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分析
王冬生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 要: 实际上武术是文化的一种呈现,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能够使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得到进一步凸显,因此将武术融入在教育中十分必要。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人们在获得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和内涵 自我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能实现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能使民族精神得到凸显,而教育研究的实施对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影响,也能实现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武术的发展能够提升文化竞争力,因此武术研究与武术教育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武术的概念内涵
武术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上升到意识形态山,而其总结与界定也在不断发展,界定的主要依据是目的和实践特征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变革背景与个体需要之间的结合需要促进人类价值的实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武术来获取资料和实现自身价值,而武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职能作用。[2]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武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根据材料显示,在历史上有多种对武术的定义,而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武术”一词方有正式的记载,在新时期对武术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反映了武术的价值,同样也使去局限性得以凸显,在学术界,对于武术问题的相关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2 武术价值的变化
在原始社会,武术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狩猎的需求,但是武术真正却形成于战争时期,是人们在战争中的经验总结,逐渐演变成一种格斗技术,最初是在军旅中广泛传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突出其简洁实用的特点。而当武术进入到社会、宫廷和民间之后,就在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下,逐渐向文化中渗透,进而逐渐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3]在这种特殊的形态中,武术的健身意义,艺术价值以及娱乐价值等得到了凸显,而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对武术的深层次以及与价值开始探讨。在历史上武术可以分为相扑、击剑、手搏,也可以分为使棒、刀舞、打拳等,但是无论是哪种具体的呈现形式,都作为一种技艺存在于社会。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师是确定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或负债价值的人,SME 对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师的基本要求是:(1)有能力胜任且经证实在矿产资源资产估价中经验广博的专家;(2)有与目标矿产资源资产相关的、或已依赖于由资格人完成的与目标矿产资源资产相关的工作经历;(3)受声誉良好的专业协会或自律性专业组织的管理,或是它们成员的自然人。可见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师的要求要高于合资格人。
武术具有重要的体育和健身功能,但是作为一种真正的体育形式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受西方文化意识的影响,尤其是近代关于武术的争论,使武术的价值和功能发生了较大转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彰显民族特色的武术是吸收了西方体育中的理论知识逐渐发展过来,并且在学校中也会开展相关竞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将武术正式设置为体育运动项目。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起口服克罗米酚(生产单位:欧洲塞浦路斯麦道甘美大药厂;注册证号:H20091079)5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定坤丹(生产单位: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656)1丸/次,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文化研究成为发展中的热点内容。武术是民族文化的具体呈现,是反映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识。[4]但是,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仅仅将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来看待远远不够,需要在思想认识山逐渐提升高度,使文化的内涵、价值和魅力充分体现出来,认识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不仅能可以防身和健身,还能够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3 对武术进行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
3.1 从战略层面来讲
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文化上进行传承,也需要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曾经在上海举办的会议中就提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将武术融入进去,将武术作为一种广泛的特殊运动。同时提升武术在体育项目中的重视程度,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推动武术的发展,同时在相关文件中已经将武术纳入到体育范畴。[8]在教育部门也曾经做出这样的规定,在体育课程中应该适当的设置一些武术内容,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弘扬,发挥武术的载体作用。在激烈的世界文化竞争中,国家需要重视武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上的作用,武术教育实际上是武术文化呈现的另外一种形式,通过武术教育的实施,能够为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重要平台。而我国也针对武术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武术品牌,其中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政策进行考虑,进而使武术教育在文化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而武术如果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仅仅依靠技术上的支持远远不够,武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也需要得到推广。就当前情况来讲,武术并没有进入到西方群体中,华裔与华侨学习武术的方式只要是依靠民间习得,在西方国家,几乎没有和武术相关的课程,因此武术的文化研究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的传播落到实处。而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进行考量,而不是将其简单视为一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在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得到弘扬,同时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引起国家和人民的充分重视,制定相应的政策内容促进其实施,同时也能让武术对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又充斥着矛盾,各种问题凸显,如环境污染、信任危机、战争和恐怖主义等,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这样说过,人类在寻找智慧时,应该回到孔子时期,在中国存在着世界需要的品质,其中和气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能秉承这一理念,那么世界的发展将会更祥和。实际上,文化与政治和经济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也引起了世界上广泛的关注,因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转换视角,用一种和合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3.2 从人类发展的大背景来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们在消费的理念和方式上实现了较大的转变,而在这种文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怎样应对国际潮流,缩小中国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差距,使传统文化更好的转型。[6]总体上讲,就是传统武术在文化冲突下如何实现转型,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转型,很可能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有人曾经建议可以将武术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如果真要这样做才能使武术有生存之地,可能是一种民族的悲哀。因此,如何使武术在发展的同时能保持民族风格,就需要从文化的层面进行考虑。
