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经济带的跨世纪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跨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浦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浦东开发开放是长江沿江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本文论述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影响和长江沿江地区的发展,同时指出了沿江经济带跨世纪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浦东开放;长江经济带;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51
1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国际性城市的建设
浦东开发的战略思想是“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和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上海市提出浦东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为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城市奠定基础,建设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结构。按照这个长远目标,规划到下世纪将建立全国最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立全国最大的商务中心和开发度最高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建立全国最先进的出口加工区和最现代化的城郊农业,建立全国配套服务条件最好的高质量生活区。浦东的产业发展要求一个高的起点和新的结构,优先发展金融保险、内外贸易、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新材料、通讯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汽车、飞机、机电一体化工业和造船工业也是今后的支柱工业。
浦东的开发开放已过了5年,经济高速发展,浦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91亿元,年平均增加近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上海市人均水平的125%,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近3年已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在这一增量中,1/3来自浦东,显然浦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浦东的开发开放会不会与浦西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如果浦东建造的是另一个上海,那将背离浦东开放的目的。实际上浦东的城市建设就是要重塑上海已失去的经济中心功能,再建一个体现上海未来的具有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并将浦东新区纳入上海市区范围,按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和市区三个圈层布局统一规划。陆家嘴和与其相对的外滩将共同形成未来的中央商务区,与浦东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相对应,浦西的道路改造、商业中心改造等建设项目随之展开。这表明了浦东浦西存在着地域上的对应关系。浦东是上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为浦西赢得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城市功能的时机,为浦西过密的产业和人口提供疏散的空间,使整体意义上的上海(由浦东、浦西共同组成)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借鉴国际上的理论实践及分析上海的自身条件,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着眼更广泛的地域系统,并进行统一规划。
国际经验表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是国际上公认的五大巨型城市带,它们成为世界经济的支点。从单一的国际大都市来看,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都已发展成2000~3000km[2,]的大都市圈。这种特大城市带,或称城市链(meglopolis)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系统,这样的系统才能有能力担负起国内、国际的经济枢纽作用。上海要成为太平洋西岸的贸易中心,需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宁、杭、甬的协作,使其成为第六特大城市带。
上海的产生、发展与成长都离不开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自开埠以来很快地崛起于中国的东海岸,并曾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其重要原因是上海的地理、港口优势,有长江流域特别富蔗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其广阔的腹地。上海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需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内解决。浦东开发是上海振兴的一部分,上海的发展需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谋求空间,提高城市的素质。上海应跨出沿江发展模式向沿海发展,上海发展需要的深水大港,在浦东、浦西范围内考虑是无法解决的,需考虑在杭州湾内港口条件较好的地区解决。
2 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
近百年来,上海的兴起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是一个发展极。但是到了80年代,上海仅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已难以带动长江三角洲以外向型为主体的经济发展。从90年代开始,浦东作为大上海的一部分,同样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它联系最密切的经济腹地,起着龙头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长江三角洲新的发展极。
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情况下,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多种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的调节得到合理的配置。浦东的开发开放,首先在体制上起到突破的作用,如加速了土地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移速度,实现了土地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由于地价得到了体现,促进了某些不适宜安排在上海市区的产业向外扩散,有利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同时上海邻近地区也可从上海转移的产业中得到发展。
浦东的开发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建设投资,到1994年底,外资投资项目累计近3000个,总投资突破100亿美元,国内投资项目近4000个,投资230多亿元。浦东也会起到经济的辐射作用,投资者在既可以利用优惠的政策与地理区位,又可以得到较低的地价和劳动力时,便转向上海附近地区或长江三角洲的其它城市。如江苏省的昆山紧邻上海,以往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区,现在利用浦东开发的机遇,吸引中外投资,建成了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达到70km[2,],其规模仅次于浦东。
更值得重视的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规划座谈会,具体明确了长江三角洲作为经济区的范围及其在长江流域的重要地位。长江三角洲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25%,国民生产总值则占全国的1/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21%。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长江三角洲的苏浙两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以15%~20%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呈区域性成片分布,在沿江、沿铁路和沿海又形成明显的产业轴线,长江三角洲还是各类国家级开发区最集中、覆盖面最广的区域,这些开发区也显示了未来的产业发展导向。
长江三角洲内外的经济联系随着建设发展而加强,进而又推动了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如现代通信事业、大型电站、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都以超常规的速度加快建设,从整体上改善了长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浦东的开发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国际化提供了直接通道,浦东的经济体制改革注重与现行国际经济接轨,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运行机制起着示范效应,这也是长江三角洲调整发展的重要因素。
