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撑条件_大学论文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撑条件_大学论文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持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质量论文,现实论文,背景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该计划吹响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军的号角。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及其现实性的逼近,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具有社会的和时代的特征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有着自身的规定性。Martin Trow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规律时,就指出随着数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认为大众化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就包含了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只相信规模的扩大而不相信或者无视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等质的方面的变化,则“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其最后的抉择只能是“要么进一步增长,要么停止增长”。(注: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其质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并通过师生对待接受高等教育质量的观念、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课程、典型的学生经历、学术标准的特性、教育机构之间界限的性质等方面,表现出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差异。如就学术标准而言,精英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和相对较高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是更加多样化,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则是“价值增殖”,而这种取向的变化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判断个体和学校活动的基础,体现出各个阶段质量规定的特殊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不是与精英教育的质量完全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对立的或者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具有丰富性与激励性的质量系列链及至网络,两种取向之间还存在许多中间状态,而且不可能按照某一个绝对标准对质量系列链乃至网络中的某一个点或者结点进行所谓的排序。在此质量系列链乃到网络中,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价值及特性就在于它更多地注重和追求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1.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与发展是有着更为复杂的时代背景的

当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端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因此争论不能不涉及到大众化及当前随之而来的规模的迅速扩张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但是如果仅从这一个方面来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变化是有失偏颇的。这种视界有可能使我们走上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道路,反过来也成立,即论者所持有的质量观也许可能只是我们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或者其进程的赞成或反对态度在质量观上的折射和反映。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来看待当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争论。首先是UNESCO的三个报告;其次是知识经济时代初现端倪;再次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然后是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5日至19日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与会者达成了两个重要宣言,即《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出版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三个报告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对不断变革的世界的响应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这三个口号决定着高等教育在地方上、在本国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对高等教育的针对性的要求已有新的含义,也变得更为紧迫”,“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等观念对我们当前更为深刻地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而知识经济时代初现端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是我们确立高等教育新质量观的社会基础。

2.规模扩大与质量发展是可以互动的

当前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数量与质量的协调问题。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但有些人总是习惯性地只看到两者的对立,而未看到其统一的一面,在实践中表现为或是有意无意地牺牲质量以换取数量的增长,或是以保证质量为借口而固步自封。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数量的增长必然导致质量的降低;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效应就不一定存在了。辩证地看,质量与数量之间是有可能形成相互推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的。一方面,数量的扩大刺激质量的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增强,另一方面,质量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引发的质量多元化的张扬又为数量的扩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问题的关键是不能从质与量的静态条件下寻求两者的同时满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机制,包括确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果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办学思想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其中许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思想不变,体制不改,措施不当,即使以行政手段推行,一时勉强得通,但难以为继。”(注: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的确,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过程中,难免存在规模扩大与质量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但问题是要区分规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能够促进进一步发展的发展性问题还是只能扰乱持续发展机制的非发展性问题,或者说规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导致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可以避免、人为造成的。改革的困难,要依靠继续深化改革来摆脱;发展中的问题,只能依靠进一步发展来克服。规模扩大与质量保证之间良性互动的达成这一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只能依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

二、国家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是衡量与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引导的这场规模发展反映了当前的一种价值选择

教育政策是价值选择的结果,往往表现为对不同目标的调和。所有的目标不论各有多大价值,是无法同时实现的,因此有必要选择重点。就高等教育发展重点而言,从院校结构层次选择重点院校,从质量与数量范畴选择质量或者数量优先,从培养规格选择专科、本科、硕士或博士,从类型维度选择学术型或应用与复合型等等都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每种选择都有其理由。“在教育上,选不好重点目标常会导致盲目的发展而不是谨慎地向最关键的方向发展。”(注:雅克·哈拉克著·尤莉莉,徐贵平译.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0)为此、政府、社会、学校、受教育者个体要通过加强信息沟通,通过系统考虑,在坚持整体性的原则下,确定适合国情、校情、个体的重点。问题是在当前这种“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价值追求必然也表现为多元的形态。为了使公共政策真正具有公共性,就必须对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必要的整合,确定公共政策的优势价值标准是整合不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注: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优势价值标准是什么?简单说来是尽量满足人们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在价值冲突与整合过程中树立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即优势价值观?如何在不同的目标或者价值之间达成动态均衡?就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质量问题而言,不会有人完全反对发展规模,更不会有人主张发展规模可以不顾质量,问题是在某一时间段有没有一个重点以及哪一个是重点。从制约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因素即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三个实践主体,以及国家教育权力、教育制度、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过程中个人与组织的活动、政策环境第七个方面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理顺体制、强调质量的前提下,实施规模快速发展是一个明智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选择所倡导的优势价值标准具有很大的整合力与统摄力,是可以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而关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也必须从这个现实条件出发。

2.政治论取向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哲学基础以及确立质量标准的准则

教育政策作为价值选择的结果,其价值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模式,由一系列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构成,二是价值取向模式赖以存在和确立的理论依据和假设。那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约翰·S·布鲁见克认为“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认识论的和政治论的—交替地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地位。”(注: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主编.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14.)这次我国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固然在客观上满足了更多人上大学的愿望,但总的说来,更多反映的是政治论取向,是以提高综合国力为根本出发点的。如果说认识论取向与精英教育更相匹配的话,政治论取向则更多地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对应,在质量标准的确立上自然也就更多地考虑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即更多的是考虑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

