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启示——基于货币一体化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视角论文,货币论文,启示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史上,各种货币均在统一市场、统一财政和统一政权的基础上诞生,唯独欧元的诞生却是一种逆向的模式(朱民,1999)。欧元区国家虽然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在政策协调方面也远优于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欧元区政权在可预见的未来并没有统一的迹象,其货币统一是超前的。有些学者认为,欧元区货币统一后,在货币区内将出现“内生化”现象,即原本不满足货币一体化指标将随着货币联盟的发展而慢慢转向满足。于是,欧元在并不十分牢固的理论基础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在没有统一政权前提下诞生的货币。欧元已诞生十多年,其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欧元区各国经济政策难以协调、双币同时流通冲突、个别国家经济发展掉队、政治上各国政府未能团结一致等固有矛盾(邹建华,1999)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不断积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触发下,积累已久的各种矛盾相继爆发,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则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主权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2009年10月底,希腊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和债务占GDP比例分别高达12.7%和113%(远超联盟规定的3%赤字标准和60%债务标准),主权信用评级遭到下调,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随后,债务危机迅速蔓延至欧元区其它成员国,债务严重的成员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到降级,不得不寻求经济援助。一系列救助计划的实行,也仅仅是“扬汤止沸”,暂时缓解欧元区的燃眉之急,并未从根本上治愈欧债危机。受危机拖累,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脚步放缓,全球贸易增长势头减弱并出现负增长。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AD)数据显示,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全球进出口增长率分别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6.5%和5.4%下滑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2.0%和-1.9%。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0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强调,欧元区高债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危机令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从中长期来看,只有减少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才能规避全球性经济风险。目前,欧元区仍深陷主权债务泥潭并越陷越深:欧洲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末数据显示,欧元区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由首季末的88.2%飙升至90%(图1),再创新高。从国别个体看(图2),比例最高的为希腊(150.3%),之后为意大利(126.1%)、葡萄牙(117.5%)和爱尔兰(111.5%),均远超《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债务标准。各国债务更有持续扩张的趋势,从数据看,除卢森堡外的16个成员国政府债务状况较首季均有所恶化,最严重的是希腊(债务占GDP比上升13.4个百分点),其次是塞浦路斯(8.3)和葡萄牙(5.6)。进入2013年,塞浦路斯债务危机打破了欧元区沉寂一时的宁静,欧债危机再次浮出水面。
图1 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欧洲中央银行(ECB)。
图2 2012年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
资料来源:欧洲统计局(Eurostat)。
欧债危机加剧全球市场动荡,威胁金融体系安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用了多种救济措施均未见成效,危机持续发酵,亟待学者探究其根治之法。从长远看,只有找到危机爆发的根源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欧债问题,实现欧元区经济持续发展。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关于欧债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四个:(1)财政货币政策二元论:刘迎霜(2011)的研究也验证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缘于欧元区分散财政政策与统一货币政策之间的二元矛盾。(2)世界政治经济博弈输家论:郑宝银(2012)认为欧债危机反映了欧洲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根源在于欧盟与美国争夺世界货币主导权和世界霸权博弈中成为输家。(3)宏观政策失效论:项松林和赵曙东(2012)提出,负的需求冲击只是债务危机的前提,缺乏宏观货币政策协调的持续性扩张政策是欧债危机的本质原因。(4)欧元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论:Greenspan(2011)认为,欧元区危机根源在于南北贫富不均,货币蓄水池机制所创造的价值,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分配,有利于那些财政方面未达到标准,高消费,低储蓄的成员国。欧元要生存下去,必须有更具威慑力的措施,约束不守规矩的行为。只有一个政治上统一的欧元区,才能维系单一货币的存在。
诚然,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样的,而货币一体化作为其区别于其它区域组织的特有因素,应是学者们着力研究之处。“反欧元党”①的成立更是揭开了从欧元一体化视角探析欧债危机爆发原因的序幕。欧元区货币统一后,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财政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出现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理论所预言的协调统一和发展趋同,差异反而越来越大,导致欧元区各国应对和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强弱分化。在欧元区内部,欧元捆住了经济发展各异的成员国手脚,使其不能灵活处理各自的主要矛盾(刘明康,2001)。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如希腊,为维持本国经济增长和高社会福利只能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大举外债,在外部冲击下,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最终酿成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
