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_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_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建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示范区论文,经济特区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飞跃,追求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观,它所主张的是人类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的、世世代代延续不断的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应仅仅以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为依据,而应当以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为依据。它所关注的不是人类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人类社会系统整体的、长远的效益,它始终把人类社会系统整体的最优化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

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非均衡布局战略”的产物。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经济特区建设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它始终在大胆创、大胆试、大胆改、大胆干。中国5大经济特区初期所担负的阶段性历史使命虽已经基本完成,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经济特区的最终使命还远没有完成,特区正在从以往的国内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成为中国改革的样板。20多年以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大特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区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5大特区的人口总量为1908.87万人,仅占全国的1.5%,而所创造的国内产值达3493.08亿元,占到全国的3.91%。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光荣称号,珠海还先后2次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殊荣。2001年,5大经济特区中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均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5大经济特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保工作,都保持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格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5大经济特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20多年弹指一挥间,经过20多年的建设,5大经济特区迅速崛起,从根本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口,均已由昔日封闭的城市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港口风景城市,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闪亮在南中国海边的5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墙内开花墙外都香”,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示范、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所独享的部分优惠政策已经普惠其他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向理论界提出了如下问题:一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基本上完成当初确立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局面已完全形成,在这种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使命是什么?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如何确定?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特区政府所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理论届应当重点研究并给予科学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中国5大经济特区应率先同国际惯例接轨,率先进入国际市场。5大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应确定为:真正把经济特区建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中国5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是基于中国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提出的战略抉择。目前,同全国一样,中国5大经济特区也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长远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而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的相对短缺、严重的环境污染、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等对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昭示着中国5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性。具体到5大经济特区来讲,主要问题在于由于工业化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外延型扩张极为迅速,对农用耕地的占用越来越多,耕地大幅度减少,城市废水、废气、废液、废渣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大规模的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特区自身人口的自然增长,特区人口急剧膨胀。

当前,特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不注意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那么经济发展就难以维持。中国5大经济特区的区情决定了要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中国5大特区21世纪的必然选择。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5大经济特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5大经济特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践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举措。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谋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注重当前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决纠正急功近利、追求“政绩”,不顾长远目标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以牺牲环境、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暂时发展的错误思想;要切实改变片面追求速度,不顾发展质量、整体利益的经济至上论的错误认识。

二、中国5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回顾过去,可以看到,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总是同打破思想僵化联系在一起的,以5大经济特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点,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和支撑基础,没有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中国5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确定必须全方位考虑,始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来讲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要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既反对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治理的短期行为,也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狭隘地认为仅是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部门的发展,而应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发展。在此3者中,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指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用战略的眼光考虑资源的分配,不能只图眼前的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并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迅速提高本区域的人均收入,使人民群众切实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要求我们在谋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健康的自然过程,保护好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功能,使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要把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它们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地发展态势,在谋求经济、社会获得稳定发展的同时,使人口的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因此,5大特区今后的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要正确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没有短期就没有长期,没有长期也无所谓短期,长期是无数短期的积累。特别是随着特区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制约特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甚至危机到后代的发展空间。只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解决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2)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而不能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的增长。决策时不能只考虑发展速度、规模、产值、收入等目标,要明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任何发展都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当在安排好当前发展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继续增强经济实力,关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重点改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高新技术作为整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提高各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积极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子孙后代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3)增加投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要的投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因此,既要重视总量上不断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又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即坚持“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努力形成污染制约机制;作到3个确保,确保未来用于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理等基本建设的环保方面的投入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不仅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且要为与国际接轨作好准备;明确一个提倡,即提倡和鼓励社会集资、捐资治理污染,建设环保工程,鼓励外资投资环保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国际上政府间的长期低息贷款。

2.必须从以往的依靠政策优惠为主转向依靠体制创新、市场机制完善为主。经过20年的对外开放,原来赋予特区的减税、免税等优惠性政策已经扩大到其他许多地区,对特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大为削减,而在体制创新、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等方面,经济特区仍具有先行先试的制度性和功能性政策条件。因此,经济特区应利用好这方面的政策条件,充分发挥其先发性效应,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策、市场和社会协调运作之间的关系,既强化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导向、调控、服务和监管功能,又抓完善市场机制,健全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提高以市场为基础的配置资源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改善交通、通讯尤其是生态等硬环境,而且更要着重创造管理高效、服务规范、法制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良好的软环境,由此形成一种强大的远远超越一般优惠政策的新生力量,推动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必须竖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尤其要重视特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区域,其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而一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成本水平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该产业是否充分利用了本地区在相应时期内的比较优势。对于经济特区来讲,就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特区既有的地缘、对外联系、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整合效应,谋求经济、社会、生态三统一的综合效益。

