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贾树政

在书法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贾树政

山东省栖霞市凤翔小学 265300

摘 要:书法教育,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与此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关键词:书法 教学 德育

加强德育、立德树人、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途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重视书法艺术的学习、实践、体验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

书法不仅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更有德育功能。书法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书法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它能使学生体会汉字的美感,身心更愉悦,心智更聪颖,人格更完善。

书法教育,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与此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书法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一、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培养严谨意志品质

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寸、一尺、一拳要保持”。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但是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较差,行为习惯还未经养成,因此极容易忽视写字姿势,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督促、检查、指导,并采取适当措施如表扬奖励等来促使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其次,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

因为执笔不仅影响指力、腕力运用的灵活性,而且影响学生肌肉发育,更甚者影响学生的视力。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持之以恒的决心。古代的鸿儒巨子勤奋苦读、书法大家“墨池”、“笔冢”的故事,可以触动学生,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严加督促、严格检查,使学生从小养成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的好习惯。

二、了解书法艺术历史渊源 激发爱国情感

书法艺术史是同我国社会发展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书法艺术的每一进步、每一创新、每一成果,都是当时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例如甲骨文是当时人祭祀、占卜活动的记录,又给后人留下了最早的极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人们熟知的文房四宝成为后来书法艺术离不开的工具和载体。利用这些物品,艺术家进行了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创作。

同样,书法艺术中不同的书体,如篆书的古雅朴厚、隶书的沉雄遒劲、楷书的严整瑰丽、行书的秀娟活泼、草书的奔放奇逸,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信息。我们在欣赏学习时,与书法艺术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情操得以培养。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同中国历史发展中体现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的美。凡是流传下来的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德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学书当学颜,颜真卿立朝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秉义直谏。在奸臣排挤之下,更显他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其书法也雄厚端严、奇伟秀枝。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既以这些书法家的字为学书楷模,又以他们的人格为做人榜样,学习和发扬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三、掌握书写技巧 感受艺术魅力 塑造健全人格

1.写字要讲究点画、笔法,要规范,同样,做人也要守法,切勿越规。古人说“字如其人”,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内在品质,从笔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从用笔的训练中体会“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有书写之理和做人之道。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的含义远远超出简单的文字符号和作为交流工具的范畴。写字艺术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左右结构的字讲“相让”,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互让,方为尽善;也讲“穿插”,穿者,穿其宽处,插者,插其虚处,须相互交流,方为融洽。学生通过每天练习,可以克服易冲动、少耐心、缺乏自控力的不良习气,对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书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心理素质。实践表明,学习书法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要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地苦练。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磨炼,就无法领悟到艺术真谛,难以敲开艺术之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以名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教育学生,如:唐代的怀素,因家贫买不起纸笔,便种下三万株芭蕉,采芭蕉叶练字。

老叶摘完了,新叶还小,舍不得采摘,干脆就在嫩页上悬臂练字,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家。正是在这汉字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学生获得了韧劲与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总之,在书法教学中,如果能注重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美的育人宗旨,使学生心智与德行一同成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论文作者:贾树政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在书法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贾树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