目前我国正探索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之路,从货币一体化角度研究欧债危机根源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货币一体化的视角,探求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源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经验启示,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实现和危机防范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评述
学界对货币一体化的研究多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是指一个拥有统一的货币或保持各国货币刚性的固定汇率和完全自由兑换,对外则实行浮动汇率的区域。“最优货币”指以统一的货币或者以固定汇率代替浮动汇率;“最优货币区”核心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相对均衡,以应对外部动荡的国际金融体系。最优货币区理论诞生之初就受到经济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得到不断完善。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上,概而言之,主要从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通货膨胀率、政策一体化、外部冲击、转换成本等因素方面完善最优货币区理论,使货币联盟成立的评价标准得到优化。这些标准有:国际要素流动性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标准、产品多样化程度标准、金融一体化程度标准、通货膨胀率相似性标准等。归纳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的三个代表性阶段研究成果,可分类为蒙代尔掀起的早期最优货币区衡量标准研究、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综合研究、结合欧洲货币联盟新发展实践的最优货币区标准研究。
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至今,学者们普遍认同了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前提是各国符合经济水平一体化趋同的观点。那么,欧元区国家的实际发展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趋同标准呢?Bayoumi和Eichengreen(1997)对欧盟各国进行了OCA指数分析考察其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他们选择对货币联盟和汇率稳定有决定性影响的经济变量(包括贸易关联度、交易货币的有效性和非对称冲击产出影响三个因素)进行计量测算,分别得出1987年、1991年及1995年的OCA指数。结果显示,欧盟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并未趋同,不具备实行货币一体化的条件。由此可见,欧元区国家在欧元诞生前是“先天不足”的,但Frankel和Rose(1996)推导证明出最优货币区“内生性”假说,即如果一国“事先”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加入货币区后可“内生”为最优货币区,即“事后”满足标准。Frankel和Rose(1997)指出“内生性”效应主要体现在成员间贸易往来的增加,货币联盟将极大地加强贸易往来,加入联盟的国家,不管其动机如何,都可能由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转向满足。其后,学者从多维度研究了最优货币区“内生性”问题。Engel和Rogers(2004)认为货币联盟的成立加深了各国“货币联盟不可能解散”的观念,从而可以制定更协调的监管规定和地区政策来促进“内生化”的实现。周华(2006)借鉴引力模型,采用欧盟14国面板数据,评估欧盟实现最优货币区“内生”的趋同标准,结果显示利率、财政政策、债务的趋同对欧盟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学者们多从货币联盟“内生化”的方式展开研究,较少有通过实证审视欧洲货币联盟成立后是否确有“事后”趋同而达到最优货币区要求,仅有的也由于测算方法不同而导致观点不一。Paul De Grauwe(2006)断言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独立于政府的统一中央银行和必要的保险机制,造成了欧洲货币联盟的脆弱性,阻碍其“内生”为最优货币区。姜艳霞和叶陈毅(2009)介绍了最优货币区“内生化”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欧元区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检验,其实证结果并不支持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理论。姚大庆(2012)借鉴边界效应方法,检验2005-2009年欧元区25国间的边界效应发现,欧元区核心国家间不存在边界效应,而全体成员国间则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效应,说明“内生性”理论并非对每个国家都适用,欧元区一体化程度仍未达到最优货币区要求。与上述结论相反,林季红(2010)用价格和数量指标证明欧元诞生后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展十分明显较快,货币市场融合程度最高,各国利率差异显著缩小。
本文针对欧元区发展实践,首先实证检验欧元区成立前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继而检验成立后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理论;然后,基于欧元区并未通过统一货币而“事后”内生为最优货币区的实证结果,揭示欧债危机爆发本质上是欧元区过早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副产物;接着,探讨欧元区背离最优货币区“内生化”理论的原因;最后,总结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三、基于货币一体化视角下的欧债危机根源
欧洲货币一体化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欧洲区域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活动。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标准是欧元区能否持续运作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区“崩溃论”此起彼伏,从货币一体化视角剖析危机爆发的根源对解决欧债危机问题有重要意义。
1.欧元区并未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
对地区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检验,一般采用OCA指数分析地区一体化的趋势,但OCA各指标之间有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问题,而且OCA的内生性削弱了它的政策适用性(祝丹涛,2005)。因此,本文另辟蹊径,通过构建ADF单位根检验模型而巧妙地检验欧元区国家是否在欧元区正式成立后存在“事后”内生性趋同而达到最优货币区标准,基本检验模型为:
