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口市中心医院 466000;2.周口市协和骨科医院 466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疼痛专项评估与护理。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260例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疼痛消失。结论:充分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生理舒适。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疼痛;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多有突发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持续0.5h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上述典型症状,或疼痛部位表现不―,如不及时诊断和救治,病死率很高。
疼痛是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并伴有情绪反应、内脏反应和躯体反应[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0例患者中男170例,女90例;年龄40-50岁61例,50-70岁130例,70岁以上69例。
1.2处理及预后 260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得到良好控制,25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治愈。均由护士严密观察疼痛性质,根据病史及体征进行分析,尽早做心电图检査及血清酶测定,及时巡视病房,并准确熟练配合抢救。突发心脏骤停10例,抢救无效死亡。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50例,咽痛及牙痛15例,颈痛及前臂手指痛20例,头痛及神经精神症状5例。
2护理方法
2.1疼痛的原因
2.1.1生理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分布在心脏上的神经主要是交感、副交感两种植物神经,当心肌某个部位发生梗塞时,剌激了该部位的植物神经,反射到躯干相应部位而出现疼痛。(1)头痛及神经精神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昏、表情淡漠、烦躁、短暂意识丧失甚至偏瘫、意识障碍等,主要是因心肌梗死时心排血量减少或血压下降,引起急性脑部供血不足所致[2]。(2)胃肠道症状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多位于心脏下壁表面,故心脏下壁梗死时可产生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休息时突然发生[3]。(3)颈肩及前臂肢体疼痛。(4)牙痛及咽喉部症状I
2.1.2心理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出现焦虑和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4],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髙,使冠状动脉供血、供氧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疼痛症状加重。I
2.2疼痛的评估 疼痛评估对疼痛处理起到较高规范作用,疼痛护理工作前,要求护士充分了解疼痛患者,接着真实评估疼痛程度,采取针对性疼痛处理措施,合理及时诊治疼痛患者,减轻患者疼痛程度[5]。
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取得信任,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综合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疼痛分级法(NRS)、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法(VDS)等测量工具,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从而获得比较为客观的资料[6]。
2.3护理措施
2.3.1保持情绪稳定 疼痛剧烈时,护士应陪伴在患者身边,语气温和,简要介绍病情及目的,给予心理疏导。
2.3.2保证充分的睡眠 我们要注意评估患者的睡眠,帮助其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如疼痛影响睡眠,应适当给予止疼药物或服用镇静催眠的药物,营造舒适的入眠环境,避免光和噪音的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3限制活动量 发病1-3天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协助完成。
2.3.4控制疼痛
①药物镇痛 准确执行医嘱,一般使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吗啡为首选镇痛药,亦可选哌替啶。
②物理镇痛:使用药物镇痛的同时,还可采取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皮肤刺激等物理疗法,鼓励患者参与,教会一些护理和配合的方法,注意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可信赖关系,树立疼痛可控制的信心。
2.3.5心理护理 恰当的心理护理,对疼痛控制有明显的成效。
2.3.6病情观察
2.3.6.1经常巡视病房,对不明原因的突发性上腹痛、咽痛、牙痛、颈、肩、肢体疼痛和头痛等要认真观察疼痛性质,有无放射性的疼痛,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询问有无诱因。如疼痛的部位在上腹并伴有恶心和呕吐时,临床表现很容易与急性胆囊炎、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混淆。因此我们要给予鉴别,防止误诊。
2.3.6.2心电监护 因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心衰和休克的发生率80%以上出现在发病36 h以内,故应立即给予持续性心电监护。
2.3.6.3吸氧 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及时有效地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肌缺氧,缩小梗塞范围。吸氧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及胸闷等,进而发挥镇静功能[7-8]。
2.3.6.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使用抗凝剂,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有无皮下血肿、血尿、血便等。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2.3.7康复护理 心肌梗死后,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中进行,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这些活动应不引起不适为宜。
2.3.8出院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勿生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进食低盐低脂食物,少量多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3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严重,死亡率高,故应争分夺秒救治。以典型的胸骨后疼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特殊疼痛因远离心脏而被忽视,造成误诊而贻误治疗和护理。通过对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专项的疼痛评估与护理,针对患者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因此护士必须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变异的机理和临床表现,动态观察其变化,全面掌握专科知识,对新入院及病情变化的患者常规做心电图检査,只有提髙对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能力,才能使患者病情突发时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参考文献:
[1]于吉人,张大成 人体生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194
[2]陈道嘉.以头痛为主诉的不稳定性的心绞痛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0(10):22
[3]樊建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3例[J].心脏杂志,2004,16(4):394
[4]符第.27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1例[J].西部医学2009,﹝2﹞:187
[5]肖丽.护理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3
[6]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9-56
[7]卜海燕.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特点[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6(03):139-140
[8]朱桂萍.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132-133
论文作者:王宁1,赵玉柱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症状论文; 部位论文; 心理论文; 护士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