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发展社会主义论文,原则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是形成这一理论的思想方法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某些具体的结论更为重要,更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和研究这些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指导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建筑在对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领悟上的。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①]所以,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失去信心而惊慌失措时,他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他说:“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②]

邓小平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因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被资本主义束缚的社会生产力;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关键也在于发展生产力。他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可见,邓小平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时,始终抓住生产和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突出了生产力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中的基础作用,抓住了社会主义的真谛。

那么,如何发展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他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根据生产力的需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应该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提出和阐发的改革思想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有利于生产力的长期发展,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具体体制包括各种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则是基本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直接与生产力相联系,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于各种体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环节,所以改革是一种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性的社会变革,是一种革命,社会主义就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

二、批判和清理各种错误思潮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

有比较才有鉴别,真理往往是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用革命的批判的眼光清理各种错误观点,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重要环节。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运用了革命的、批判的武器。1977年,他还未恢复工作,就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胜利推向前进。他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随后,他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状况,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为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扫清了思想障碍。他多次对“四人帮”提出的“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谬论进行分析批判,指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如果社会主义老是很穷,连基本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好,它优于资本主义的方面又怎么能体现出来呢?他还以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为市场经济正名,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被当作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传统观点进行审视,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等,从而解除了姓“资”姓“社”的长期困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清除各种“左”的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的同时,邓小平对否定社会主义的右倾思潮进行了坚决批判和斗争。一方面,他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深刻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必须搞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的道理。他说:“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③]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够独立和统一,迅速改变受欺侮、遭凌辱、让人宰割的局面。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即使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万元的目标,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他还说,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是看着美国和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那还有什么独立性呢?另一方面,邓小平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79年,他在党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揭露了极少数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以所谓“社会改革”的名义来鼓吹资本主义的实质,强调“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④]1983年,他又针对文艺界、理论界出现的精神污染现象,号召进行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并对抽象的人的价值、人道主义、自由化等进行了批判。1992年,他再次语重心长地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要长期坚持下去,不然,“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⑤]正是在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和斗争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坚持和发展。

三、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深刻最重要的教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或者只适合于某种特殊历史条件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同时把许多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方式”加以反对。这既是改革开放前发生种种曲折和失误的根本原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一些犹疑和困惑的根本原因。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并据此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破除了笼罩在社会主义头上的种种迷雾,为评判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依据。

邓小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固守某种模式。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错误地把某种模式绝对化、神圣化,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照搬照抄,脱离了本国实际。他说:“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⑦]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情况千差万别,在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式和步骤上必定是不同的,多模式的。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只能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开拓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现成的模式和方案是没有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⑧]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也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特点的具体形式、方法和步骤,而不能照搬照抄外国外地区外部门的不适合自己情况的经验和做法。

邓小平还从多方面纠正了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作出了许多崭新的结论,采取了许多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措施。例如抛弃了15年或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空想,确立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纠正了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错误,制定了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政策;放弃了搞“大跃进”发展生产的错误方式,采取了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生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式;打破了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构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否定了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否定了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主义,制定了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改变了经济建设只注意数量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的倾向,把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放在经济建设的突出位置;改革了权力高度集中,官僚主义现象严重的政治体制,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摆在重要地位;消除了与资本主义只有斗争没有合作的误解,强调在不忘对立和斗争的同时,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利用以及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这种全面系统总结,要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不可能的。

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⑨]邓小平是以政治上的务实派著称于世的。他富有理想,对共产主义充满信心,但这些都是立足于改造现实的基础之上;他研究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开辟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他认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绝不能要求马克思、列宁为解决他们去世后五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也不能固守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观点和论断。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研究、认识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⑩]在他看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之间,除了意识形态的斗争之外,最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竞争。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经济落后,科技文化不够发达,物质基础还不雄厚,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这个实际工作,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邓小平强调,从实际出发搞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探索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为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尚在探索,只有对变化了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新办法,制定和完善新对策,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既是理论,又是制度,理论需要发展,制度需要完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社会主义全面科学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定时期的认识成果,总有其历史局限性。这就需要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根据新的实践加以分析、继承、修正和发展,坚持那些被实践充分证明而且在现实条件下仍然正确的原理和结论,抛弃那些为实践证明不正确或现在已不适用的观点和论断,创立那些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新观点、新思想,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吸取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运动,只有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才会具有生命力。也只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实践,才会给社会主义带来取之不尽的智慧和力量源泉。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11)他举例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2)正因为邓小平具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的品质和智慧,所以他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注释:

① ② ③ ⑤ ⑥ ⑦ ⑧ ⑩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383、321、62、168、379、373、265、3、118、382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6页。

(11) 《人民日报》1992年12月24日《伟大的实践,光辉的篇章》一文。

标签:;  ;  ;  ;  ;  ;  ;  ;  ;  ;  ;  

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