α、β、μ、δ是模型参数,△是差分,ε是残差项。若单位根存在,即β=1,说明两个指标之差为非平稳序列,序列分布随机无规律可循而不存在趋同。反之,若单位根假设被拒绝(备择假设为β<1),就验证了欧元区各国的该指标间有长期趋同趋势。欧洲货币联盟计划始于1990年,是分阶段进行的,从资本自由流通、建立欧洲货币机构到实现统一法定货币。本文选取1990-2011年数据并将样本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货币联盟计划启动到欧洲货币联盟正式成立(1990-1998年);第二阶段从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法定统一货币到现在(1999-2011年)。实证指标选取参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个一体化指标,分别为不变价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政府债务与GDP比率、财政赤字与GDP比率以及经常性账目与GDP比率。实证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检验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看,欧洲货币联盟成立前,除通货膨胀率指标有近半数国家趋同外,欧元区各国经济指标均未明显表现出有趋同的趋势,特别是失业率和经常性账目与GDP比率方面,各国基本上不存在趋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占GDP比不得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比不得超过60%,因此,在财赤占GDP比和政府债务占GDP比方面,欧元区成员国应有趋同表现,但实证结果却显示各国的这两个指标趋同性较弱,这表明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彼此间尚有较大差异,并未符合建立统一货币联盟、推行货币一体化的初始条件。这一结果与Paul De Grauwe(1996)用通货膨胀-失业率坐标图,借助菲利普斯短期曲线讨论各国加入联盟的基础是“巴罗-戈登”模式,要使欧洲央行正常运营,十五国的联盟过于庞大的结论是一致的。李平和张瑾(2000)采用劳动力流动性、市场开放度以及财政一体化指标,也认为欧元区在货币统一前远未达最优货币区标准。那么欧元区在1999年欧元诞生后到现在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是否已经“内生性”地符合了货币一体化的条件呢?通过进一步对1999-2011年欧元区各国一体化指标予以检验,可验证欧元区是否“事后”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
表2检验结果可看出,欧元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各国一体化指标仍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同。具体而言,只有通货膨胀率在半数以上国家(9/17)表现趋同,这说明欧洲货币联盟在控制通胀方面是有所贡献的;不变价格GDP增长率的趋同性表现较弱,仅在部分国家(7/17)表现趋同;失业率、财政赤字占GDP比率、政府债务占GDP比以及经常项目占GDP比指标几乎未见趋同出现。可见,货币的统一并未使欧元区“内生”为最优货币区,各国差异仍十分显著,相比欧元区成立前,《马约》规定的6个货币一体化指标总体上更有趋异之势。欧元区“内生性”的数据实际与理论预期的分歧值得学界思考。最优货币区“内生性假说”在理论上是可能的,欧元区成立后,各国采用同一种货币,在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调配管理下,经济将协调发展,并表现出一体化趋势。但是,理论预期的实现需要各方面制度和政策的紧密配合和强有力执行。欧元区的实践并未符合最优货币区“内生化”假说,表明欧元区内部仍存在不少阻碍其成为最优货币区的因素。下面探讨欧元区未达货币一体化标准与欧债危机爆发的作用机理,剖析欧元区在货币一体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以期对危机爆发的原因有一个新的认识。
2.欧元区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爆发的内在逻辑
欧债危机爆发本质上是欧元区货币一体化的副产物。欧元区在货币一体化前并未符合最优货币区标准,货币统一后也未如预期所想的自动“内生”为最优货币区。下面展开分析欧盟货币一体化是如何引起欧债危机。
(1)欧元区货币一体化条件未成熟,制定的一体化机制是有缺陷的
在经济、政治、财政等一体化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实现货币一体化是障碍重重的,所制定的一体化机制也只能是折中和妥协的,也必然是有先天缺陷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则正暴露了欧元区一体化制度设计和管理的根本缺陷。
机制的缺陷突出表现为统一货币政策和各自独立财政政策的矛盾。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国影响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各国实行适应本国国情的财政政策来弥补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陷。但一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而没有配套的货币政策,其调节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成员国若不能通过财政政策来平衡货币政策的影响,将造成本国经济失衡并难以再调节的困境。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为维持本国经济增长和高社会福利,不得不持续增加财政支出和大举外债,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最终酿成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Thomas Mayer(2011)也曾总结1865—1914年拉丁货币联盟和1872—1924年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瓦解的经验,证实,部分联盟成员财政失衡并被货币化是造成主权国家货币联盟崩溃的主要原因。货币财政制度的错配是形成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成员国难以实行统一的政策来应对危机,而差异化政策又进一步恶化了统一货币政策所产生的矛盾。
欧洲货币联盟本身的制度设计也存在根本缺陷,未满足货币一体化的要求,不能有效抑制危机的恶化和蔓延。欧洲央行虽独立性强,却并没有落实货币政策的执行。这是因为欧洲央行采用的是二元模式,即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全体成员国各自的央行联合组成,欧洲央行需要借助各成员国央行的力量才能落实政策操作。二元模式的使用,使得欧元区货币政策虽统一制定,却没有统一而是分散地执行。成员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有可能通过控制本国央行来阻碍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弱化统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欧元区由于潜在的财政赤字和“搭便车”问题使得欧盟在政策上难以协调,将导致财政或银行业危机。欧元区虽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但缺乏有效执行力。欧元区分散的货币政策执行和分散的金融监管机制,导致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权和执行权被实质性地削弱,不能及时有效抑制危机。