4.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兼顾,构建合理的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努力提高特区经济发展的质量,真正实现特区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的转变。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观点,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抓好环境保护,保持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坚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绝不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更不能以破坏生态资源和自然条件为代价,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使人类和自然相协调并得以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利用开发方式仍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包括特区在内,不少地方监管薄弱,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特区今后经济的发展要从以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重要目标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以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5.牢固树立生态和环保意识,优化特区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协调性的具体体现,事实上,5大经济特区各自本身就是相互独立的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落空间,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协调关系的最高体现。人类的社会活动不仅为了达到经济系统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要达到生态系统中自然总供给与人类总需求的平衡。在5大经济特区中,深圳、珠海和厦门已经跻身于国家12个“园林城市”行列。厦门“八五”以来环保投入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85%,远远高于全国0.7%的水平,城市环境综合质量的8项指标,已全部超过国家“九五”规划要求,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珠海全市5万多公顷山地绿化覆盖率达98%以上,在已建成的56km[2]的城区内绿化覆盖率为43%,人均拥有绿地115m[2],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如果说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经济特区应当率先垂范,将生态文明提高到更新的建设高度。除大力提倡种树、植草,开辟城市花园,体现特区生活的绿色意识外,还应致力于将水、土、大气的保护神-森林、河流引入市区,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创造出“城在森林中、路在森林中、人在花草中”的绿色环境。

经济特区必须建立一整套生态文明的监督、保障机制。它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评价企事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排污收费机制。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对损害环境质量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环境损害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市长、区长、社区管理者,将任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作为考核其政绩的重要内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机制,考核包括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城市绿化5个方面几十项指标;污染控制机制,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集中控制为方向,追求控制后的规模效益;环境污染限期治理机制,由各级政府对污染严重、危害大的污染源下达限期治理达标任务。经济特区应当高扬精品意识,用它去统揽特区发展的速度、规模、布局、环境、效益、质量和特色,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优生优育”出“优精巧”的一流城市,而绝不再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森林”去展示所谓的城市现代化和居民的富庶。总之,只有注重包括城市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和文化氛围质量在内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特区的发展才会更实、更稳、更有魅力。

6.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构筑5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特区应当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的方针,以建设港口风景城市和旅游产业为目标,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使特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大、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总量没有相应增加,环境质量基本保持80年代的良好水平。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防治。以厦门特区为例,多年来,大气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2%,海域主体水质接近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了交通、能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煤气、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园林绿化等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2年的26.13%提高到1997年的52.55%,城市集中供热率达43.68%。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4.88%,工业综合利用率达94.88%,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1.2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75.4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0.8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62.7%,环境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了鼓浪屿万石植物园风景名胜保护区、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文昌鱼、中华白海豚、红树林等珍稀动植物保护区等。199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3%;自然保护区106.21km[2],覆盖率达7%;全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2439公顷,公共绿地537.7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43m[2],环境管理也切实得到加强。(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创造5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却是无止境的。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中,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致过度消耗且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从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坚持“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一是加强资源保护;二是合理利用资源,一方面大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身资源,特别是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力争将5大特区全部建成国家一类港口,大力发展海上养殖和远洋捕捞业,并通过发展临海工业、滨海旅游和海上资源开发,使海洋经济成为5大特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开展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节约资源活动。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重视人口规划与发展,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无不与人口的过剩增长有关系。如果没有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我国经济发展就很难跳出“人口增长——环境破坏——经济贫穷”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面旗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也在急剧增加,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规模后,社会总人口的数量和规模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匹配,不能盲目扩张,否则就会制约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重视人口规划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要制定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力、环境质量和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相协调的适度的人口目标。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到2010年,全国人口要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3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6亿以内。结合国家大的目标,经过科学的定量预测和分析,中国5大经济特区的具体目标为到2010年,总人口必须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因此,在特区未来的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上下功夫。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2010年,使5大特区的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努力提高特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标签:;  ;  ;  ;  ;  ;  ;  ;  ;  ;  ;  ;  ;  ;  

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