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妹 湖南省耒阳市大市中学 湖南 耒阳 421800
【摘要】对于初一语文教师而言,中小学教学衔接是教学中避免不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在步入初中后,就会出现很多学习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怎样使学生顺利的从小学阶段慢慢过渡到初中阶段,是现阶段教学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此展开研究,分析教学现状,而后总结出有效衔接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11-01
从中小学衔接教学的发展来看,中小学教学脱节这一问题一直都存在着。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人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部分学生或者教师因为衔接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使其失去学习语文或者教学的兴趣,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不利的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初一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迫在眉睫。
一、初一语文衔接教学的现状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上存在脱节的现象。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简单、知识点少是主要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速度往往比较慢,通常都是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而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而言,知识点不但多,而且还深,思维难度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初中教师讲课速度往往要比小学教师讲课速度快,因此,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容量也比较多,有很多学习的步骤往往只能一带而过,靠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来学习。但是在这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基础性的知识比较多,对于阅读理解上的教学比较少,学生往往只是靠着机械记忆和形象的思维来进行学习。相比较而言,初中的语文教学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也是理解性的记忆和抽象思维,这就使学生在短期之内没有办法适应初中的学习。
其次,在学生学习习惯上也有着明显的脱节。因为初中的学习要比小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小学阶段,学生是通过教师来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而到了初中,则需要学生自主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的习惯要从被动转到主动也比较难。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并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进入到初中之后,还在延用小学学习语文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二、初一语文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策略
初一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意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将师生关系相处的更加融洽,在学生刚步入初中时,会和接触到的教师有很大的距离感。因此,初一语文教师要抓准时机,利用好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建立起信任,这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其次,还要不断的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在接触初中教材之前,要在学生的心理层面做好铺垫工作,利用一些小游戏来讲解初中知识和小学知识的不同,使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够感悟到初中知识的趣味性,不断的增强学习初中语文的信心。最后,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远远不够,还要利用好课后的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教学的引导和教育评价,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共同提高。
(二)在教学方法上的衔接策略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往往只是停留在刚刚结束的小学阶段。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学生能逐渐适应初一语文的学习。首先,初一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还要通过学会观察,通过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时调整教课的速度和难度。例如,在新授课之前,可以通过导入旧知识来进行铺垫,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更加坚实。其次,还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培养,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初一语文教学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去展开专业的语文教学,而应该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策略
小学语文学习相比较被动,在步入初中后,则是要更加主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和作业上,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出发,而后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教学。例如,启发式、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多设置一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探索者。在这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上,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小学阶段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往往是通过学生个体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些制约。但是在步入初中之后,初中语文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在初中面临的学科比较多,学习时间有效的情况下,如何对每一门学科都进行学习,也是一个困扰,而这时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应用价值就能得以体现。通过合作式探究学习不但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学生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共同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虽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存在着,但是笔者相信,通过上述总结的应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能使初一语文教师的教学顺利开展,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仵瑶琦.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168+170.
[2]谢瑗瑗. 初中开始阶段语文教学衔接问题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童芳. “小六”到“初一”语文教学衔接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陈淑兰.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6(06):80.
论文作者:黄云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论文; 阶段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