室排水

闸室段地下水发育,排水显得尤为重要。闸室开挖时期,在顶部及侧墙设置超前排水孔,在开挖面设置临时随机排水孔,临时衬砌完成以后设置系统排水孔。系统排水孔施工参数:Φ50,L=5m@3m×3m。超前排水孔及临时排水孔采用手风钻机钻孔,系统排水孔采用多臂钻机钻孔,插入3mΦ40PVC管。施工部位设置临时排水沟,通过自流排出洞外。

6、安全监测

闸室开挖支护完成以后,及时布置收敛监测断面,并且每天进行收敛变形观测,对收敛监测数据及时分析,若形变量过大则立即采取加强支护措施,确保洞室的安全。

结语

本工程闸室跨度大,围岩破碎,渗水严重,针对本闸室的客观特性,采取“分层分块”开挖方式进行开挖,根据围岩实际状况,及时调整爆破方式并且尽量采取弱爆破或这不爆破,以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

超前锚杆及超前管棚的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拱部坍塌及超挖,超前排水孔的布设有效的引出超前区域的地下水,使得超前管棚的注浆效果更好。

开挖面及时封闭理念的运用,有效的增加支护过程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及闸室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怀国,林石洪.泄洪冲沙洞工作闸门室开挖施工[J].云南水力发电,2013年6期.

[2]朱萍,谢健.三峡升船机船厢室段和下闸首二次开挖施工技术[J].人民长江,2014年22期.

论文作者:薛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破碎围岩条件下大型闸室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薛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