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雅洁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雅洁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西局总医院呼吸科 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呼吸内科住院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无论是从患者的住院天数、病情转变情况还是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说,观察组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很多。结论:循证护理能系统而科学地解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问题,在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等方面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疗效、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明显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02-02

1.前言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可危及生命。循证医学使循证护理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护理人员根据疾病最新最好的科学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知识、技能与经验,对不同病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以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标准,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经济有效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的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选取76例,所选病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2]。将76例病例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8.21±10.37)岁,病程7~35年;对照组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35±10.46)岁,病程8~34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2.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选择经过专门循证护理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全部成员均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的有效方法。

2.2.2提出循证问题 依据临床观察,并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确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包括雾化吸入、痰液的排出、药物使用、心理护理、饮食及健康教育等。

2.2.3对照组 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保持室内通风及空气新鲜;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卧床休息;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观察患者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正确的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排痰,及时进行氧疗;根据医嘱及时准确的运用抗生素及平喘药物。

2.2.4观察组

(1)心理护理:每位护理人员均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巧,从入院开始即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介绍科室的特色治疗及以往的成功病例,细心交流,待患者如亲人般体贴,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让患者了解诱发本病的不良心理因素,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寻找致敏源,控制哮喘的复发。

(2)用药方法: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科学的指导,嘱患者牢记药物的名称、用法及使用方法,包括解痉平喘药物定量吸入方法及口服药物服用时间、使用次数,要求其按时服用,同时向患者详细解释解痉、平喘、抗感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3)哮喘发作预防与自救:协助患者寻找致敏源,并指导其有针对性的规避。并嘱患者进行适当的循序渐进的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哮喘的发作。但锻炼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适得其反。指导患者学会峰速仪的使用方法,建议其以日记形式记录呼气峰流速值(PEF),寻找哮喘发作的规律性,对病情做动态监测,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及就医指征。当哮喘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取半坐位,以减轻体力消耗,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做缓慢的深呼吸运动,轻轻叩击背部,以改善通气、缓解症状和有利于痰液排出。

(4)中医系统治疗指导:中药可避免西药一些副作用,在辨证施治下,口服中药、针灸治疗和理气贯胸的手法推拿,有其独特的疗效,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三伏天穴位敷贴。做好患者穴位敷贴护理,敷药前擦去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开皮损处,每次贴2~6h。敷贴后如局部出现红肿、小水疱,不必特别处理,嘱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涂搽紫草油,均可自然痊愈。

2.2.5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从两组患者咳嗽气促缓解、用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来观察护理效果并详细记录,治疗结束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比较。

2.2.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强调将有研究价值且可信度高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提出问题并寻找实证,通过应用实证措施的方式,指导对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与优化。EBN强调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将个人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现有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一方面,护士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了解最新的护理研究成果,并及时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可望得到终身学习,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患者通过这样的护理模式,可以得到最新的护理信息,促进健康。它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来说,更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认识。这对于患者来说有益无害,能够减少他们哮喘的发病次数,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很有利,对医护人员来说,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应该在医疗上推广使用。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支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文左.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6):15-17.

[2]梁洁,邱敏丽,李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76-77.

论文作者:冯雅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雅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