武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容,其中文化性是武术的核心与灵魂。为了使中华文化能够得到广泛接受,就需要在方法、机制以及手段上实现创新,进而增强其实际说服力、渗透力与感染力。在对武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除了使用音像、文字、艺术之外,也可以运用身体进行感受,这种方式的推广性较强,而如何在武术中对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诠释,就需要建立武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使武术能够通过文化的形式更好的诠释。武术作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做好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抵制,则需要以品质理论与人生理念作为支持,进而使其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能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儒家理论中将人类的和谐逐渐扩展到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这种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在武术的技术范畴之内有所体现。[7]在太极练习中主要是倡导顺其自然,而长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技术上的和谐,将美感与技术都充分体现出来。在练习者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动作与心神意气的判断就能掌握其功力与成就。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一种和谐,而这种理念可能体现在技术中、练习方法上,也可能体现在练习中和礼仪中,因此需要在对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考虑。
鱼腥草具有的抗菌、解毒、清热功效同样是挥发油在其中发挥作用,挥发油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特别是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清热作用方面,动物在发热的情况下,可进行注射或者灌服,通常能在24 h内使动物的体温降低,同时鱼腥草还能有效解除动物的湿毒、热毒等[2]。
4 在武术教育中对武术文化进行传播的主要策略
4.1 政治上提供支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能够实现交融,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到东方文化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接受,和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紧密相关。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的呈现,也体现了民族凝聚力,使民族发展的关键。[5]但是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怎样应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民族文化的优势凸显出来,是实现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方式。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如何将中国武术推向国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战略研究。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听了许多比赛后深有感触!其中有一个比赛还是“全国总决赛”,据说是从全国各赛区上万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上千名选手前来决赛。令我惊讶的是,有读谱错误的选手是如此之多!我留意了一下,大约有60%到70%的人是存在许多错音的,要知道这已经是“十里挑一”选出来决赛的选手呀!而那些大多数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国号称有五千万的琴童,如果是这样的状况,真是不敢深想呀!
4.2 对于武术有正确的定位与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术在功能和内涵上的差异性逐渐凸显,从原有的军事功能向体育功能转变,就当前情况来讲,武术依然有体育属性,通过对武术的学习能够实现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但是武术不仅属于体育,而是比体育的层面更高,同时从体育蕴含的文化上来讲,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2009年,重新对武术的定义做出了调整,认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并且将技术、方法作为其构成的重要内容,而其中使用的套路、方法则作为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武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实现五十强身健体的同时,也需要发挥其对人格的塑造作用。[9]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具有其它体育项目不具有的优势,其哲理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较为鲜明,武术的学习和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
4.3 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有充分认识
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需要传承的武术文化有充分认识,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实施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武术教育的实施,能够对接受武术教育人群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小学阶段进行武术的学习,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充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10]因此在开展武术教育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武术教育的内容能够得到充分贯彻落实,同时在教育时需要注意适度原则,使学生能够对武术学习产生兴趣,并且严格规范自己。在开展武术教育时,需要对武术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有明确认识,进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5 结语
总之,在当前武术教育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实施,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弘扬有重要影响,需要在文化传承中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同时武术文化研究与教育研究之间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密相关,需要站在人类的角度研究,这样才能使武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更具生机和活力。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跨学科、文化的研究能够对武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将武术拓展到更多领域。
参考文献:
[1]袁金宝,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5):445-449.
[2]杨和平,吴远华.以乐取径多元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西南区现状调查与案例[J].音乐探索,2018(3):88-94.
[3]杜银玲,段全伟,姜凯.我国学校武术中仪式化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体育文化导刊,2018(10):143-147.
[4]孙刚,殷优娜.跨文化教育: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新视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62-67.
[5]李洋,戴国斌,张君贤, 等.精英、场域与情景教育:民族民间武术活动传承中共谋性因素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4):37-42.
[6]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126-132.
[7]刘启超,戴国斌,段丽梅.近代中国“武侠”再造与“武德”型塑之研究[J].体育科学,2018(5):80-87.
[8]吴攀文.武术DNA:概念的提出、界定及意义[J].山东体育科技,2016(2):7-11.
[9]王晓晨,赵光圣,乔媛媛.历史·身体·教育:百年学校武术教育中的身体变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1):122-128.
[10]田桂菊.高校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育人的实践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0-74.
Current Significance of Wushu Cul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search
Wang Dongshe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ozuo Henan 454000,China)
Abstract: In fact, Wushu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i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ushu also can highlight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filtrate Wushu into education. People can in the fitness as well as to achieve self-cultiv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culture self-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10—0023—03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王冬生(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价值和内涵论文; 自我价值论文;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