3.政策研究的缺乏是导致目前教育质量观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的争论,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缺乏,其后果表现为政府政策的突然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们对政府政策的不理解。这进一步说明加强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数量的增长虽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性,但是如何增长,如增长的幅度、学科结构、区域布局等问题,以及如何为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办学经费的增加、就业机制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问题,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也有着进行理论探讨的价值。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在早期几乎都有一个扩张阶段,随着千军万马不再完全受精英模式的限制而积极地涌向大学,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显露及激化就会导致注意力向质量的转移。这一规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值得借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前的政策是不正确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混乱,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保证之间的协同发展,以及要研究如何在我国真正建立起具有先导性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政府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加强政策研究,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并通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相应的体制环境,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体制上的支持。

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是保证和提高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1.丰富性与激励性是大众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表现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表现可以从丰富性与激励性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丰富性表现为,一是质的界定强调差异的丰富性;二是质的内容强调本身方面的丰富性。即从实践上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做到“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激励性,即对教师、学生、社会各方面参与积极性的调动程度,包括对教育教学的参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参与。丰富性是激励性的前提与基础,激励性是丰富性的功能的外在表现。丰富性与激励性集中通过培养目标、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来体现和贯彻。有必要提及,丰富性是以多样性为核心的,它潜在地允许不平等的存在,但这种不平等是多样性选择下的不平等,而不是单一选择、单一价值基础之上如身份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发展的必然性代价,是对简单、机械、缺乏活力的低层次、原始水平式平等的否定,其为的是社会整体综合协调的发展;这种否定可以转化为另一方面即刺激高等教育发展的肯定因素。

2.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丰富性与激励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的外在表现,其内在表现应当是学生质量,而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莅临,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素质。为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注意加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大学生走出教室、校园,积极参与“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持续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和质量,特别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如果我们的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只挤向传统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岗位,同时又不创造性地重新界定和改变当前的工作,那么,就业就真的存在问题了。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创造性地改造当前的社会职业工作,能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敢于打破教育与职业结构之间旧有的刻板联系,从而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大好的发展前途,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当然,突出表现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这种指向教育内部的创新,要与指向教育外部的创新如“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相辅相成,而这又要以教育制度创新为前提。

3.培养目标的优化是保证和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依据。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要通过培养目标来体现和予以保证。一是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宏观层面既要考虑层次如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也要考虑类型如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是具体处理好关于质量规格的一与多的辨证统一。一与多既体现在层次上,又表现在横向上。就纵向上,教育目的→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不同层次相应的教育目标→学科培养目标→学校特色与定位→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学生个体特征→学生个人培养计划,构成一个关于目标的层次系列链。在此目标链中,前者与后者就是一与多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论述较多的是前者指导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操作化。但还有一个方面,即后者是对前者的充实,即其具体化不是简单的削减、简化,而是丰富与充实。如此理解,才有可能制定出有特色、有个性、有创新的培养目标。横向上,也有一个一与多的辨证关系。就专业培养目标而言,就既要紧紧把握着“一”,即本专业的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标准,又要重视创造“多”,而不是一个模子。纵向与横向的两对“一与多”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一个目标网络结构,其教育哲学基础就是教育质量的多元化。这体现了教育对社会的积极适应,体现了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尊重与张扬,体现了教育本身的丰富性。很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高等教育本身存在形态更加多样化,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大,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更加必要,也将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支持度。二是培养目标的丰富性。既有显性培养目标,又有隐性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既是行动、思想、情感的统一体,又是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的统一体;培养目标在强调部分突出的同时追求整体的协调。三是培养目标的激励性。学生自己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使学生对他们的目标任务有个人责任感;让学生明确个人培养计划的每项指标对他们的成长的意义;提供学生获悉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途径与手段;适度的挑战性,以激发最大的成就动机;以人为本等等。

四、全面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转变的必要条件

1.以自我评估为重要方面的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大众阶段成为必要和必然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要随着时代而发展,并由此引发高等教育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如培养模式、质量控制模式)的深刻变革。就质量控制模式而言,其基本准则应当是质量基准与质量个体适应性之间的平衡,它强调培养计划与个人志向的结合,强调个性的张扬与健康发展,强调区别对待,强调因材施教,但是这都不意味着允许教育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以来,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督,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一直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评估与监督功能的强化,是与我国经济、政治教育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的,是把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并使之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但应当认识到这种评估是从国家整体出发,难于“个性化”,也就不大可能针对具体院校提出改善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建设性意见。因此,高等学校自我评估对于评估主体即高等学校来说,自然最为有用,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是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激励机制。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学校自我评估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作为教育质量的监控器,推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自律;它可以激励高等学校及其子系统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富有生机活力和充满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估是最有可能自然地过渡为质量控制的,即它能够直接推动高等学校建立起校内自觉维护和加强教育质量的机制;是因为现代评估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质量的度量不只是参照任何绝对的标准,而是更多地参照质量执行主体自身设立的目的和目标,即进行质量评估合适的模式是考察质量与由执行主体所特定化的目标或目的之间的适合度。这个原则在精英高等教育模式、大众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普及高等教育模式并存的发展阶段更为重要。

2.社会适应性是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等学校自我评估机制的建立是高等学校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但自我评估不是关起门来搞评估,而是要适度把握评估的开放性,扩大与社会的接口,形成一个良好的界面。这里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评估执行主体适当接纳社会成员参与,如企业人员、校友;二是指评估既要注重内部质量,又要注重外部质量。高等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树立人才规格参照市场要求来定、人才质量接受市场检验的市场意识,以便能够有效、灵活、快捷、全面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高等学校自我评估而言,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课程计划规定的要求当然要评估检查,所培养的人才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进行评估。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既外部质量不高,则内部质量越高,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越大。因此,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学校必须在做好内部质量自我评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外部质量的自我评估,形成具有较大开放性的综合评估机制。

标签:;  ;  ;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撑条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