(2)超前的货币一体化孕育了债务危机风险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欧洲货币一体化不但未能拉近成员国之间的差距,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趋异。货币一体化虽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货币一体化实践却走在了经济实际和理论之前,超前的货币一体化孕育了债务危机风险。例如,货币一体化促进了欧元区各国的资本流动,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又使各国丧失利率独立性,货币风险溢价扭曲,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刺激了大量外来资本流入,也导致外债的大量积累,使区域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另外,货币一体化也孕育了核心国和外围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失衡风险。欧元的诞生虽然促进了欧元区区内贸易持续增长,但各国贸易竞争力也越发分化,德国等核心国家区内贸易竞争力大幅增强,出口额翻倍,外围国家则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只能依赖资本项目来弥补,但逐利资本固有不稳定性却使外围国在危机时国际收支失衡风险凸现。
(3)欧元区未完全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危机冲击下表现脆弱
欧元区未完全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使其在危机冲击下表现脆弱,最终演化为债务危机。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国家联盟通过放弃各自货币主权而使用同一货币,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汇率变动引致的价格不确定性。但这需要以各国高度一体化或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为前提,以要素的自由流动代替汇率调整,应对“需求冲击”或其它“非对称冲击”。从实证分析看,欧元区在货币一体化前后,均未出现最优货币区要求的一体化指标趋同。从宏观数据看,由于欧元区各国在传统文化、语言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异,使区内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程度也较低。当需求转移等冲击出现时,欧元区债务国不能通过汇率调节来平衡国际收支失衡,也不能通过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抵消需求转移。危机发生后,实体经济恶化,政府举债增加,又令债务国外部失衡问题加剧,失业率飙升②,并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欧元区在各项标准都未达到最优货币区的要求下,过于超前地实施了统一货币,使欧元区的运行潜伏了不少严重隐患,欧债危机是欧元区作为“非最优货币区”所必然出现的结果。加快各成员国经济上的一体化趋同,努力向最优货币区标准靠拢,在货币联盟的基础上实现财政联盟、政治联盟,是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途径。
3.欧元区背离最优货币区“内生化”理论的原因探讨
(1)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潜力不均衡
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潜力的不均衡,是欧元区诞生的“先天性缺陷”,突出表现为中心和外围国家制造业实体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悬殊。北欧国家如德国、荷兰经济发展较好,南欧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经济发展水平则较差。欧元区的建立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德国、法国等北欧强国垄断了欧元区出口市场,贸易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欧元区贸易中占绝对优势,2000年德国的出口总额为5974亿欧元,到2011年增加至10576亿欧元,增长了77%,而同期爱尔兰出口只增长了8%。相反,南欧国家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易受到北欧国家的冲击,进口大于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一体化初期,源于房地产泡沫和过度消费的经济虚假繁荣带来的收入效应,造成了外围国工资的急剧上涨③,更是进一步拖累了本已较弱的国内产业发展竞争力。为修正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而实施的紧缩措施,南欧国家经济疲软,对外借贷增加,进而推高公共债务。如希腊政府债务占GDP比由2000年的103.4%上升到2011年的165.4%,爱尔兰由48.4%翻了两倍多,达106.5%,葡萄牙也由2000年49.4%的较低水平上升达到2011年的107.8%,而同期德国和法国这一比率分别只增长了21.7%和31.1%。
(2)欧元区国家资源利益分配不当
欧元区没有“内生化”为最优货币区的重要原因是资源利益分配机制不当。1992年2月,欧洲领导人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货币联盟的成立和欧元的诞生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但由于北欧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强大,以及它们强有力的机构建设和经济框架,以致欧元区成立前就充满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资源分配、利益分享、制度规制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以德国为中心的因素极大地(远超德国经济在整个欧元区经济的权重)影响了欧洲央行几次关键的货币政策制定,欧洲央行更像是为德国而非欧元区制定政策。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当必然导致各国不可能在货币统一后有趋同发展,更可怕的是,不但共同富裕没有实现,核心国与边缘国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3)缺乏可行的政治一体化机制
欧元区实现货币统一已10多年,但政治一体化进程仍然停滞不前。在欧元区各国仍习惯以民族国家身份区分彼此,仍将民族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情况下,又缺乏强而有力的政治一体化机制去协调和指导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施行,势必阻碍欧元区一体化趋同和共同发展,造成强国和弱国的分化。Greenspan(2011)也认为,欧元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有比已然失败的《稳定与增长公约》更具威慑力的措施,以约束不守规矩的行为,并且只有一个政治上统一的欧元区(或欧洲),才能维系宝贵的单一货币的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加快欧元区政治一体化步伐,才是实现货币一体化、财政政策统一的根本途径,才是欧元区“内生”为最优货币区的关键前提。
