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统编教材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从精准分析学情开始,开发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通过搭建支架,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变革。
关键词:分析 整合 重组 单元整体
语文教学已然进入了一个“整”的时代,即面向整体的语文,注重各类信息资源和方法策略的交互和融通,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根本特征就是整体建构、有效整合、单元推动。现阶段如何最佳使用教材来促进和提升语文教学是当前每个语文人努力的方向。所以,一是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优点,就是将单篇放到单元甚至整册书里去整体规划,同时又要教出单篇的特色来;二是要利用好教材的体例编排抓重点,聚焦来教;三是要善于利用好教材读写结合的特点,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一、统编教材实施的现状分析
统编教材实施的这几年,语文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一是讲深讲透、析细析微。
由于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了语言文字和文本内在的特征。这种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原本生动的文章丧失了整体美感,最终使语文蜕变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二是领着牵着、亦步亦趋。
由于要讲清讲透,务必要把学生严密地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弱化了课堂的动态生成,弱化了学生的思考。
三是教读自读、随心所欲。
教材按单元编排,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但是不少老师不理解这种编排意图,不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尤其是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把它当成了讲读课或完全舍弃。
开展单元整体设计,可以根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
二、单元整体设计案例——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1.开展精准的学情分析。
要做到精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学习材料分析。
二是学生情况分析。
如下表格可以帮助老师开展研究:
2.开发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
(1)设计图表,整体把握。
在前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表格,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全册教材的特点以及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
(2)个性解读,精彩纷呈。
角度一:能力训练点的凸显。在单元整体解读时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能力的训练点非常集中。一是感受和赏析写景抒情的作品,把个体的阅读体验引领到规范的方向上。二是朗读优美诗文,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把朗读向美读提升。
角度二:布局谋篇的结构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单元中三篇课文的结构是如此相似,为初中阶段的布局谋篇开了一个良好的头。因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条理清楚的典范,中心明确,层次清晰,是学生作文的模仿佳作。课文作为范文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此。
3.支架搭建,重点突破。
《春》是七上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为第一篇教读课文,可以放缓教学的节奏,引导可以多一些,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按正确的方法来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在一幅幅画面中自然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作者的情感,是老师需要帮学生搭建支架的。为此设计了以下两个支架:
支架一:
(1)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点赏析精彩的景物描写(以春花图为例)。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把三种颜色比作火、霞、雪?只是颜色的相近吗?野花与眼睛、星星之间的共通点是什么?只是数量多吗?可不可以说“红的像一团火,粉的像一片霞,白的像一场雪”或是“红的像一团怎样的火”会不会更具体?
(3)解读:“火、霞、雪”既照应花的颜色,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有“开满”一词。还有前文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仿佛身临其境,春天扑面而来。“眼睛、星星”也是照应文中的“散”,真正突出“野”的特点。
这样的设计,除了让学生深入思考比喻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寻关键点,体会语言文字的独一无二。
支架二:朗读课文。如何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添加文字:(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我们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
(2)朗读要有主体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把朗读课文当成是一种主观感受。
(3)技巧的处理:声音的高低、快慢,停顿、重音的落实。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学习散文,就要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而这样的朗读设计,旨在让学生置身文中,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在这两个支架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还可以相应地设计其他支架,让学生在遇到学习难点时有途径可以参考、有支架可以攀爬。
三、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考
基于精准学情分析下的单元整体设计,设计了全册教材解读和单元整体目标解读等教学设计的量规。通过理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从而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让初中的语文学习呈现一定的阶梯性和序列性。
1.单元整体设计的优势。
(1)能力训练,由浅入深。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要培养这些能力就离不开各种训练。单元是作为能力训练的单位而设置的,较之单篇,它有更大的容量,便于围绕能力训练的目标进行多种形式的内容组合,形成一个训练周期,达到单元训练的目的。
(2)目标明确,层层递进。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可以这样说,目标教学是带有整体性质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单元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优化教学形式。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个教学单元,既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小综合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普遍存在三个层次,从教读到自读,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内容丰富,安排科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2.单元整体设计的反思。
(1)单元整体设计与自读课文——范例。单元整体设计,就是教给学生读这类文章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老师讲完讲读课之后,能够自觉地运用老师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去学习自读课文,并进行课外阅读。
(2)单元整体阅读与群文阅读——实践。群文阅读是近两年比较新型的阅读形式,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单元整体设计的整合和补充,可以让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
(3)单元整体设计与整本书阅读——引领。课内的篇章阅读是培养学生研磨文章体式、分析文章特质等具体的阅读能力为主;而整本书阅读主要在于丰富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单元整体设计,让学生对阅读有一个整体概念,真正实现主动阅读、自由阅读。
单元整体设计能让老师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重难点,能有一个培养学生的整体框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提高。教学就是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实践——反思——重建”中进步的。在精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实现课堂学习模式的转变,逐步把“教学变革”的理念加以渗透。
参考文献
[1]刘海霞 如何实施学生的整体教学[J].快乐阅读,2012年,18期。
[2]王树华 单元整体教学的“立”与“破”[J].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Z3期。
[3]王玲玲 学科内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4]黄金鑫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喻景生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单元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巴中市平昌县华严小学 李曲东 探索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科学有效性[N].四川科技报,2013年。
论文作者:沈移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单元论文; 课文论文; 教材论文; 支架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上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