鉴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发达,工业上已进入新一轮的产品升级换代,面对富于挑战的21世纪充满着巨大的活力,将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率先和推动作用。但是它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也是严峻的,尤其在现今新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现实的经济运行依然存在不少障碍,例如建立大的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一体化(Integration),由于省市之间的行政分割难以顺利进行,目前仍在采用的地方财政包干和资金、信贷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考核办法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在不同行政区的地方利益的驱使下,采取各自为政,自我保护,自我完善的办法,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争原料,争市场等问题,最终导致了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作为龙头的浦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由于土地批租的开发方式,因土地和房地产逐渐供大于求而难以持续下去,土地开发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上升,对投资者有所不利;二是从国际形势看,浦东面临着东亚各国在经济、金融、贸易上的竞争,浦东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尽快加强与长江腹地的经济联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这两方面相辅相成而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浦东若不能在金融上实现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目标,对于进入国际市场以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难以起到龙头的作用,反过来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迟缓也不利于浦东发挥与国际联通的枢纽作用。
3 长江经济带跨世纪发展应注意的重大问题
面对世纪之交,长江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举国瞩目,在这种背景下,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冷静地作出分析。“九五”期间,尤应注意下述问题。
3.1 关于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近年来,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沿江地区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带动内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九五”期间,国家政策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促进全国经济整体发展,因此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寻求适当时机,适时跳跃,争取长江经济带最终达成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略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在制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有必要重视以下方面:第一,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战略目标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持续的较高的增长速度要力求高效益和稳定,短期的、局部的非均衡的超高速增长不会持久,带来经济的波动不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第二,快速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相结合,当前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5.5∶57.5∶27,呈“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中,资源消耗强度大的传统产业仍占很大比重,如果不科学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大量增加资源消耗,不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建设。第三,快速发展应同生态环境相协调,长江经济带如保以最低的资源代价和最低的环境成本,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并保持持续增长,是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选择,要适应国内外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协调
目前长江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度阶段,从参加三次产业劳动者比重排列次序与产值比重排列次序的差异,反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就一、二、三产业本身而言,也存在提高水平、规模和效益的问题,目前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坚实,近年来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减弱。农业生产还明显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经营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不高。第二产业的主导功能不强,缺乏带动整体经济外向化的实力。下游三角州地区产业结构重型化倾向突出,并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原材料消耗过高的问题;中游地区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升级;上游地区资源潜力远未发挥,传统产业改造不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并主要限于传统商业、服务业,大市场的形成过慢,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期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在近些年才有所启动和发展,总体上尚未形成高效、便捷、健全的社会服务系统。企业间关联度低、经济效益差,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占很大份额,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所占份额较小,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居于主导地位。
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同发展外向型经济紧密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区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不断以先进技术,通过跨地区的联合,组成大的产业集团,着力提高某些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和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新领域,并适当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
在产业发展中,要坚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开展集约化农业,建设不同特色的商品农业基地,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核心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侧重发展设施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和适应区域经济特点的城郊农业。
第二产业要着重加强基础工业,开拓新兴产业。其中下游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应与国际市场接轨,向高科技迈进,利用长江下游黄金水道和水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发挥重化工等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机电(大型成套设备、汽车、飞机、电子产品等)、化工及医药、轻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将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扩散到中、上游地区。中游地区要谋求发展资源型产业和能发挥优势的有关产业,如黑色与有色冶金、机械、汽车、建材、纺织、食品和其它基础原材料工业。
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发展应以发达的生产生活服务业为先导,以大市场、大流通为媒介,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优质、高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下游三角洲地区要呼应浦东,集中力量加快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游地区集中力量发展内外市场,促进交通、商业服务行业发展,上游除发展为一、二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外,要着重利用山区风景和名胜古迹资源,开拓旅游业。
