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柳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论文_李辉,谢连

李辉 谢连

(柳州市中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 目的:分析柳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探讨防护对策,为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核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对2010年至2013年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97例,暴露率8.17%。护士暴露人数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86.60%,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4.85%,职业暴露以针刺伤居多,占77.32%。根据暴露评估情况,预防性用药,定期监测追踪未发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案例。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重点人群及关键环节的防护,健全暴露防护管理体系,规范暴露应急处置、预防用药,定期监测追踪,可降低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86-02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胃肠外途径,暴露于含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1]。血源性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面临的危险越来越得到重视[2]。2006年起柳州市中医院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体系,体系包括了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报告及处理流程、预防用药、监测追踪及健康档案。本研究收集整理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分析,为更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检验技师,共计97例。

1.2 方法

1.2.1资料来源 按照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按要求及时处理和报告,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建立职业暴露监测档案。监测档案的内容包括:暴露者科室、职称、年龄、工龄;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等。本调查资料来源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职业暴露监测档案。

1.2.2统计分析 回顾性整理核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档案,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97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医生11例,护士84例,检验技师2例,全院医生、护士和检验技师共1187人,接触暴露率8.17%。护士暴露人数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86.60%。暴露医务人员接受相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率100%。全部97例暴露人员都及时报告和规范处理,经随访检测未发生感染事件。

2.2 不同执业人群的职业暴露情况

不同执业人群职业暴露率明显不同,经统计学分析X2 =33.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医生、护士、实习护士暴露率分别进行比较,医生与护士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30.2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生与实习护士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0.2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与实习护士暴露率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 =0.27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不同执业人群职业暴露分布情况

2.5 职业暴露处置和追踪监测情况

97例职业暴露都及时处置及报告,都规范进行评估、预防性用药、追踪监测。暴露后都立即进行流动水冲洗再消毒,24小时内报告。都进行职业暴露程度评估,根据具体评估结果决定预防干预措施,暴露源为HIV的均未使用预防性用药,6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8例注射长效青霉素,83例未预防用药。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监测,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性感染。

3.讨论

3.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3.1.1 加强重点执业人群的职业防护

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这与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工作强度高以及接触暴露机会多等因素有关[3]。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重视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从而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率[4]。实习护士与执业护士的暴露情况无明显差别,加强实习护士岗前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执业安全防护技能和意识。而执业护士虽比实习护士业务熟练,但由于工作量大、工作年限长产生的倦怠情绪及工作繁琐造成的烦躁心理,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并不比实习护士低。因此,适当增加执业护士配置,并定期给予执业护士心理疏导,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3.1.2 加强执业人群操作规范的培训

医务人员没有按规范操作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定期开展规范操作技能培训,纠正不良的操作习惯和行为,养成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遵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临床医护操作,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医疗护理用具,避免在关键环节发生职业暴露。

3.1.3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体系

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体系是降低职业暴露后感染的保障,2006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体系,职业暴露预防力度加大,发生职业暴露后得到了规范处理,随访监测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性感染。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和报告,建立职业暴露监测档案,根据暴露评估情况,进行预防性用药和血清学监测追踪。

3.1.4 加强职工健康管理

医院全体职工每两年体检1次,对高危科室如血透室、输血科等每年体检1次,对高危因素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发生职业暴露后0、6月进行健康体检,追踪职业伤害程度。

3.1.5 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职业暴露后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而对患者的感染状况不确定会加剧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5]。对发生针刺伤的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培育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解除对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恐惧,减轻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树,李六亿,曾光,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2]叶卫东.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 787-788.

[3]马淳,秦迎新.2009-2012年医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 (21): 203-204.

[4]柴明珍,费佩佩,张蕾,等.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3):10-13.

[5]陈小琤,胡鹰鹰.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5):683-684.

论文作者:李辉,谢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2010-2013年柳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论文_李辉,谢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