四、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的启示
目前,美国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升级,世界经济亟待建立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贸易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应积极发挥在国际货币新体系中的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同时,中国更应吸取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谨慎考虑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潜在问题和应对机制,使其更顺利地有序地进行。
1.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应避免货币联盟方式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表明,货币一体化虽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外汇稳定、促进资金流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财政政策受制于共同货币政策等问题。近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经济来往密切,人民币在这些地区广泛流通,有学者提出要实行“亚洲货币一体化”,推出“亚元”。然而,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各种方案中也同样存在货币与财政政策不统一问题,统一货币尽管有利于金融开放、区域内部资本要素自由流动、交易成本和外汇风险降低,但各国更强调财政政策自主,排斥建立统一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与欧元区相比,亚洲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更低,经济发展差异更大,完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成立的各项标准。如根据联合国2011年人类发展指数④,东亚排名最高国家为第12位的日本,是极高发展水平国家,而缅甸则排名最后在第149位,为低发展水平国家,东亚各国在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差异明显,远远未达到建立货币一体化同盟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一旦实施货币一体化并缺乏合适的配套制度措施,当有类似希腊债务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将更加难以应对,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依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国际化应避免货币联盟方式,建立“亚元”货币体系时机远未成熟,各项制度规则还有待探讨完善。
2.渐进有序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从欧元区爆发危机的教训来看,其成立前并未具备实行货币一体化的成熟条件,期望货币同盟成立后能随区域发展“自动”满足货币一体化条件是有很大风险的。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除了要顾及货币自身的博弈外,还必须应对国家、区域间在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关系。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推广需要渐进而有序地进行。虽然,人民币现在只是部分可兑换,但由于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在历次危机下也表现坚挺,周边很多国家均已开始接受人民币,甚至把它作为储备货币。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世人普遍对中国前景看好,人民币也逐渐升值,这些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很好的基础。毫无疑问,人民币将会走出去,成为区域货币甚至国际货币,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急于求成,国际化进程一定要与中国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发展程度的客观实际相适应,循序渐进,做足相关准备工作。若盲目地急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由贸易结算外汇化、不完全兑换和汇率缺乏弹性等制度问题将令中国承受极大的市场冲击风险。
五、结语
综上,欧元诞生前欧元区并未具备货币一体化的条件,货币统一后由于欧元区内部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益分配不当、政治一体化进度滞后等因素使其未能按当初所预期的“内生”为最优货币区,一体化进程渐行渐远。由于欧洲实行统一货币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前提并未满足,存在严重“先天性缺陷”的欧元区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也在所难免,只有解决欧元区内部这些制约货币一体化的问题,才能使欧元区货币一体化进程顺利进行,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严重的欧债危机问题,并从长远上杜绝此类危机的爆发。欧元区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重大,其货币一体化对世界其它区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渐渐提升,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从欧元区的经验启示来看,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应避免货币联盟方式,并且应渐进有序地推行。
注释:
①德国一个新成立的、反对单一欧元制的政党,创始人为贝恩德·卢克、洪堡、施塔尔马蒂、克鲁泽、鲁肯巴赫等经济学家,数周内吸收了7000多名党员,有力威胁总理默克尔的连任。人民日报2013年4月16日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416/c25408-21146034.html。
②2012年9月,西班牙、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五国失业率分别达到22.6%、17.6%、14.2%、12.5%和8.3%,资料来源:Eurostat。
③2001-2011年,希腊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了33.2%,意大利为30.7%,西班牙26.6%,爱尔兰20%,而同期美国的涨幅是11.5%,德国仅为0.9%,资料来源:OECD Stat。
④2011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http://hdr.undp.org/en/statistics。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欧债危机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货币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 债务危机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