3.3 关于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是为区域产业发展作空间上的合理安排,一个地区往往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就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从未来发展来看,长江沿江经济带的总体布局应是:以沿江综合运输通道为产业主体,沿南北向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向南北两侧展开,以沪宁汉渝及交通枢纽、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串珠状区段式的经济区域,以及不同层次的城镇和产业体系,从总体又形成紧密联系、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产业密集带。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今后应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移,推进产业高级化和区域现代化,建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规模的港口群和城市密集带,率先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支持中上游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今后生产力的分布格局是:上海以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沪宁杭铁路沿线地区发展机电一体化、通讯设备、精细化工为主的新兴产业,原有的轻纺工业要提高加工档次和水平,初中档加工宜逐步向区外转移;沿江和沿海地区要加速港口群建设,利用国内外二种资源的两个市场重点发展以钢铁、石化、能源、建材为主的重化工业。
皖赣沿江地区产业基础比较落后,能源紧张,交通、通讯欠发达,水利设施不足,经济开发力度小,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但该区段靠近下游经济核心地区,环境容量和产业发展的潜力较大,尤其是“京九”铁路的开通,为该区段打开了南北客货的交流渠道,再加上长江东西向主航道以及铜九线的建设,本区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汉平原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沿江带有一系列大中小城市,同时又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区,为我国中部经济崛起的重要阵地。但缺乏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以及50~100万人口规模的次中心城市;但在地形上多为低缓丘陵和二级阶地,不受洪水威胁,因此该地段可充分利用沿江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建设条件,发展布局大耗水、大运量工业,在武汉等大中城市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金融、贸易、服务等第三产业。
宜昌-沙市-岳阳地段,由于缺乏沿江快速交通网,和次级中心城市的传递功能,企业间协作条件差,本区段受中心城市的直接辐射较弱,三峡工程建设为该区城市和工业发展带来投资机会,可利用三峡工程建设配套发展建材、电力等原材料加工业,可促进一批中小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宜昌市作为三峡的出口,地理位置优越,用地等建设条件较好,重视对宜昌市的发展,将使其成为三峡库区经济振兴新的增长点。
川南攀西段是沿江发展的一个低谷地带。基本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开发尚处于点状分布,发达的工业基地与落后的地方经济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但本区拥有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重庆和西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加强对城市老工业基地改造,建立水电、冶金基地,近期完成攀钢二期扩建和二滩电站建设,相应发展建材、机械、轻工等关联产业,并加快金沙江水电的开发步伐,促进上游能源、钢铁基地与加工业的发展,不仅为本区经济振兴创造良好环境,对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3.4 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布局
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保障。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沿江经济带的薄弱环节,其中又以能源短缺和交通落后为最大的限制因素。
能源短缺问题表现在沿江经济带原材料工业、重化工和加工工业比重较大,矿产、燃料缺乏的矛盾突出。本区所需煤炭约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30%,石化工业所需原油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4,现有发电装机容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问题表现在本区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长江航道虽有很大潜力,但未能充分发挥,南北过江通道处于超负荷营运状态,制约了南北物资交流。
为此,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多途径集资兴建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规划协调和宏观调控,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规划建设的项目过多,规模过小,超越了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若听之任之,必将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以港口建设为例,许多沿江城市都在扩建和新建港口泊位,其中有些是不顾腹地大小,港湾水深和泥沙回淤等建港条件,盲目建港。因此加强对沿江上下港口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宏观指导已迫在眉睫,尤其是对那些港口众多而其腹地又相互交叉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应优先开展以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为主体的总体规划,明确区内各港口的职能分工,规模大小,空间区位和开发顺序,促进大中小港口的有机组合与共同繁荣。
航空港的建设也存在类似情况,仅在长江三角洲相对较狭小的范围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国际、国内民航机场已达10余个,平均每700km[2,]就将有一处机场。需对各机场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加以研究。如果缺少一个跨行政区的合理规划,既做不到空间布局的合理,也不能及时得到大的经济效益。
3.5 关于沿江经济带的持续发展
走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当前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必然选择。但是近年来,沿江经济带在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治理缺少有力措施,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20%下降至13%,从而导致四川省每年有6.4亿t土壤被侵蚀,三峡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也由30%下降到10%。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带,50年代到70年代盲目的围湖垦殖,使许多中小湖泊消失,大中型湖泊的水面缩小,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水面减少了1.2万km[2,],损失调蓄水量约360亿m[3,],处于长江三角洲精华的太湖流域调蓄容量减少了10.8亿m[3,]。并进而影响到洪、涝、旱、渍等灾害频频发生,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生活废弃物增加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最为突出的是影响到水质污染。据有关资料,长江流域年排放各种污水127亿t,其中工业废水100亿t,83%未经处理,66%的工业废水超标准排放。长江下游面积占全国和长江流域的1.3%和7.2%,而工业排放量分别占11%和66.4%,单位面积的废水负荷极高。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情况往往更为严重。如中游武汉附近和下游太湖流域的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包括农业大量施用的N、P肥料有相当一部分排入水体,使中游湖泊和太湖水网水质急剧恶化。太湖夏季蓝藻最大暴发期占湖面40%(1990年),目前湖心部分水域二类水约占15%,周边的三类水占10%,局部湖湾四类水的比重上升到14%。流经城市的河流则经常出现黑臭,使城市环境下降。由于大量以煤为能源的消耗造成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大量固体污染物的堆放引起的问题也都相当严重。
此外,长江产业带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土地使用的再分配,各类经济开发区、城镇扩建占用了优良的农田且不可逆转,缩小了农业生产的阵地。未来的农业不可乐观,亟需一个立足长远的对策。水资源使用浪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能源热效率也较低。
长江流域有着巨大的资源潜力,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流域之一,浦东的开发开放,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三峡大坝的建设等重大决策必将引起新一轮的发展,前景诱人,但为了沿江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对于沿江产业带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对策。
来稿日期:1996-04-02
标签:长江经济带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长江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浦东规划论文; 经济学论文; 浦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